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G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纳米粒子的集合体、纳米粒子的分散液、油墨、薄膜、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纳米粒子的集合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1416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2:49
一种纳米粒子的集合体,是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纳米粒子的集合体,各纳米粒子包含锌(Zn)和硅(Si),以原子数比计Zn/(Zn+Si)为0.3~0.95,换算成圆的粒径为1nm~20nm的范围。换算成圆的粒径为1nm~20nm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纳米粒子的集合体、纳米粒子的分散液、油墨、薄膜、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纳米粒子的集合体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粒子的集合体、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薄膜、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纳米粒子的集合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被广泛用于显示器、背光和照明用途等。
[0003]在某种构成中,OLED具有发光层、该发光层下侧的阳极和上述发光层上侧的阴极。
[0004]如果在两电极间施加电压,则从各个电极向发光层注入空穴和电子。该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内复合时,产生结合能,通过该结合能而发光层中的发光材料被激发。在激发的发光材料返回基态时产生发光,因此通过利用它,可以将光取出到外部。
[0005]应予说明,对于一般的OLED,为了提高发光效率,经常在阳极与发光层之间设置空穴注入层和/或空穴输送层,在发光层与阴极之间设置电子注入层和/或电子输送层。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非专利文献
[0008]非专利文献1:Sebastian Stolz,et al.,“Ink-Jet Printed OLEDs for Display Applications”ISSN-L,1883-2490/25/0639,IDW

18,p.639-641,2018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在OLED中,为了简化制造工艺,提出了将阳极上的空穴注入层和/或空穴输送层以及设置于其上部的发光层通过印刷工艺进行成膜(例如非专利文献1)。
[0010]但是,设置于发光层上侧的电子注入层和/或电子输送层是通过蒸镀法而成膜的。为了进一步减少制造成本和简化工艺,认为对电子注入层和/或电子输送层也通过印刷工艺进行成膜是有效的。
[0011]然而,现状是存在对于电子注入层和/或电子输送层难以通过印刷工艺进行成膜的问题。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发现可通过印刷工艺而成膜的材料且可应用于电子注入层和/或电子输送层的材料,具体而言没有充分发现功函数低且具有适当导电性的候选材料。特别是在用印刷法形成有机电子输送材料的情况下,有成为基底的发光层等溶解或对界面造成损坏的问题。
[0012]因此,强烈需要可通过印刷工艺或其他低温工艺来成膜的电子注入层和/或电子输送层用的材料。
[0013]另外,在除OLED以外的装置中,也很需要将功函数低且具有适当导电性的材料以低温成膜的技术。
[0014]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背景而进行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功函数低、具有适当导电性、可以用低温的工艺成膜的材料。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包含这种材料的分散液、
薄膜和OLED以及这种材料的制造方法。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粒子的集合体,是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纳米粒子的集合体,
[0016]各纳米粒子包含锌(Zn)和硅(Si),以原子数比计Zn/(Zn+Si)为0.3~0.95,换算成圆的粒径为1nm~20nm的范围。
[0017]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散液,是纳米粒子的分散液,包含:
[0018]溶剂,和
[0019]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第1和第2纳米粒子;
[0020]上述第1和第2纳米粒子各自包含锌(Zn)和硅(Si),以原子数比计Zn/(Zn+Si)为0.3~0.95,换算成圆的粒径为1nm~20nm的范围,
[0021]上述第1纳米粒子包含固溶有Si的氧化锌(ZnO)晶体,
[0022]上述第2纳米粒子包含二氧化硅(SiO2),为非晶质。
[0023]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墨,是包含纳米粒子的油墨,包含:
[0024]溶剂和增稠剂,以及
[0025]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第1和第2纳米粒子;
[0026]上述第1和第2纳米粒子各自包含锌(Zn)和硅(Si),以原子数比计Zn/(Zn+Si)为0.3~0.95,换算成圆的粒径为1nm~20nm的范围,
[0027]上述第1纳米粒子包含固溶有Si的氧化锌(ZnO)晶体,
[0028]上述第2纳米粒子包含二氧化硅(SiO2),为非晶质。
[0029]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膜,包含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第1和第2纳米粒子,
[0030]上述各第1和第2纳米粒子包含锌(Zn)和硅(Si),以原子数比计Zn/(Zn+Si)为0.3~0.95,换算成圆的粒径为1nm~20nm的范围,
[0031]上述第1纳米粒子包含固溶有Si的氧化锌(ZnO)晶体,
[0032]上述第2纳米粒子包含二氧化硅(SiO2),非晶质。
[0033]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
[0034]第1电极,
[0035]有机发光层,和
[0036]设置于上述第1电极与上述有机发光层之间的追加层;
[0037]上述追加层由具有上述特征的薄膜构成。
[0038]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方法,是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纳米粒子的集合体的制造方法,具有:
[0039](1)制备原料的步骤,上述原料包含选自锌、硅、氧化锌、二氧化硅和硅酸锌中的至少1种且包含锌和硅作为必要成分;
[0040](2)在第1含氧气氛中,对上述原料进行热等离子体处理,使上述原料气化的步骤;和
[0041](3)在第2含氧气氛中,使上述气化的原料凝固的步骤。
[0042]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提供功函数低、具有适当导电性、可以用低温的工艺成膜的材料。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提供包含这种材料的分散液、薄膜和OLED以及这种材料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0043]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纳米粒子集合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的图。
[0044]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OLED的截面的图。
[0045]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OLED的截面的图。
[0046]图4是示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粉末(粉末A)的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的图。
[0047]图5是示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粉末(粉末A)的拉曼光谱分析的结果的图。
[0048]图6是示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薄膜(薄膜A)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的结果的图。
[0049]图7是示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样品(样品AA)中得到的透射率的测定结果的图。
[0050]图8是示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评价用层叠体(评价用层叠体A)中得到的电压-电流特性的测定结果的图。
[0051]图9是同时示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评价用层叠体(评价用层叠体B)中得到的紫外光电子能谱测定的结果和比较用层叠体(比较用层叠体B)中得到的结果的图表。
[0052]图10是同时示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评价用层叠体(评价用层叠体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纳米粒子的集合体,是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纳米粒子的集合体,各纳米粒子包含锌Zn和硅Si,以原子数比计Zn/(Zn+Si)为0.3~0.95,换算成圆的粒径为1nm~20nm的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子的集合体,其中,包含:含有固溶有Si的氧化锌ZnO晶体的第1纳米粒子,和非晶质的第2纳米粒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粒子的集合体,其中,所述第2纳米粒子包含二氧化硅。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纳米粒子的集合体,其中,所述第2纳米粒子占整体的10体积%以上。5.一种分散液,是纳米粒子的分散液,包含:溶剂,和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第1和第2纳米粒子;所述第1和第2纳米粒子各自包含锌Zn和硅Si,以原子数比计Zn/(Zn+Si)为0.3~0.95,换算成圆的粒径为1nm~20nm的范围,所述第1纳米粒子包含固溶有Si的氧化锌ZnO晶体,所述第2纳米粒子包含二氧化硅SiO2,为非晶质。6.一种油墨,是包含纳米粒子的油墨,包含:溶剂和增稠剂,以及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第1和第2纳米粒子;所述第1和第2纳米粒子各自包含锌Zn和硅Si,以原子数比计Zn/(Zn+Si)为0.3~0.95,换算成圆的粒径为1nm~20nm的范围,所述第1纳米粒子包含固溶有Si的氧化锌ZnO晶体,所述第2纳米粒子包含二氧化硅SiO2,为非晶质。7.一种薄膜,包含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第1和第2纳米粒子,所述第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晓户田喜丈增茂邦雄石桥奈央中村伸宏森田晋平小林光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