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卸料舱门的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68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卸料舱门的燃烧炉,包括炉体,在炉体上还设置有卸料舱门,卸料舱门为双层结构且包括设置在内侧的耐火纤维板以及设置在外侧的不锈钢板,且不锈钢板与耐火纤维板之间设置有空腔结构,卸料舱门与炉体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转轴、轴套以及固紧装置,轴套与转轴匹配安装,固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卸料舱门内的旋转杆、固定安装在旋转杆外侧一端的手柄、设置在旋转杆内侧一端的齿轮、设置在卸料舱门内的固紧杆以及开设在炉体一侧的固定孔,固紧杆包括齿条板以及固定轴,该设备结构设计合理,设置紧急卸料舱门,避免了炉体在断电后的原料残留问题,保证了燃烧炉的正常使用,便于排出,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和高效性。用性和高效性。用性和高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卸料舱门的燃烧炉


[0001]本技术属于燃烧炉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卸料舱门的燃烧炉。

技术介绍

[0002]燃烧炉是利用高压、高频振荡电路,形成瞬间大电流点燃样品,使样品在富氧条件下迅速燃烧后产生的混合气体,经过化学分析程序,定量而快捷地分析出样品中碳、硫含量的设备,而传统的燃烧炉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工厂经常会出现断电或者停电设备维修的现象,而正常使用的燃烧炉在断电后,原料无法排出,内部的原料会附着在炉体内表面,不易清理,即使通电后恢复出料,也会造成大部分的原料残留在炉体内,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卸料舱门的燃烧炉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该设备结构设计合理,设置紧急卸料舱门,避免了炉体在断电后的原料残留问题,保证了燃烧炉的正常使用,便于排出,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具有卸料舱门的燃烧炉,包括炉体,在所述炉体上还设置有卸料舱门,所述卸料舱门为双层结构且包括设置在内侧的耐火纤维板以及设置在外侧的不锈钢板,且所述不锈钢板与所述耐火纤维板之间设置有空腔结构,所述卸料舱门与所述炉体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一侧的转轴、设置在所述卸料舱门上的轴套以及设置在所述炉体另一侧的固紧装置,所述轴套与所述转轴匹配安装,所述固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卸料舱门内的旋转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杆外侧一端的手柄、设置在所述旋转杆内侧一端的齿轮、设置在所述卸料舱门内的固紧杆以及开设在炉体一侧的固定孔,所述固紧杆包括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的齿条板以及与所述齿条板相连的固定轴,所述齿条板与所述固定轴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固定孔匹配安装。
[0006]优选的,所述卸料舱门设置在所述炉体下部倾斜结构处。
[0007]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卸料舱门上还设置有防护把手。
[0008]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卸料舱门外侧还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0009]优选的,所述手柄为方向盘式结构的圆形手柄。
[0010]优选的,在所述卸料舱门与所述炉体的连接缝隙处还设置有密封条。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密封条采用耐火纤维材料和高分子橡胶材料制成。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密封条固定安装在所述卸料舱门的内侧边缘处。
[00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卸料舱门的双层特殊结构,首先保证了燃烧炉的正常温度使用,同时保证使用卸料舱门时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在内侧的耐火纤维板、设置在外侧的不锈钢板以及二者之间的空腔结构,提高了该燃烧炉卸料舱门处的保温耐火性能,保证
了燃烧炉的正常使用,便于排出,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连接结构,便于操作人员在断电后采取机械方式打开卸料舱门,排出燃烧炉内的原料,解决了在炉体断电后的物料残留问题,提高了该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通过旋转手柄,带动旋转杆旋转,进而旋转运动的齿轮带动齿条板进行往复直线运动,齿条板与固紧杆一体成型,进而通过固紧杆与固定孔的固紧和松开实现卸料舱门的闭合锁紧和打开卸料作业,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0016]3、本技术中,通过在卸料舱门上设置防护把手和保温隔热层,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人员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由于燃烧炉多为大型设备结构,尤其是工厂使用的大型燃烧炉,设置手柄为方向盘式结构的圆形手柄,操作更加简单,省时省力,通过在卸料舱门与炉体的四周连接缝隙处设置密封条,密封条采用耐火纤维材料和高分子橡胶材料制成,不仅保证了该燃烧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火性能,同时还提高了该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卸料舱门的层次结构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的正视局部结构图。
[0020]图中标记:1

炉体,2

卸料舱门,3

耐火纤维板,4

不锈钢板,5

空腔,6

连接结构,61

转轴,62

轴套,63

固紧装置,64

旋转杆,65

手柄,66

齿轮,67

固紧杆,68

固定孔,69

齿条板,610

固定轴,7

防护把手,8

保温隔热层,9

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结合图1

图3所示;
[0023]一种具有卸料舱门的燃烧炉,包括炉体1,在炉体1上还设置有卸料舱门2,卸料舱门2设置在炉体1下部倾斜结构处,在卸料舱门2上还设置有防护把手7,在卸料舱门2外侧还设置有保温隔热层8,卸料舱门2为双层结构且包括设置在内侧的耐火纤维板3以及设置在外侧的不锈钢板4,且不锈钢板4与耐火纤维板3之间设置有空腔5结构,通过设置卸料舱门的双层特殊结构,首先保证了燃烧炉的正常温度使用,同时保证使用卸料舱门时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在内侧的耐火纤维板、设置在外侧的不锈钢板以及二者之间的空腔结构,提高了该燃烧炉卸料舱门处的保温耐火性能,保证了燃烧炉的正常使用,便于排出,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0024]卸料舱门2与炉体1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结构6,连接结构6包括设置在炉体1一侧的转轴61、设置在卸料舱门2上的轴套62以及设置在炉体1另一侧的固紧装置63,轴套62与转轴61匹配安装,固紧装置63包括设置在卸料舱门2内的旋转杆64、固定安装在旋转杆64外侧一端的手柄65、设置在旋转杆64内侧一端的齿轮66、设置在卸料舱门2内的固紧杆67以及开设在炉体1一侧的固定孔68,固紧杆67包括与齿轮66啮合传动的齿条板69以及与齿条板69相连的固定轴610,齿条板69与固定轴610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固定轴610与固定孔68匹配安
装,手柄65为方向盘式结构的圆形手柄,固紧装置整体设置在空腔结构内,合理利用空间,同时固紧杆侧壁通过连接设置在不锈钢板和耐火纤维板内的滑槽和支架保持稳定,通过设置连接结构,便于操作人员在断电后采取机械方式打开卸料舱门,排出燃烧炉内的原料,解决了在炉体断电后的物料残留问题,提高了该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通过旋转手柄,带动旋转杆旋转,进而旋转运动的齿轮带动齿条板进行往复直线运动,齿条板与固紧杆一体成型,进而通过固紧杆与固定孔的固紧和松开实现卸料舱门的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卸料舱门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在所述炉体(1)上还设置有卸料舱门(2),所述卸料舱门(2)为双层结构且包括设置在内侧的耐火纤维板(3)以及设置在外侧的不锈钢板(4),且所述不锈钢板(4)与所述耐火纤维板(3)之间设置有空腔(5)结构,所述卸料舱门(2)与所述炉体(1)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结构(6),所述连接结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1)一侧的转轴(61)、设置在所述卸料舱门(2)上的轴套(62)以及设置在所述炉体(1)另一侧的固紧装置(63),所述轴套(62)与所述转轴(61)匹配安装,所述固紧装置(63)包括设置在所述卸料舱门(2)内的旋转杆(64)、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杆(64)外侧一端的手柄(65)、设置在所述旋转杆(64)内侧一端的齿轮(66)、设置在所述卸料舱门(2)内的固紧杆(67)以及开设在炉体(1)一侧的固定孔(68),所述固紧杆(67)包括与所述齿轮(66)啮合传动的齿条板(69)以及与所述齿条板(69)相连的固定轴(610),所述齿条板(69)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在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盛鑫工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