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抗爆墙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63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抗爆墙构造,其周侧通过预埋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或实体墙相连接,所述轻质抗爆墙构造包括主体部分以及覆设于主体部分两侧的复合钢板,所述主体部分的周侧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实体墙连接固定,该主体部分由网格状骨架结构以及填充在骨架结构内的防火岩棉层构成,所述复合钢板与所述骨架结构固定连接,该复合钢板由第一镀锌钢板层、纤维水泥层以及第二镀锌钢板层挤压复合而成。其显著效果是:具有卓越的抗爆性、耐候性和环保性,还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的优点,有效降低了技术难度和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抗爆墙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到建筑安全防爆
,具体涉及一种轻质抗爆墙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医药行业中,由于有很多易燃易爆的生产原料及产品,工作中还要保护周围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抗爆墙自然成为必不可少的保护屏障,而抗爆墙的设计及应用在化工设计领域一直是个难的课题,工业厂房的建筑面积又很有限,不可能设计成很厚的混凝土墙体抵抗巨大的爆炸冲剂波,使得现有的抗爆墙体的强度很难满足安全要求。单单使用钢抗爆墙又会使得建造成本大幅度的提高,一般的企业很难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抗爆墙构造,具有良好的抗爆性、耐候性和环保型,且方便施工,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低。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轻质抗爆墙构造,其关键在于:其周侧通过预埋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或实体墙相连接,所述轻质抗爆墙构造包括主体部分以及覆设于主体部分两侧的复合钢板,所述主体部分的周侧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实体墙连接固定,该主体部分由网格状骨架结构以及填充在骨架结构内的防火岩棉层构成,所述复合钢板与所述骨架结构固定连接,该复合钢板由第一镀锌钢板层、纤维水泥层以及第二镀锌钢板层挤压复合而成。
[0006]进一步的,所述骨架结构包括两根第一竖向龙骨与若干第二竖向龙骨,两根所述第一竖向龙骨分设于两侧,在两根第一竖向龙骨之间等间距设置若干所述第二竖向龙骨,在所述第一竖向龙骨与第二竖向龙骨之间以及相邻的两根第二竖向龙骨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一横向龙骨与若干第二横向龙骨,且第一横向龙骨位于第二横向龙骨的上下两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向龙骨与第一横向龙骨均采用单根槽钢制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竖向龙骨与第二横向龙骨均采用两根槽钢制成,且两根槽钢的凹面背向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复合钢板的厚度不小于9.5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镀锌钢板层与第二镀锌钢板层的厚度均不小于0.5mm,所述纤维水泥层的厚度不小于8.5mm。
[0011]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所述的轻质抗爆墙构造具有卓越的抗爆性、耐候性和环保性,还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的优点;通过设置的复合钢板以及梯坎冲的防火岩棉层,加强了塑性形变,提高了抗爆能力;相较于钢抗爆墙,有效降低了技术难度和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水平方向剖面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竖向剖面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在拐角处的布置图;
[0015]图4是所述复合钢板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如图1

图4所示,一种轻质抗爆墙构造,应用于室内,其连接点可能为相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之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实体墙之间或相邻实体墙之间,故此本实施例中采用同一附图标记表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实体墙,并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进行说明,所述轻质抗爆墙构造的周侧通过预埋件2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相连接,所述轻质抗爆墙构造包括主体部分3以及覆设于主体部分3两侧的复合钢板4,所述主体部分3的周侧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或实体墙连接固定,该主体部分3由网格状骨架结构31以及填充在骨架结构31内的防火岩棉层32构成,所述复合钢板4通过自攻螺丝5与所述骨架结构31固定连接,该复合钢板4由第一镀锌钢板层41、纤维水泥层42以及第二镀锌钢板层43挤压复合而成。
[0018]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拐角处设置轻质抗爆墙构造时,需在楼地面6上方设置100mm高的细石混凝土反沿7,在细石混凝土反沿7上设置所述轻质抗爆墙构造。
[0019]优选的,所述骨架结构31包括两根第一竖向龙骨a与若干第二竖向龙骨b,两根所述第一竖向龙骨a分设于两侧,在两根第一竖向龙骨a之间等间距设置若干所述第二竖向龙骨b,在所述第一竖向龙骨a与第二竖向龙骨b之间以及相邻的两根第二竖向龙骨b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一横向龙骨c与若干第二横向龙骨d,且第一横向龙骨c位于第二横向龙骨d的上下两侧。
[0020]本例中,所述第一竖向龙骨a与第一横向龙骨c均采用单根槽钢制成;所述第二竖向龙骨b与第二横向龙骨d均采用两根槽钢制成,且两根槽钢的凹面背向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能够便于龙骨的安装和防火岩棉层32的填充。
[0021]为了保障抗爆性能,所述防火岩棉层32的厚度不小于150mm,所述复合钢板4的厚度不小于9.5mm;所述第一镀锌钢板层41与第二镀锌钢板层43的厚度均不小于0.5mm,所述纤维水泥层42的厚度不小于8.5mm。
[002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竖向龙骨a、第二竖向龙骨b、第一横向龙骨c与第二横向龙骨d的尺寸大小、第二竖向龙骨b与第二横向龙骨d的间距需根据抗爆压力值的要求和墙体高度经结构计算确定。
[0023]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抗爆墙构造,其周侧通过预埋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或实体墙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抗爆墙构造包括主体部分以及覆设于主体部分两侧的复合钢板,所述主体部分的周侧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实体墙连接固定,该主体部分由网格状骨架结构以及填充在骨架结构内的防火岩棉层构成,所述复合钢板与所述骨架结构固定连接,该复合钢板由第一镀锌钢板层、纤维水泥层以及第二镀锌钢板层挤压复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抗爆墙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结构包括两根第一竖向龙骨与若干第二竖向龙骨,两根所述第一竖向龙骨分设于两侧,在两根第一竖向龙骨之间等间距设置若干所述第二竖向龙骨,在所述第一竖向龙骨与第二竖向龙骨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景兰李昊胡栗春岳成海
申请(专利权)人:国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