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套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563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套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收集池与第二收集池,所述第一收集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提升泵连接至灭活池的进水口,所述灭活池内设置有蒸汽灭活器以对污水进行灭活处理,该灭活池的溢流口与所述第二收集池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收集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提升泵连接至混凝沉淀池,该混凝沉淀池的溢流口依次通过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后与污泥池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污泥池的溢流口与消毒池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污泥池还通过污泥回流管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污泥回流口相连,在所述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污泥泵。其显著效果是:通过污水自流进行净化处理,使得含有复杂成本的生物制药污水得到逐步地、较好地净化。较好地净化。较好地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套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到生物制药企业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成套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制药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是70年代初伴随着DNA重组技术和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专利技术和应用而诞生的。三十多年来,生物制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医疗业、制药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因此,世界各国都把生物制药确定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新兴产业。然而,生物制药技术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主要有中试生产工艺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卫生清洁废水、研发废水、质检废水、动物房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
[0003]这些污水不仅来源复杂,给处理带来了各种不便,而且其中含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等,不能直接排放和运用,采用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不能达到有效净化的目的。因此,如何对生物制药技术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从而使污水变废为宝,甚至得到循环利用成为本技术所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套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装置,能够满足污水自流处理并达标排放,运行费用低。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成套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用于收集含菌废水的第一收集池与用于收集清洁废水的第二收集池,所述第一收集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提升泵连接至灭活池的进水口,所述灭活池内设置有蒸汽灭活器以对污水进行灭活处理,该灭活池的溢流口与所述第二收集池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收集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提升泵连接至混凝沉淀池,该混凝沉淀池的溢流口依次通过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后与污泥池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污泥池的溢流口与消毒池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污泥池还通过污泥回流管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污泥回流口相连,在所述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污泥泵。
[0007]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收集池与第二收集池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液位传感器采用浮筒式液位传感器、浮球式液位传感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超声波式液位传感器中的一种。
[0009]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沉淀池内部通过隔板分为第一混凝沉淀区与第二混凝沉淀区,所述混凝沉淀池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一混凝沉淀区,所述混凝沉淀池的溢流口设置在第二混凝沉淀区,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区与第二混凝沉淀区通过隔板下方的流道相连通,在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区与第二混凝沉淀区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以及与搅拌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搅拌轴,在所述搅拌轴的下部设置有多层搅拌叶。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水解酸化池内部通过第一滤网分为一级水解酸化区与二级水解酸化区,所述水解酸化池的进水口设置在一级水解酸化区,所述一级水解酸化区与二级水解酸化区之间通过位于第一滤网下方的流道相连通,所述水解酸化池的溢流口设置在所述二级水解酸化区。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部通过第二滤网分为一级接触氧化区与二级接触氧化区,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与污泥回流口设置在一级接触氧化区,所述一级接触氧化区与二级接触氧化区之间通过位于第二滤网下方的流道相连通,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溢流口设置于所述二级接触氧化区,在所述一级接触氧化区与二级接触氧化区上均设置有鼓风曝气机构。
[0013]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
[0014]本装置通过灭活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泥池与消毒池的逐步处理后,可以使得含有复杂成本的生物制药污水得到逐步地、较好地净化,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的净化设备或工艺进行净化,其能够对成分复杂的废水进行有效地净化;
[0015]本装置具有良好的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与高性价比,通过污水自流进行净化处理并达标排放,降低了运行费用,易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成套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含菌废水的第一收集池1与用于收集清洁废水的第二收集池4,所述第一收集池1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提升泵2连接至灭活池3的进水口,所述灭活池3内设置有蒸汽灭活器以对污水进行灭活处理,该灭活池3的溢流口与所述第二收集池4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收集池4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提升泵5连接至混凝沉淀池6,该混凝沉淀池6的溢流口依次通过水解酸化池7、生物接触氧化池8后与污泥池9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污泥池9的溢流口与消毒池10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污泥池9还通过污泥回流管91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的污泥回流口相连,在所述污泥回流管91上设置有污泥泵92。
[0019]参见附图1,在所述第一收集池1与第二收集池4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1;进一步的,所述液位传感器11采用浮筒式液位传感器、浮球式液位传感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超声波式液位传感器中的一种。
[0020]设置液位传感器11进行液位监测,从而可以提供报警以及与提升泵的联动功能,进而实现提升泵自动启停,达到无需人员值守。当高液位超过警戒液位时,会对车间的人员进行声光报警。
[0021]本例中,为了保证化学沉淀效果,以确保将悬浮物、总磷、急性毒性有效去除,所述混凝沉淀池6内部通过隔板63分为第一混凝沉淀区61与第二混凝沉淀区62,所述混凝沉淀池6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一混凝沉淀区61,所述混凝沉淀池6的溢流口设置在第二混凝沉淀区
62,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区61与第二混凝沉淀区62通过隔板63下方的流道相连通,在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区61与第二混凝沉淀区62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64。
[0022]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64包括搅拌电机641以及与搅拌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搅拌轴642,在所述搅拌轴642的下部设置有多层搅拌叶643。
[0023]本例中,为了保证生化处理效果,以确保充分的利用水解菌、酸化菌将水中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良好的水质环境,所述水解酸化池7内部通过第一滤网71分为一级水解酸化区72与二级水解酸化区73,所述水解酸化池7的进水口设置在一级水解酸化区72,所述一级水解酸化区72与二级水解酸化区73之间通过位于第一滤网71下方的流道相连通,所述水解酸化池7的溢流口设置在所述二级水解酸化区73。
[0024]本例中,为了保证生化处理效果,以确保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被充分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内部通过第二滤网81分为一级接触氧化区82与二级接触氧化区83,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的进水口与污泥回流口设置在一级接触氧化区82,所述一级接触氧化区82与二级接触氧化区83之间通过位于第二滤网81下方的流道相连通,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的溢流口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套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集含菌废水的第一收集池与用于收集清洁废水的第二收集池,所述第一收集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提升泵连接至灭活池的进水口,所述灭活池内设置有蒸汽灭活器以对污水进行灭活处理,该灭活池的溢流口与所述第二收集池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收集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提升泵连接至混凝沉淀池,该混凝沉淀池的溢流口依次通过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后与污泥池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污泥池的溢流口与消毒池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污泥池还通过污泥回流管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污泥回流口相连,在所述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污泥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收集池与第二收集池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套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采用浮筒式液位传感器、浮球式液位传感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超声波式液位传感器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内部通过隔板分为第一混凝沉淀区与第二混凝沉淀区,所述混凝沉淀池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一混凝沉淀区,所述混凝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曦薇李冰晗李玉龙洪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