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带瓦楞垫衬的安全防燃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38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带瓦楞垫衬的安全防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片、外壳、导针、胶盖、素子、安全阀;所述的圆片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的圆片下端面设置有第三凹槽、第四凹槽;所述的圆片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通孔贯穿于圆片上端面与下端面;所述的圆片设置于素子与外壳内部底面之间;所述的圆片与外壳内部侧壁相抵触。经设置瓦楞结构的圆片,气流在瓦楞形圆片中凹槽的导流作用下改变方向,通过改变电容器内部泄压时气流方向,将纵向气流转变为横向气流并推动瓦楞结构的圆片与外壳内侧壁摩擦,起到阻隔素子向外喷出,消减气压弱化冲击力的作用,解决电容器爆破时碎片外喷起火的问题,且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以及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带瓦楞垫衬的安全防燃电容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容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内带瓦楞垫衬的安全防燃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电容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电容器的安全系数以及品质要求也更为严格。电容器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电容器内部结构为封闭空间,当电容器承受电压电流过大时会急剧发热,易造成电容器击穿,或电解液汽化导致电容器内压增大,导致电容器爆破而引发安全隐患。普通电容因破开时没有压力缓冲或消减,素子外喷导致火花塞效应,电解液喷出引起电路短路,严重时会造成火烧机。传统的电容器外壳在结构上为一体成型,为固定的封闭空间,有的通过外加防爆罩壳、防爆垫片的方式防止电容器爆炸时电容素子碎片与电解液喷出到电路板中导致火花塞效应而起火,并且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散热阻燃差,防爆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带瓦楞垫衬的安全防燃电容器,经设置瓦楞结构的圆片,气流在瓦楞形圆片中凹槽的导流作用下改变方向,通过改变电容器内部泄压时气流方向,将纵向气流转变为横向气流并推动瓦楞结构的圆片与外壳内侧壁摩擦,起到阻隔素子向外喷出,消减气压弱化冲击力的作用,解决电容器爆破时碎片外喷起火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内带瓦楞垫衬的安全防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片、外壳、导针、胶盖、素子、安全阀;所述的圆片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的圆片下端面设置有第三凹槽、第四凹槽;所述的圆片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通孔贯穿于圆片上端面与下端面;所述的圆片设置于素子与外壳内部底面之间;所述的圆片与外壳内部侧壁相抵触。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圆片的圆心为对称点互相平行分布在圆片的上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凹槽、第四凹槽以圆片的圆心为对称点互相平行分布在圆片的下端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相邻分布;第二凹槽与第四凹槽相邻分布;并且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均贯穿至圆片边沿。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为“U”型、“V”型、方形凹槽中的一种。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圆片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形成瓦楞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孔为若干个,并以圆片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对称分布。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对应圆片下端面均为突起;第三凹槽、第四
凹槽对应圆片上端面均为突起。
[0013]本技术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4]本技术一种内带瓦楞垫衬的安全防燃电容器,经设置瓦楞形圆片,气流在瓦楞结构的圆片中凹槽的导流作用下改变方向,通过改变电容器内部泄压时气流方向,将纵向气流转变为横向气流并推动瓦楞结构的圆片与外壳内侧壁摩擦,起到阻隔素子向外喷出,消减气压弱化冲击力的作用,解决电容器爆破时碎片外喷起火的问题,且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以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正立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圆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圆片顶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圆片截面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气流导通路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1、圆片;2、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三凹槽;5、第四凹槽;6、通孔;7、外壳;8、导针;9、胶盖;10、素子;11、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0023]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内带瓦楞垫衬的安全防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片1、外壳7、导针8、胶盖9、素子10、安全阀11;所述的圆片1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所述的圆片1下端面设置有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所述的圆片1设置有通孔6;所述的通孔6贯穿于圆片1上端面与下端面;所述的圆片1设置于素子10与外壳7内部底面之间;所述的圆片1与外壳7内部侧壁相抵触。
[0024]所述的圆片1在外壳7内具体位置根据素子10的长度确定,所述的圆片1设置于素子10与外壳7内部底面之间,素子10远离胶盖9一侧的末端与圆片1有一定间距。组立封装时将胶盖9套接在素子10中的导针8中,接着将素子10放入外壳7中进行封装。
[0025]所述的圆片1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 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的深度一致,由于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具有一定的深度,所述的圆片1下端面设置有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因此当圆片1与外壳7内部底面接触面形成一定空间 。所述的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为“U”型、“V”型、方形凹槽中的一种。所述的圆片1设置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形成瓦楞结构。当所述的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为“U”型时,所得到的空间为“U”型空间。当所述的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为“V”型型时,所得到的空间为“V”型空间。当所述的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为方形时,所得到的空间为方形空间。所得到空间为气流提供导向的作用,使得气流改变运动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均采用“U”型凹槽。
[0026]所述的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以圆片1的圆心为对称点互相平行分布在圆片1的上
端面。因此圆片1的上端面形成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方便气流的导通。所述的第一凹槽2与第三凹槽4相邻分布;第二凹槽3与第四凹槽5相邻分布;并且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与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均贯穿至圆片1边沿。当气垂直流向圆片1的上端面时,由于所述的圆片1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因此垂直的压力气流在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的导向作用下将改变流动的方向,气流将顺着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向圆片1的边沿流动,最终气流从圆片1的边沿处流入圆片1的下端面。另一方面由于所述的通孔6为若干个,并以圆片1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对称分布。一部分气流将从通孔6穿过,流入到圆片1的下端面。所述的圆片1与外壳7内部侧壁相抵触。当外壳7内部气压升高时,由于气压挤压圆片1使得圆片1发生移动,圆片1与外壳7内部侧摩擦,使得一部分压力转换为圆片1与外壳7内部侧壁的摩擦动能。
[0027]所述的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以圆片1的圆心为对称点互相平行分布在圆片1的下端面。当气流流入到圆片1下端面,即圆片1与外壳7内部底面之间。由于所述的圆片1下端面设置有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所述的第一凹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带瓦楞垫衬的安全防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片(1)、外壳(7)、导针(8)、胶盖(9)、素子(10)、安全阀(11);所述的圆片(1)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所述的圆片(1)下端面设置有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所述的圆片(1)设置有通孔(6);所述的通孔(6)贯穿于圆片(1)上端面与下端面;所述的圆片(1)设置于素子(10)与外壳(7)内部底面之间;所述的圆片(1)与外壳(7)内部侧壁相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带瓦楞垫衬的安全防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以圆片(1)的圆心为对称点互相平行分布在圆片(1)的上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带瓦楞垫衬的安全防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以圆片(1)的圆心为对称点互相平行分布在圆片(1)的下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带瓦楞垫衬的安全防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红林薏竹杜阳杨学辉
申请(专利权)人:丰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