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线的空气输送斜槽余热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506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生产线的空气输送斜槽余热回用系统,包括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炉、原料煅烧工序的回转窑、空气输送斜槽,空气输送斜槽的内部固定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的入口、散热装置的出口均贯穿空气输送斜槽的外壁延伸至空气输送斜槽的外侧,散热装置的入口与第一风机的出口管线连接,散热装置的出口与余热储罐的入口管线连接,余热储罐的出口分别与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炉的入口、原料煅烧工序的回转窑的入口管线连接,余热储罐上设有放空管。优点:悬浮流动的高温水泥粉末与风管上的散热片接触,散热片加快了换热的速度,通过第一风机向风管内通入冷风,冷风与散热片换热,使换热后的水泥温度满足包装和施工要求。使换热后的水泥温度满足包装和施工要求。使换热后的水泥温度满足包装和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泥生产线的空气输送斜槽余热回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预热
,具体涉及水泥生产线的空气输送斜槽余热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为石灰原料和黏土质原料,有时还要根据燃料品质和水泥的品种,掺加校正原料以补充某些成分的不足,还可以利用工业废渣作为水泥的原料或混合材料进行生产。
[0003]硅酸盐水泥的干法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破碎工序、原料烘干工序、原料均化工序、原料预热工序、原料分解工序、原料煅烧工序,从原料煅烧工序生产出的熟料水泥温度较高,将高温熟料水泥存放在密闭熟料库,后期通过多组空气输送斜槽从密闭熟料库向外运输,由于熟料水泥在密闭熟料库内温度无法散发出去,导致空气输送斜槽输送出来的高温水泥不能直接包装,同时不满足施工的温度要求,延误工作,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0004]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炉、原料煅烧工序的回转窑在每次启动时内部温度为常温,由常温升至所需温度耗时长、时间利用率低,延误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生产线的空气输送斜槽余热回用系统。
[0006]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水泥生产线的空气输送斜槽余热回用系统,包括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炉、原料煅烧工序的回转窑、空气输送斜槽,所述空气输送斜槽的内部固定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入口、所述散热装置的出口均贯穿所述空气输送斜槽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空气输送斜槽的外侧,所述散热装置的入口与第一风机的出口管线连接,所述散热装置的出口与余热储罐的入口管线连接,所述余热储罐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炉的入口、所述原料煅烧工序的回转窑的入口管线连接,所述余热储罐上设有放空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余热储罐的出口与所述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炉的入口之间的管线上设有第二风机,所述余热储罐的出口与所述原料煅烧工序的回转窑的入口之间的管线上设有第三风机。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沿所述空气输送斜槽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风管,所述风管的一端为所述散热装置的入口,所述风管的另一端为所述散热装置的出口,所述风管的底端设有若干沿所述风管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风管的内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的横截面呈V字形,所述散热片的尖端朝向所述空气输送斜槽的进料口。
[0010]本技术的优点:悬浮流动的高温水泥粉末与风管上的散热片接触,散热片将水泥的热量传递到风管的内部,散热片加快了换热的效率,提高了换热的效果,通过第一风
机向风管内通入冷风,冷风与散热片换热,并带走风管内的热量形成热风,使换热后的水泥温度满足包装和施工要求;余热储罐将散热装置送来的热风缓冲后再送入各设备入口,通过第二风机、第三风机将余热储罐内的热量送入对应的设备中,热风使设备内的温度升高,对设备进行预热,升温的过程中无污染、耗时短,效率高,不仅缩短了工艺耗时,还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同时使空气输送斜槽内的热量可以回收再利用,大大的节约了能耗,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该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空气输送斜槽与散热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0014]图3为风管与散热片组合的俯视图;
[0015]图中: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炉1、原料煅烧工序的回转窑2、空气输送斜槽3、散热装置4、第一风机5、余热储罐6、风管7、散热片8、第二风机9、第三风机10、放空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至3所示,水泥生产线的空气输送斜槽余热回用系统,包括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炉1、原料煅烧工序的回转窑2、空气输送斜槽3,空气输送斜槽3的内部固定设有散热装置4,散热装置4的作用是对空气输送斜槽3内部的高温水泥进行换热,使换热后的水泥温度满足包装和施工要求;散热装置4的入口、散热装置4的出口均贯穿空气输送斜槽3的外壁延伸至空气输送斜槽3的外侧,散热装置4的入口与第一风机5的出口管线连接,第一风机5向散热装置4内通入冷风,对空气输送斜槽3内的高温水泥进行换热,风冷的形式无污染,保证了水泥的质量,散热装置4的出口与余热储罐6的入口管线连接,散热装置4包括沿空气输送斜槽3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风管7,风管7的一端为散热装置4的入口,风管7的另一端为散热装置4的出口,风管7的底端设有若干沿风管7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散热片8;空气输送斜槽3是利用气流沿管路输送散粒物料的装置,有吸送式、压送式和混合式三种,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气流的动能使散粒物料呈悬浮状态随气流沿空气输送斜槽3输送,悬浮流动的高温水泥粉末与风管7上的散热片8接触,散热片8将水泥的热量传递到风管7的内部,散热片8加快了换热的速度,提高了换热的效果,同时通过第一风机5向风管7内通入冷风,冷风与散热片8换热,并带走风管7内的热量形成热风,热风通过余热储罐6进行缓冲后分别送入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炉1、原料煅烧工序的回转窑2,对各设备进行预热;散热片8的顶端延伸至风管7的内部,散热片8的横截面呈V字形,V字形的散热片8增加了与空气输送斜槽3内水泥的接触
面积,提高了换热的效率,散热片8的尖端朝向空气输送斜槽3的进料口,保证了水泥与散热片8接触后能正常流通;厂区内其他的热量均可回收到余热储罐6内,然后和风管7的热风一起通入各设备,对各设备进行预热,余热储罐6的出口分别与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炉1的入口、原料煅烧工序的回转窑2的入口管线连接;余热储罐6上设有放空管11,放空管11的作用是对余热储罐6上次存储的气体进行置换,同时余热储罐6内多余的热量通过放空管11放空;余热储罐6的出口与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炉1的入口之间的管线上设有第二风机9,余热储罐6的出口与原料煅烧工序的回转窑2的入口之间的管线上设有第三风机10,余热储罐6将散热装置4送来的热风缓冲后通过第二风机9、第三风机10分别送入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炉1、原料煅烧工序的回转窑2,热风使设备内的温度升高,升温的过程中无污染、耗时短,效率高,不仅缩短了工艺耗时,还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同时使空气输送斜槽3内的热量可以回收再利用,大大的节约了能耗,结构简单、成本低。
[0018]该实施例具体的操作过程:
[0019]水泥从熟料库经空气输送斜槽3运送至后续工序,在运送的过程中,空气输送斜槽3内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泥生产线的空气输送斜槽余热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炉、原料煅烧工序的回转窑、空气输送斜槽,所述空气输送斜槽的内部固定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入口、所述散热装置的出口均贯穿所述空气输送斜槽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空气输送斜槽的外侧,所述散热装置的入口与第一风机的出口管线连接,所述散热装置的出口与余热储罐的入口管线连接,所述余热储罐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炉的入口、所述原料煅烧工序的回转窑的入口管线连接,所述余热储罐上设有放空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生产线的空气输送斜槽余热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储罐的出口与所述原料分解工序的分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书伟常剑廷郭波
申请(专利权)人:乌兰察布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