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报警器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862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烟雾报警器检测工装,涉及通电装置质检设备领域,包括安装架、第一定位机构、针膜以及第二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用于将烟雾报警器的壳体,以固定的安装角度固定于安装架;第二定位机构包括导轨和浮动板;导轨固定于安装架,浮动板滑动连接于导轨,针膜固定于浮动板,针膜上穿装有双头探针;浮动板能够沿导轨滑动,以使检测工况下,双头探针的一端与被第一定位机构固定于安装架上的烟雾报警器的通电金面接触,以及,使非检测工况下,双头探针远离烟雾报警器的通电金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解了现有检测工装对烟雾报警器定位不精确的问题,提高了通电检测的稳定性,降低了检测工装探针损坏频率,降低了维护成本。降低了维护成本。降低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雾报警器检测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通电装置质检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雾报警器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烟雾报警器在出厂前都需要进行烟雾报警测试,测试时,需将生产出的烟雾报警器产品放入检测工装中通电,并模拟烟雾环境,查看烟雾报警器是否可报警。
[0003]现有技术中的烟雾报警器检测工装对烟雾报警器的定位不精确,烟雾报警器放入检测工装中后,容易挤断检测工装的探针,导致烟雾报警器不能正常通电,进而导致烟雾报警器的烟雾报警存在检测过程不稳定、测得的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且对检测工装的损耗较大,造成了检测工装维护频率高且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雾报警器检测工装,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烟雾报警器检测工装对烟雾报警器的定位不精确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烟雾报警器检测工装对烟雾报警器进行通电检测的稳定性,降低烟雾报警器检测工装探针损坏的频率,降低检测工装的维护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烟雾报警器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雾报警器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第一定位机构(2)、针膜(3)以及第二定位机构(4);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用于将烟雾报警器(100)的壳体,以固定的安装角度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所述第二定位机构(4)包括导轨(41)和浮动板(42);所述导轨(41)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所述浮动板(42)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41),所述针膜(3)固定于所述浮动板(42),所述针膜(3)上穿装有双头探针(301);所述浮动板(42)能够沿所述导轨(41)滑动,以使检测工况下,所述双头探针(301)的一端与被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上的所述烟雾报警器(100)的通电金面接触,以及,使非检测工况下,所述双头探针(301)远离所述烟雾报警器(100)的通电金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报警器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包括顶部框板(11)、底部框板(12)以及连接所述顶部框板(11)的周部和所述底部框板(12)的周部的围板(13);所述顶部框板(11)、所述底部框板(12)和所述围板(13)包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设置于所述顶部框板(11)的顶部;所述针膜(3)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4)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底部框板(12)上设有操作孔(120),所述操作孔(120)用于供伸缩杆穿过后顶升或释放所述浮动板(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报警器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4)还包括底板(43)和定位柱(44);所述底板(43)固定连接于所述浮动板(42)的底部;所述底板(43)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41);所述定位柱(44)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43);所述定位柱(44)穿过开设于所述安装架(1)上的定位柱穿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雾报警器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3)的底部设有配重块(4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报警器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4)还包括电池孔定位块(46);所述安装架(1)和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上均设有避让所述烟雾报警器(100)的电池孔避让通孔(223);所述电池孔定位块(46)固定于所述浮动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淇许兵兵陈龙王启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东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