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报警系统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859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火灾报警系统测试技术领域的火灾报警系统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壳体和遥控器,所述安装壳体内腔底部的左侧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安装壳体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安装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的单片机能够操控各电性元件进行工作,且设有的电机能够带动齿轮进行转动,再通过齿轮与齿牙的啮合连接带动圆环进行转动,在圆环转动的同时,带动灯头进行转动,与反光片配合对光感元件进行的光感灵敏度进行测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的烟雾发生器能够对保护壳体的内腔排放烟雾,且设有的烟雾浓度调节装置能够调整烟雾发生器排放烟雾的浓度,用于测试烟雾传感器的烟雾灵敏度。雾传感器的烟雾灵敏度。雾传感器的烟雾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灾报警系统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火灾报警系统测试
,具体为火灾报警系统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感烟探测器是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探测装置之一,虽然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但其探测原理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它是通过探测区域烟雾浓度变化影响到光线的变化,再转化为电信号实现报警目的的一种器件。
[0003]为了检验感烟探测器报警功能的好坏,目前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感烟探测器测试工具(烟枪)对其进行加烟试验,此方法存在的主要不足在于由于感烟探测器点多面散,操作人员需要扛枪流动作业,再加上点香及烟雾加注过多后的善后处理等,消耗了维保和检测单位的大量时间和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不便于安装单位测试,为此,我们提出火灾报警系统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火灾报警系统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火灾报警系统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壳体和遥控器,所述安装壳体内腔底部的左侧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安装壳体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安装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光防尘罩,所述保护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的表面安装有光感元件,所述保护壳体内腔的左侧安装有烟雾浓度调节装置,所述保护壳体内腔的右侧安装有烟雾发生器,所述烟雾浓度调节装置的电性输出端与烟雾发生器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烟雾浓度调节装置的电性输入端与单片机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烟雾传感器与光感元件的电性输出端与单片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壳体内腔底部的左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保护壳体并延伸至保护壳体的内腔,所述保护壳体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表面安装有齿牙,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齿轮,所述齿牙与齿轮啮合,所述电机的电性输入端与单片机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圆环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灯头,所述灯头的电性输入端与单片机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透光防尘罩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反光片。
[0007]优选的,所述电路板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与安装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四个。
[0009]优选的,所述单片机的内腔安装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遥控器的顶部安装有无线信号发射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一、本技术设有的单片机能够操控各电性元件进行工作,且设有的电机能够带动齿轮进行转动,再通过齿轮与齿牙的啮合连接带动圆环进行转动,在圆环转动的同时,带动灯头进行转动,与反光片配合对光感元件进行的光感灵敏度进行测试;
[0012]二、本技术设有的烟雾发生器能够对保护壳体的内腔排放烟雾,且设有的烟雾浓度调节装置能够调整烟雾发生器排放烟雾的浓度,用于测试烟雾传感器的烟雾灵敏度,且能够通过烟雾浓度的多少检测烟雾传感器对于稀少的烟雾是否灵敏,实现自动测试,不需要人工手动测试的效果,且解决了由于感烟探测器点多面散,操作人员需要扛枪流动作业,再加上点香及烟雾加注过多后的善后处理等,消耗了维保和检测单位的大量时间和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不便于安装单位测试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圆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遥控器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安装壳体;2、单片机;3、电路板;4、保护壳体;5、透光防尘罩;6、烟雾传感器;7、光感元件;8、烟雾浓度调节装置;9、烟雾发生器;10、电机;11、圆环;12、齿牙;13、齿轮;14、支架;15、灯头;16、支撑杆;17、反光片;18、固定板;19、安装槽;20、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火灾报警系统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壳体1和遥控器20,安装壳体1内腔底部的左侧安装有单片机2,安装壳体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电路板3,安装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体4,保护壳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光防尘罩5,保护壳体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烟雾传感器6,烟雾传感器6的表面安装有光感元件7,保护壳体4内腔的左侧安装有烟雾浓度调节装置8,保护壳体4内腔的右侧安装有烟雾发生器9,烟雾浓度调节装置8的电性输出端与烟雾发生器9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烟雾浓度调节装置8的电性输入端与单片机2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烟雾传感器6与光感元件7的电性输出端与单片机2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安装壳体1内腔底部的左侧安装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保护壳体4并延伸至保护壳体4的内腔,保护壳体4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环11,圆环11的内表面安装有齿牙12,电机10的输出端焊接有齿轮13,齿牙12与齿轮13啮合,电机10的电性输入端与单片机2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圆环11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4,支架14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灯头15,灯头15的电性输入端与单片机2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9]请参阅图1,透光防尘罩5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6,两个支撑杆1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反光片17,能够通过两个两个不同角度的反光片17测试光感元件7的光感
灵敏度是否灵敏,避免测试失误造成重大隐患的情况出现;
[0020]请参阅图1,电路板3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固定板18,两个固定板18的顶部均与安装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能够对电路板3进行固定,避免电路板3出现晃动、掉落和损坏的情况出现;
[0021]请参阅图1,安装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19,安装槽19的数量为四个,便于工作人员将本装置安装于墙顶的效果;
[0022]请参阅图3,单片机2的内腔安装有无线信号接收器,遥控器20的顶部安装有无线信号发射器,能够便于使用者远程操作,避免因本装置安装位置过高,需要测试人员使用梯子进行测试的情况出现;
[0023]在使用时,本技术设有的单片机2能够操控各电性元件进行工作,且设有的电机10能够带动齿轮13进行转动,再通过齿轮13与齿牙12的啮合连接带动圆环11进行转动,在圆环11转动的同时,带动灯头15进行转动,与反光片17配合对光感元件7进行的光感灵敏度进行测试,且设有的烟雾发生器9能够对保护壳体4的内腔排放烟雾,且设有的烟雾浓度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火灾报警系统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壳体(1)和遥控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内腔底部的左侧安装有单片机(2),所述安装壳体(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电路板(3),所述安装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体(4),所述保护壳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光防尘罩(5),所述保护壳体(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烟雾传感器(6),所述烟雾传感器(6)的表面安装有光感元件(7),所述保护壳体(4)内腔的左侧安装有烟雾浓度调节装置(8),所述保护壳体(4)内腔的右侧安装有烟雾发生器(9),所述烟雾浓度调节装置(8)的电性输出端与烟雾发生器(9)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烟雾浓度调节装置(8)的电性输入端与单片机(2)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烟雾传感器(6)与光感元件(7)的电性输出端与单片机(2)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壳体(1)内腔底部的左侧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保护壳体(4)并延伸至保护壳体(4)的内腔,所述保护壳体(4)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环(11),所述圆环(11)的内表面安装有齿牙(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龙贵
申请(专利权)人:列云消防设备武定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