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电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814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调电阻性元件,它由碳膜片组件、可调盘、支架及铆钉轴组成,碳膜片组件具有在马蹄形碳膜开口之间的碳膜片上有包围轴孔的导电膜,导电膜的一端及碳膜开口引出端分别铆合接线片;可调盘包括与碳膜片组件接触的拨盘和与拨盘连体的接触簧片组成,在可调盘与支架之间有阻止可调盘中接触簧片触头离开碳膜面的限位机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成本高、质量差等问题,在小型家电、电子设备中用作电位调节。(*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用的可调电阻性元件,尤其是一种包括马蹄形碳膜片、拨盘的旋转式电位器。在各种小型电子产品,特别是随身听中,广泛应用小型旋转式电位器进行音量的调节。目前应用和生产的这类小型电位器,在结构上包括与支架铆接成一体的外壳,外壳内有一个马蹄形碳膜片,其碳膜的开口两端分别通过铆钉与外壳和接线片铆连接,碳膜上滑动着一个接触簧片,该簧片和限位片被固定在一个可绕外壳中心孔转动的铜轴上,通过一个螺钉将拨盘与铜轴固定,电位器上还有与外壳铆在一起并与接触簧片和铜轴电连接的叉片接线片。当转动拨盘,改变接触簧片触头在碳膜上的位置,则任一接线片与叉式接线片间的电阻值改变。这类旋转式电位器,其支架与外壳之间,碳膜片、外壳与接线片之间及叉式接线片与外壳之间分别采用铆钉铆接,且铜轴只有安装于外壳中心孔时才能与接触簧片、限位片铆合,连体铆接工序多达三道,操作难度大,只要有一道铆接不合格,必然导致包括外壳在内的相关铆接零件的报废,而不能返修;并且轴与外壳轴孔间隙大,在旋转调节时,会出现接触簧片触头在碳膜上的摆动现象,导致电位器的接触不良;同时零件品种多达12种17件,因此,存在产品的成本高、质量差、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电位器,由碳膜片、支架、接触簧片、接线片、拨盘所组成,碳膜片上的碳膜为马蹄形,其特征在于:在马蹄形碳膜之间的碳膜片上涂有包围轴孔的导电膜,导电膜的一端及碳膜开口引出的两端分别与接线片铆合电连接,从而构成一个碳膜片组件;可同时压在碳膜和导电膜上的接触簧片及与碳膜片接触的拨盘构成一个可调盘;在可调盘和支架之间有一个阻止可调盘中接触簧片触头离开碳膜面的限位机构;一个中心铆钉轴将支架、碳膜片组件和可调盘连成一个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电位器,由碳膜片、支架、接触簧片、接线片、拨盘所组成,碳膜片上的碳膜为马蹄形,其特征在于在马蹄形碳膜之间的碳膜片上涂有包围轴孔的导电膜,导电膜的一端及碳膜开口引出的两端分别与接线片铆合电连接,从而构成一个碳膜片组件;可同时压在碳膜和导电膜上的接触簧片及与碳膜片接触的拨盘构成一个可调盘;在可调盘和支架之间有一个阻止可调盘中接触簧片触头离开碳膜面的限位机构;一个中心铆钉轴将支架、碳膜片组件和可调盘连成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可调盘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虞市电子电器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