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自监测氧化锌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61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电阻片、电极、绝缘外套、监测电路等组成的自监测氧化锌避雷器,它通过监测电路判断与电阻片串联或并联的保险丝是否熔断,由发光二极管亮否来指示避雷器正常或损坏的工作状态。它能够通过显示信号,反映出损坏的避雷器,便于及时更换,避免了因避雷器损坏而造成的较大经济损失,它还省略了检测避雷器的常规试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具有成本低,制作简易,安装方便,适用性强等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氧化锌避雷器,特别涉及一带状态监测与指示功能的氧化锌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由于优良的非线性特性而被广泛使用于电力系统、铁路系统和通信系统等行业。现有的避雷器都不具有自监测功能,当避雷器因雷击或长期运行老化损坏后,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外观上又很难看出;常规的检测方法是每1—2年进行1次试验,以判断其是否正常。对两次检测期间的损坏就很难得知。由此给电力等系统带来了较大经济损失。且对于低压氧化锌避雷器,规程上并未要求进行定期检测试验,就更难得知其好坏的结果。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就是根据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新式氧化锌避雷器,它不仅能起到常规避雷器抑制过电压的作用,而且能自动监测和显示避雷器本身正常或已损坏。本技术由电阻片5、电极1、7、监测电路2、绝缘外套6、端盖3所组成,电极1和电阻片5的一端与监测电路2的一端电连接,监测电路2的另一端与电阻片5的另一端和电极7电连接;所述监测电路2依次由电阻10与电容11串联,其接点a和二极管12与发光二极管8串联,再与电阻或二极管13并联后的接点电连接,另一接点b与保险丝9相串联。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保险丝作为发光二极管电流流过的通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电阻片(5)、电极(1)、(7)、绝缘外套(6)、端盖(3)所组成的自监测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电极(1)和电阻片(5)的一端与监测电路(2)的一端电连接,监测电路(2)的另一端与电阻片(5)的另一端和电极(7)电连接;所述监测电路(2)依次由电阻(10)与电容(11)串联,其接点a和二极管(12)与发光二极管(8)串联,再与电阻或二极管(13)并联后的接点电连接,另一接点b与保险丝(9)相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电阻片(5)、电极(1)、(7)、绝缘外套(6)、端盖(3)所组成的自监测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电极(1)和电阻片(5)的一端与监测电路(2)的一端电连接,监测电路(2)的另一端与电阻片(5)的另一端和电极(7)电连接;所述监测电路(2)依次由电阻(10)与电容(11)串联,其接点a和二极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