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展鹏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预制桥墩之间的节点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453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54
一种装配式预制桥墩之间的节点连接装置,涉及一种上、下桥墩之间的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上预制桥墩和下预制桥墩,包括上预制桥墩连接件、下预制桥墩连接件、热轧带肋钢筋,其中上预制桥墩连接件固定连接于上预制桥墩的纵筋Ⅰ底端,下预制桥墩连接件固定连接于下预制桥墩的纵筋Ⅱ顶端且位于上预制桥墩连接件的内侧或外侧;热轧带肋钢筋通过螺母将上预制桥墩连接件以及下预制桥墩连接件连接在一起。而且上预制桥墩、下预制桥墩、上预制桥墩连接件、下预制桥墩连接件以及热轧带肋钢筋、螺母之间通过灌浆形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受力性能好,连接强度高,具有施工难度小、检测方便、施工精度要求低、施工速度快、结构简单、经济性好,易于推广应用。推广应用。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制桥墩之间的节点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上、下桥墩之间的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桥墩之间的节点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桥梁结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跨度大、高度高的桥梁逐步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建造方式也由传统的全部构件现场浇筑逐步转变为一部分或大部分为工厂化预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由于高度太高的桥墩难以统一预制,需要进行分段预制,装配式预制桥墩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各构件节点之间的连接。目前大部分预制桥墩之间的连接采用的是套筒灌浆工艺,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0003](1)施工难度大:节点在进行灌浆的过程中,即使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各出浆孔溢出也难以保证每个套筒都可以灌浆密实。
[0004](2)检测难度大:各套筒是否灌浆密实无法用肉眼观察,需通过特殊仪器进行观察,而一般检测仪器如红外检测仪器体量较大,难以运到现场进行检测。
[0005](3)施工精度要求高:在预制过程中各钢筋需准确定位,套筒灌浆技术要求每根钢筋都需准确插入仅比其大10mm的套筒。而往往预制桥墩所需钢筋数量较多,无法保证每根钢筋都能准确插入套筒,经常会出现钢筋无法对应套筒的现象,因此各桥墩之间的连接对其施工精度要求很高。
[0006](4)制作成本较高:套筒连接方式往往需要在各节点预埋较多的钢筋连接套筒,而随着桥墩高度的不断增加,其所需要的连接套筒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且套筒的材料、加工、生产有着严格要求,因此大大提高了制造桥墩立柱的成本。/>[0007]授权公告号为CN 208379910 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柱之间的节点连接装置,该节点连接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由于上柱预埋件、下柱预埋件是分别预埋在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上,上柱预埋件的第一C型卡槽与下柱预埋件的第二C型卡槽容易错位,从而导致后装工字钢难以装入第一C型卡槽与第二C型卡槽形成的“8”字型空腔中,其施工操作仍然不便;

若要使工字钢方便穿入第一C型卡槽与第二C型卡槽,则需要预留较大的间隙,使工字钢在空腔内有较大的移动空间,灌浆时难免发生错动,使其不在设计位置,导致其内部空腔受力不均匀;

用钢量较多,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受力性能好、连接强度高的装配式预制桥墩之间的节点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和检测难度大、施工精度要求高的问题。
[0009]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预制桥墩之间的节点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上预制桥墩和下预制桥墩,该节点连接装置包括:
[0010]上预制桥墩连接件,固定连接于上预制桥墩的纵筋Ⅰ底端;
[0011]下预制桥墩连接件,固定连接于下预制桥墩的纵筋Ⅱ顶端且位于上预制桥墩连接件的内侧或外侧;
[0012]热轧带肋钢筋,通过螺母将所述上预制桥墩连接件以及下预制桥墩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上预制桥墩、下预制桥墩、上预制桥墩连接件、下预制桥墩连接件以及热轧带肋钢筋、螺母通过灌浆形成一个整体。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上预制桥墩连接件包括多根一号T型钢,该多根一号T型钢首尾连接形成与桥墩形状相适应的第一闭环结构;且一号T型钢的翼板与上预制桥墩的纵筋Ⅰ底部固定焊接,一号T型钢的腹板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热轧带肋钢筋的第一钢筋孔;所述的下预制桥墩连接件包括多根二号T型钢,该多根二号T型钢首尾连接成与第一闭环结构相对应的第二闭环结构;且二号T型钢的翼板与下预制桥墩的纵筋Ⅱ顶部固定焊接,二号T型钢的腹板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热轧带肋钢筋的第二钢筋孔。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多根一号T型钢形成的第一闭环结构套设在多根二号T型钢形成的第二闭环结构的外侧。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钢筋孔为开口向下的U形槽;所述的第二钢筋孔为开口向上的U形槽;所述的热轧带肋钢筋在位于二号T型钢内侧的固定端端部焊接有挡板,热轧带肋钢筋的活动端依次穿过第二钢筋孔、第一钢筋孔后与位于一号T型钢外侧的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螺母最后还与一号T型钢的腹板焊接固定在一起。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闭环结构为由四根一号T型钢首尾连接而成的矩形结构;所述的第二闭环结构为由四根二号T型钢首尾连接而成的矩形结构。
[0018]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预制桥墩的底部还在第一闭环结构的内腔形成有矩形的混凝土凹块,所述的下预制桥墩的顶部还在第二闭环结构的内腔形成有矩形的混凝土凸块;该混凝土凸块嵌入在混凝土凹块中。
[0019]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混凝土凸块与二号T型钢的内壁之间具有8~15mm的间距。
[0020]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之一种装配式预制桥墩之间的节点连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受力性能好
[0022]本技术包括上预制桥墩连接件、下预制桥墩连接件、热轧带肋钢筋,其中上预制桥墩连接件固定连接于上预制桥墩的纵筋Ⅰ底端,下预制桥墩连接件固定连接于下预制桥墩的纵筋Ⅱ顶端且位于上预制桥墩连接件的内侧或外侧;热轧带肋钢筋通过螺母将所述上预制桥墩连接件以及下预制桥墩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因此,本技术的上预制桥墩与下预制桥墩之间是通过上预制桥墩连接件、下预制桥墩连接件以及热轧带肋钢筋连接起来的,连接件可以有效承受来自各方向的力,符合结构设计的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
[0023]进一步地,上预制桥墩连接件包括多根一号T型钢,该多根一号T型钢首尾连接形成与桥墩形状相适应的第一闭环结构(如矩形结构);下预制桥墩连接件包括多根二号T型钢,该多根二号T型钢首尾连接成与第一闭环结构相对应的第二闭环结构(如矩形结构)。由于上、下预制桥墩连接件均采用抗弯能力较强的T型钢,而且多根T型钢首尾连接形成与桥墩形状相适应的闭环结构,可进一步提高桥墩承受来自各方向作用力的能力。
[0024]2.连接强度高
[0025]本技术在将上预制桥墩连接件焊接到上预制桥墩的纵筋Ⅰ底端,将下预制桥墩连接件焊接到下预制桥墩的纵筋Ⅱ顶端,通过热轧带肋钢筋插入上预制桥墩连接件、下预制桥墩连接件组成的间隙中进行上下预制桥墩的加固,其连接强度较高。而且上预制桥墩连接件、下预制桥墩连接件是套接在一起,其连接比较可靠,在灌浆时,上预制桥墩连接件、下预制桥墩连接件不易发生错动,整体构件受力均匀。
[0026]进一步地,本技术的上预制桥墩、下预制桥墩、上预制桥墩连接件、下预制桥墩连接件以及热轧带肋钢筋、螺母通过灌浆形成一个整体,即是本技术待各连接件完成连接后在节点处进行灌浆固定,使上预制桥墩连接件、下预制桥墩连接件以及热轧带肋钢筋、螺母之间的空隙充分填充密实;这样热轧带肋钢筋与连接上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桥墩之间的节点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上预制桥墩(1)和下预制桥墩(2),其特征在于,该节点连接装置包括:上预制桥墩连接件(3),固定连接于上预制桥墩(1)的纵筋Ⅰ(11)底端;下预制桥墩连接件(4),固定连接于下预制桥墩(2)的纵筋Ⅱ(21)顶端且位于上预制桥墩连接件(3)的内侧或外侧;热轧带肋钢筋(5),通过螺母(6)将所述上预制桥墩连接件(3)以及下预制桥墩连接件(4)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桥墩之间的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预制桥墩(1)、下预制桥墩(2)、上预制桥墩连接件(3)、下预制桥墩连接件(4)以及热轧带肋钢筋(5)、螺母(6)通过灌浆形成一个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桥墩之间的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预制桥墩连接件(3)包括多根一号T型钢(3a),该多根一号T型钢(3a)首尾连接形成与桥墩形状相适应的第一闭环结构;且一号T型钢(3a)的翼板与上预制桥墩(1)的纵筋Ⅰ(11)底部固定焊接,一号T型钢(3a)的腹板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热轧带肋钢筋(5)的第一钢筋孔(3a1);所述的下预制桥墩连接件(4)包括多根二号T型钢(4a),该多根二号T型钢(4a)首尾连接成与第一闭环结构相对应的第二闭环结构;且二号T型钢(4a)的翼板与下预制桥墩(2)的纵筋Ⅱ(21)顶部固定焊接,二号T型钢(4a)的腹板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热轧带肋钢筋(5)的第二钢筋孔(4a1)。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展鹏叶孝炳莫普翔朱梦菲郑怡晴
申请(专利权)人:陈展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