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法脱硫高效氧化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41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法脱硫高效氧化塔,属于烟气处理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包括塔体,塔体侧壁的底部和中部设进气口;从下至上的方向上,两个进气口一端分别与设于塔体内壁底部和中部的氧化空气曝气装置连通,另一端均与外部氧化空气输送装置连通;塔体侧壁底部设吸收液进口,塔体侧壁顶部设氧化液出口,塔体顶部设氧化空气出口;塔体内壁上至少设两层布气盘,其上分布有若干个通孔;位于同一布气盘上的通孔直径相同;且由塔体底部至其上部的方向上,布气盘上的通孔直径依次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氧化空气在氧化塔底部往其顶部上升的过程中小气泡变成大,使氧化空气与亚硫酸铵溶液充分接触,提高氧化效果,减少氧气耗量,降低氨逃逸。氨逃逸。氨逃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法脱硫高效氧化塔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氨法脱硫高效氧化塔。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
x
)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影响大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空气中的SO2和NO
x
也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
x
刻不容缓,尽管之前大气污染治理措施频出,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大气污染问题依然严峻。为了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发展迅速,氨法脱硫工艺因其脱硫速度快、效率高、脱硫产品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成为主要的脱硫技术。
[0003]氧化设备在氨法脱硫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功能是将吸收液中的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氧化成硫酸铵溶液。氧化后的硫酸铵溶液送至脱硫塔对烟气喷淋洗涤降温,烟气的热量使硫酸铵溶液中部分水分蒸发而浓缩,当硫酸铵溶液浓缩达到设定结晶指标后产出含硫酸铵晶体的晶浆,通过泵送往后续硫酸铵化肥生产装置。
[0004]受制于氨法脱硫技术的发展性,现有的氧化塔在底部设置一层氧化空气曝气装置,氧化空气在氧化塔底部往氧化塔顶部上升的过程中,会出现氧化空气会从小气泡变成大气泡的现象,导致气液接触面积变小,氧化效果变低,氧气耗量变大,能耗增加。
[0005]同时氧化未充分完全,未完全氧化的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溶液送至脱硫塔烟气降温段时遇高温烟气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又产生气相氨。气相氨直接与湿烟气中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不稳定的亚硫酸(氢)铵微米级颗粒,形成极难捕捉下来的气溶胶,造成烟气拖尾现象。
[0006]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脱硫塔的稳定运行,制约了氨法脱硫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0007]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氨法脱硫高效氧化塔,解决上述氧化塔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既能保证高的氧化效率,又能减少氨逃逸。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氨法脱硫高效氧化塔,设备占地小、投资省,同时既能保证较高的氧化效率,又能减少氨逃逸的发生。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0]所述的一种氨法脱硫高效氧化塔包括塔体1,所述的塔体1侧壁的底部和中部设有进气口8;在从下至上的方向上,两个进气口8一端分别与设于塔体1内壁底部和中部的氧化空气曝气装置2连通,另一端均通过管道与外部氧化空气输送装置连通;塔体1侧壁底部还设有吸收液进口3,塔体1侧壁顶部设有氧化液出口5,塔体1顶部设有氧化空气出口6;塔体1内壁上至少设有两层布气盘4;布气盘4上分布有若干个通孔7;位于同一布气盘4上的通孔7直径相同;且由塔体1底部至其上部的方向上,布气盘4上的通孔7直径依次减小。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氧化空气曝气装置2结构与塔体1内腔形状相适配,且与塔体1内
腔连通。
[0012]进一步的,布气盘4结构与塔体1内腔形状相适配,且与塔体1内腔连通。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采用高效氧化技术,塔体1设置两层氧化空气曝气装置2和若干层布气盘4。传统的氧化曝气技术是在氧化塔底部单独设置一层氧化曝气装置,存在氧化空气在氧化塔底部往氧化塔顶部上升的过程中,氧化空气会从小气泡变成大气泡,气液接触面积变小,氧化效果变低,氧气耗量变大,能耗增加。
[0015]相较于传统氧化曝气技术,本技术所采用高效氧化技术将氧化空气分层设置,避免氧化空气在氧化塔底部往氧化塔顶部上升的过程中小气泡变成大气泡;本技术由塔体1底部至其上部的方向上,通过设置通孔7直径依次减小的布气盘4使氧化空气与亚硫酸铵溶液充分接触,提高氧化效果,减少氧气耗量,降低氨逃逸,避免因氧化未充分所造成的热分解气相氨直接与湿烟气中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的不稳定的亚硫酸(氢)铵微米级颗粒的气溶胶现象产生。
[0016]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占地小、投资低、氧化率高、氨逃逸小等诸多优点,特别适合中小企业推广及应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布气盘俯视图;
[0019]图中,1

塔体、2

氧化空气曝气装置、3

吸收液进口、4

布气盘、5

氧化液出口、6

氧化空气出口、7

通孔、8

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21]实施例
[0022]由图1

2可知,一种氨法脱硫高效氧化塔包括塔体1,本实施例中,塔体1为圆柱状,顶部为圆锥状;塔体1侧壁的底部和中部设有进气口8;在从下至上的方向上,两个进气口8一端分别与设于塔体1内壁底部和中部的氧化空气曝气装置2连通,另一端均通过管道与外部氧化空气输送装置连通;氧化空气曝气装置2结构与塔体1内腔形状相适配,且与塔体1内腔连通。
[0023]塔体1侧壁底部还设有吸收液进口3,吸收液进口3通过管道与外部吸收循环槽连通;塔体1侧壁顶部设有氧化液出口5,氧化液出口5通过管道与外部脱硫塔降温段连通塔体1顶部设有氧化空气出口6,氧化空气出口6通过管道与外部脱硫塔连通。
[0024]塔体1内壁上设有三层布气盘4,分布于塔体1内腔的上中下,布气盘4结构与塔体1内腔形状相适配,且与塔体1内腔连通;布气盘4上分布有若干个通孔7;位于同一布气盘4上的通孔7直径相同;且由塔体1底部至其上部的方向上,布气盘4上的通孔7直径依次减小。位于塔体1内腔底部的布气盘4上的通孔7直径为10mm,位于塔体1内腔中部的布气盘4上的通孔7直径为8mm,位于塔体1内腔上部的布气盘4上的通孔7直径为6mm。
[0025]本技术工作过程为:
[0026]在脱硫塔吸收段,含SO2的烟气自下而上穿过吸收喷淋层,烟气中的大部分SO2被脱除。脱除SO2后的烟气通过塔体上部除雾器净化后,由塔顶直排烟囱达标排放。
[0027]吸收液吸收SO2后混合自流进入脱硫塔外部吸收循环槽,大部分吸收液再经吸收泵加压后送入吸收段,继续循环喷淋逆流吸收SO2,另一部分吸收液通过吸收液进口3进入高效氧化塔塔体1内部。
[0028]在高效氧化塔塔体1内设置两层氧化空气曝气装置2和三次布气盘4。氧化空气通过两层氧化空气曝气装置2进入高效氧化塔塔体1内与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溶液充分接触,氧化成硫酸铵溶液。
[0029]完全氧化的硫酸铵溶液通过氧化液出口5溢流进入脱硫塔底部降温段。通过降温段下层的降温喷淋层洗涤烟气,可以降低烟气温度、降低烟尘、促进硫酸铵晶体长大和提浓硫酸铵液体。当硫酸铵溶液浓缩达到设定结晶指标后产出含硫酸铵晶体的晶浆,通过泵送往后续硫酸铵化肥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法脱硫高效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氧化塔包括塔体(1),所述的塔体(1)侧壁的底部和中部设有进气口(8),在从下至上的方向上,两个进气口(8)一端分别与设于塔体(1)内壁底部和中部的氧化空气曝气装置(2)连通,另一端均通过管道与外部氧化空气输送装置连通;塔体(1)侧壁底部还设有吸收液进口(3),塔体(1)侧壁顶部设有氧化液出口(5),塔体(1)顶部设有氧化空气出口(6);塔体(1)内壁上至少设有两层布气盘(4);布气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广磊陈虹史晓杰曾波刘洪徐红帅李碧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峻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