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滚塑模具合模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429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9
一种可调节的滚塑模具合模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第一模具、转动环、第二模具、压紧架和抵接块;支撑板设置在底座上;第一模具转动设置在支撑板上;转动环设置在第一模具上,且位于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环和第一模具转动的驱动装置;压紧架和抵接块均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压紧架均设置在第一模具上;第二模具与两个压紧架滑动连接;第二模具与第一模具抵接,且可拆连接;压紧架上设置有滑动槽;两个抵接块分别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且抵接块与第二模具抵接;压紧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抵接块移动的抵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紧架对第二模具进行定位和限位,通过抵接块将第二模具压在第一模具上进行快速安装。装。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滚塑模具合模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滚塑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滚塑模具合模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滚塑产品加工过程中,滚塑模具需要打开、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或者加入塑料原料,称为卸模,反之,模具合拢、紧闭,称为合模。模具合模后,需要进行机械锁紧工序,普遍采用螺栓、螺母进行紧固操作,即使使用专用夹具的模具,也要大量使用一些螺栓、螺母紧固,以保证合模的可靠性。滚塑产品加工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手工定位、合拢、紧闭,这种合模方式需要操作者使用铁棍、螺丝刀、钎子等辅助工具,强行将模具的分离部分的相应螺丝孔对正,以便插入螺丝、拧紧,使模具合拢、紧闭,即合模。
[0003]传统手工合模方式劳动强度大、定位不准确、损伤模具、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调节的滚塑模具合模定位装置,通过压紧架对第二模具进行定位和限位,通过抵接块将第二模具压在第一模具上进行快速安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滚塑模具合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板(2)、第一模具(3)、转动环(4)、第二模具(9)、压紧架(10)和抵接块(12);支撑板(2)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模具(3)转动设置在支撑板(2)上;转动环(4)设置在第一模具(3)上,且位于远离支撑板(2)的一端;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环(4)和第一模具(3)转动的驱动装置;第二模具(9)上设置有开口(901);开口(901)设置有多个;压紧架(10)和抵接块(12)均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压紧架(10)均设置在第一模具(3)上;第二模具(9)与两个压紧架(10)滑动连接,且压紧架(10)的一端位于开口(901)内;第二模具(9)与第一模具(3)抵接,且可拆连接;压紧架(10)上设置有滑动槽(1001);两个抵接块(12)分别滑动设置在滑动槽(1001)内;且抵接块(12)与第二模具(9)抵接;压紧架(1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抵接块(12)移动的抵接机构(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滚塑模具合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5)、驱动辊(6)和支撑架(7);驱动电机(5)和支撑架(7)均设置在底座(1)上;驱动辊(6)对称设置两个,两个驱动辊(6)均转动设置在支撑架(7)上;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与一个驱动辊(6)连接;转动环(4)与两个驱动辊(6)抵接,且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滚塑模具合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抵接机构(13)包括安装块(1301)、丝杆(1302)和移动块(1303);安装块(1301)设置在滑动槽(1001)内;丝杆(1302)转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何王水仙张卫钱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元奇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