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叠片设备及叠片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298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叠片设备及叠片电芯,电芯叠片设备包括: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叠片机械手和叠片平台,叠片机械手用于抓取位于输送机构上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并依次叠放于叠片平台上形成叠片电芯;下料机械手和贴胶平台,下料机械手用于从叠片平台上抓取叠片电芯,并放置于贴胶平台上;贴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芯叠片设备,电芯取消了隔膜,在叠片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隔膜起皱、错位产生的不良品和安全隐患,能有效提高设备的作业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通过输送机构将正极片和负极片依次向叠片平台的方向输送,不会出现一次吸附多个极片以及极片边缘掉粉尘的质量隐患,提高了叠片的合格率。提高了叠片的合格率。提高了叠片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叠片设备及叠片电芯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制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芯叠片设备及叠片电芯。

技术介绍

[0002]方形电池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卷绕和叠片,叠片电芯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内部结构统一、反应速率相对一致、内阻交底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生产锂电池、镍氢电池等。现有的叠片方式,主要采用Z字形叠片,由于隔膜的存在,在叠片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隔膜的褶皱,结果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吸锂,产生锂枝晶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叠片采用料盒上料,由于静电的作用,极片会相互粘连在一起,导致吸多片,容易引起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叠片设备及叠片电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的在叠片过程中,由于隔膜的存在,隔膜容易发生褶皱,且叠片采用料盒上料,由于静电的作用,极片会相互粘连在一起,导致吸多片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芯叠片设备,包括:
[0005]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
[0006]叠片机械手和叠片平台,所述叠片机械手用于抓取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上的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并依次叠放于所述叠片平台上形成叠片电芯;
[0007]下料机械手和贴胶平台,所述下料机械手用于从所述叠片平台上抓取叠片电芯,并放置于所述贴胶平台上;
[0008]贴胶机构,用于对贴胶平台上的叠片电芯的四周侧进行贴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没有隔膜的参与,不会出现隔膜起皱、错位产生的不良品和安全隐患,设备作业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大幅提升;取消了与隔膜相关的放卷纠偏机构和料盒,设备得以简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正极片和负极片是通过输送机构依次输送的,不会出现一次吸附多个极片的现象。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平行间隔布设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用于输送依次间隔放置的多个所述正极片,所述第二传送带用于输送依次间隔放置的多个所述负极片。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省去了用于盛装极片的料盒和机械定位的方式,各正极片和各负极片都是间隔放置的,不会出现一次吸附多个极片以及极片边缘掉粉的现象。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叠片设备还包括第一上料机械手、第二上料机械手,以及设与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叠片平台之间的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具有第一上料工位和第一下料工位,所述第二转盘具有第二上料工位和第二下料工位;所述第一上料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正极片抓取并放置于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所述第二上料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的负极片抓取并放置于所述第二上料工位;所述第一转
盘带动所述正极片旋转移动至所述第一下料工位时,所述叠片机械手从所述第一下料工位抓取所述正极片并放置于所述叠片平台上,所述第二转盘带动所述负极片旋转移动至所述第二下料工位时,所述叠片机械手从所述第二下料工位抓取所述负极片并放置于所述叠片平台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叠片平台和输送机构之间设置两个机械手和两个转盘,这样,方便在叠片前增加其它工序,如除尘和对位工序等,以提高后续叠片的合格率。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盘具有第一除尘工位,所述第二转盘具有第二除尘工位,所述电芯叠片设备还包括第一吸尘机构和第二吸尘机构,所述第一吸尘机构用于所述第一转盘带动所述正极片转动至所述第一除尘工位时进行除尘,所述第二吸尘机构用于所述第二转盘带动所述负极片移动至所述第二除尘工位时进行除尘。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吸尘机构可吸附第一除尘工位上的正极片表面的微小颗粒,第二吸尘机构可吸附第二除尘工位上的负极片表面的微小颗粒,采用非接触式的除尘方法,避免对极片表面的损伤,这样可降低不良品率。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叠片设备还包括第一CCD视觉检测机构和第二CCD视觉检测机构,所述第一CCD视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正极片是否合格,所述第二CCD视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的负极片是否合格。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CCD视觉检测,可避免人为检测的误差,检测到不合格品时,可从对应的传送带上剔除不合格品,避免流入后工序,造成安全质量隐患。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叠片设备还包括第一剔除机构和第二剔除机构,所述第一剔除机构与所述第一CCD视觉检测机构通讯连接,用于剔除所述第一传送带上不合格的正极片,所述第二剔除机构与所述第二CCD视觉检测机构通讯连接,用于剔除所述第二传送带上不合格的负极片。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剔除机构和第二剔除机构,可自动剔除输送机构上不合格的正极片和负极片,防止坏品流入后工序,造成安全质量隐患。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叠片设备还包括第三CCD视觉检测机构、第四CCD视觉检测机构和第五CCD视觉检测机构,所述第三CCD视觉检测机构用于对第一下料工位的正极片拍照并获取正极片的对位图像信息,所述叠片机械手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叠片机械手与所述第三CCD视觉检测机构通讯连接,以根据获取的正极片的对位图像信息校正姿态;所述第四CCD视觉检测机构用于对第二下料工位的负极片拍照并获取负极片的对位图像信息,另一个所述叠片机械手与所述第四CCD视觉检测机构通讯连接,以根据获取的负极片的对位图像信息校正姿态;所述第五CCD视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叠片平台上极片堆叠的对齐度。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叠片机械手可根据对应的CCD视觉检测机构获取的对位图像信息,叠片机械手可及时调整姿态,这样抓取极片在叠片平台进行叠片的过程中各极片的对齐度更高,能提高叠片的合格率。
[002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上述电芯叠片设备的叠片电芯,包括:
[0023]至少一个正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正极涂层和固态电解质层,所述正极涂层设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上下表面,所述固态电解质层设于所述正极涂层远离所述正极集流体的表面;
[0024]至少一个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下表面的负极涂层;
[0025]其中,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交替层叠设置。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消了隔膜,这样在叠片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隔膜起皱、错位产生的不良品和安全隐患,同时,对应的电芯叠片设备也可取下与隔膜相关的放卷纠偏等机构,能简化设备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集流体为铝箔,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铜箔。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时,在铝箔的两面涂布制作正极涂层和固态电解质层,烘干后可裁切成多个正极片,在铜箔的两面涂布制作负极涂层,烘干后可裁切成多个负极片,然后将正极片和负极片交替叠置制得叠片电芯,制作工艺简单,由于无隔膜的存在,可简化叠片设备,降低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叠片机械手和叠片平台,所述叠片机械手用于抓取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上的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并依次叠放于所述叠片平台上形成叠片电芯;下料机械手和贴胶平台,所述下料机械手用于从所述叠片平台上抓取叠片电芯,并放置于所述贴胶平台上;贴胶机构,用于对贴胶平台上的叠片电芯的四周侧进行贴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平行间隔布设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用于输送依次间隔放置的多个所述正极片,所述第二传送带用于输送依次间隔放置的多个所述负极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叠片设备还包括第一上料机械手、第二上料机械手,以及设与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叠片平台之间的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具有第一上料工位和第一下料工位,所述第二转盘具有第二上料工位和第二下料工位;所述第一上料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正极片抓取并放置于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所述第二上料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的负极片抓取并放置于所述第二上料工位;所述第一转盘带动所述正极片旋转移动至所述第一下料工位时,所述叠片机械手从所述第一下料工位抓取所述正极片并放置于所述叠片平台上,所述第二转盘带动所述负极片旋转移动至所述第二下料工位时,所述叠片机械手从所述第二下料工位抓取所述负极片并放置于所述叠片平台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具有第一除尘工位,所述第二转盘具有第二除尘工位,所述电芯叠片设备还包括第一吸尘机构和第二吸尘机构,所述第一吸尘机构用于所述第一转盘带动所述正极片转动至所述第一除尘工位时进行除尘,所述第二吸尘机构用于所述第二转盘带动所述负极片移动至所述第二除尘工位时进行除尘。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叠片设备还包括第一CCD视觉检测机构和第二CCD视觉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相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