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由浮体芯组、导电线芯和电缆护套组成的浮水电缆。
技术介绍
浮水电缆作为非接触式电磁扫雷工具的主体,使用时被拖曳在船体的后面,实现向由电缆、电极和海水构成的闭合回路输入按一定规律变化的电流,从而在海水中产生预定的扫雷磁场,以诱爆水中的各种磁引信水雷。对于浮水电缆来讲,除应符合普通软电缆承受拉伸和频繁弯曲等一般性能要求外,关键是电缆必须能够浮在水面上,即电缆的整体密度应小于1.0。众所周知,导体、绝缘体和护套材料的密度决定了普通软电缆的整体密度一般都大于1.0,而且其密度随着电缆截面积的增大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另外,浮水电缆的工作电压虽不高,但电流强度大(常达数千安培),其铜导体的截面可达数百平方毫米,对绝缘和护套的要求极高,如减小它们的密度,将会使其绝缘和护套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以至影响到电缆的整体性能。所以降低电缆的整体密度,往往只能在电缆内部加入密度较小的材料即所谓“浮体”。现有技术的浮水电缆多是采用下述结构方式来实现,即导电线芯位于电缆截面的中心部位,浮体设置在导电线芯与电缆护套之间。这一结构的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水电缆,它包括浮体芯组(1)、导电线芯(2)和电缆护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芯(2)均匀分布在浮体芯组(1)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先枚,赵有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