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环境风洞中温度场模拟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282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环境风洞中温度场模拟的装置。包括设在温度车壳体的矩形内腔中的多层加热层,各层加热层沿Z轴排布,加热层包括沿Y轴并列设置的多个加热区,每个加热区对应设置一个可独立控制的温控模块以控制加热区的通断,每个加热区的后端设置有一个温度检测传感器,各温度检测传感器与对应的温控模块控制连接,每个加热区包括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电加热板,电加热板的长度沿X轴延伸,电加热板的至少一面设有多片沿X轴延伸的散热翅片,相邻散热翅片围成沿X轴延伸以供气流通过的导流槽。Y向和Z向的温度的稳定、精确控制,X向风阻小,Y向和Z向分区,各区温度独立控制,可方便控制各个区域温度,以进行温度补偿。补偿。补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环境风洞中温度场模拟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环境风洞中温度场模拟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大气污染物的风洞研究,需要大气风场的模拟,然而大气的重要基本参数不仅包括风场,同时还包括温度场。因此,在进行大气污染物扩散风洞试验研究时,大气温度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在城市规划、风力发电、污染物迁移和扩散等方面。因此,为了全面、准确地研究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情况,需要在大气污染物扩散研究的风洞试验中模拟大气温度场环境。大气环境风洞中风场沿Y轴和Z轴方向的温度均匀性是模拟装置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图1所示)。
[0003]申请公布号为CN10950687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气边界层环境风洞中温度层结模拟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安装在风洞稳定段的来流温度控制系统、安装在实验段的前端的温度车和放置在风洞实验段洞体底部的至少一块可加热冷却地板,其工作机理是风洞在保持某一既定风场的情形下,利用来流温度控制系统首先将外界进入风洞的气流进行统一的冷却,冷却到某一恒定温度,当某一恒定温度的气流经过温度车会被统一进行加热,包括梯度加热或等温加热,再通过可加热冷却地板后,底部温度梯度会发生变化,在风洞试验段下风向形成关心的温度层结曲线。设置来流温度控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进入风洞内部的气流均处于同一温度,设置温度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通过来流温度控制系统的气流进行分层加热(梯度温度)或整体均匀加热,从而形成均匀的梯度温度场和高质量的空气速度流场。
[0004]然现有温度车中采用的加热元件一般为三角形翅片式电加热带或金属管状电热元件,如图2所示,这种加热元件在风洞中沿Y向安装,即长度方向沿着Y向延伸,且在Z向分层,每层通道内均布多个加热元件,每层为一个独立的小电加热器,由上、下绝热板隔开。当风在每层中流动时,依次绕过各个加热元件之间的空隙,气流在每层中会出现上下“串流”的情况,导致Z向温度稳定性受到影响。
[0005]另外,如图3所示为图2中安装的常规的金属管状电热元件的主视图,金属管状电热元件沿风洞Y向安装,此种加热管的生产工艺是将直的加热丝绕制成卷,穿入电热管内,由引出棒从两端引出,再填入绝缘氧化镁粉后经过多次压实成型。由于加热丝是绕制成卷的,后又经过多次压实工序,则会使卷状加热丝在管内出现部分间距较密的情况,即加热丝分布不均匀,间距较密的加热丝的功率是要高于正常间距加热丝的,这一点会导致风洞Y方向的水平温度不一致,对现行温度均匀性和流场品质造成不利影响,而且由于金属管状电热元件沿风洞Y向安装,是无法对Y向上各个位置的温度进行调节的,即采用金属管状电热元件的温度车无法在风洞Y方向做温度补偿。以上缺陷无法通过改进电阻丝结构或金属管状电热元件的结构克服,即现有技术的结构无法通过无创造性的改进克服温度不均匀、影响流场品质的问题。
[0006]再者,该装置在使用时,由于风洞壁面会因为热交换的原因导致流场内的温度分
布,如风洞外面的低温环境可通过壁面的热交换而导致靠近风洞壁面的气流温度低于设定值,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
[0007]可见,为了真实模拟各种温度场,对于温度车中Y向和Z向的温度的稳定、精确控制将是决定实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实现对Y向和Z向的温度的稳定、精确控制的应用于环境风洞中温度场模拟的装置。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0]一种应用于环境风洞中温度场模拟的装置,包括温度车壳体,温度车壳体具有矩形内腔,定义沿气流流向延伸的为X轴、水平面内沿着与X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为Y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为Z轴,还包括设置在温度车壳体的矩形内腔中的多层加热层,各层加热层沿Z轴排布,所述加热层包括沿Y轴并列设置的多个加热区,每个加热区对应设置一个可独立控制的温控模块以控制加热区的通断,每个加热区的后端设置有一个温度检测传感器,各温度检测传感器与对应的温控模块控制连接,每个加热区包括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电加热板,电加热板的长度沿X轴延伸,电加热板的至少一面设置有多片沿X轴延伸的散热翅片,相邻散热翅片围成沿X轴延伸以供气流通过的导流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板为云母电加热板。云母电加热板利用云母板(云母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其耐高温性能,它以云母板(片)为骨架和绝缘层,辅以镀锌板或不锈钢板作支持保护,可做成板状、片状等各种形状的加热器件。可设计的功率高达1000W,可耐温600℃。采用云母电加热板主要利用其加热均匀、板面较薄的特点,其次是具有高绝缘性和耐高温性能。
[0012]进一步地,云母电加热板的两端设有安装孔,云母电加热板的电源线从其中一端的安装孔中引出,各云母电加热板的电源线均从Y轴方向引出。
[0013]进一步地,每四层加热层构成一个加热模组,加热模组的沿X轴方向的两端设有安装架,四层加热层并列安装在安装架上。
[0014]进一步地,每个加热层包括五个加热区,每个加热区包括三块电加热板,每块电加热板的两面均设有所述散热翅片。
[0015]进一步地,电加热板的长度与温度车壳体沿X轴方向的长度一致。
[0016]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板的板面垂直Y轴或垂直Z轴设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为直翅片,直翅片的长度沿X向延伸。利用直翅片可以提高导流能力,改善流场品质。
[0018]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环境风洞中温度场模拟的装置在使用时,将多块电加热板拼成加热区,将多个加热区拼成加热层,在温度车的矩形内腔中沿Z向安装多层加热层,确保每层加热层的各个加热区沿着Y向排布,而每个电加热板的长度方向沿着X向延伸,当气流沿X向流向温度车时,启动各个加热区以对气流加热,可以独立控制各个加热区的温度,以满足不同的大气温度场模拟。例如需要补偿温度车壳体内壁附近因为热交换而导致的温度差时,可以适应性的改变靠近温度车壳体内壁的一圈加热区的温度,从而对其进行温度补偿。或者当需要控制每层的温度渐变时,可以通过对
对应层的加热区的控制实现,可以实现Y向和Z向温度的精确控制并稳定在所控温度范围内。整个控温过程的反馈是依靠温度检测传感器实现的,每个加热区的温度设定好以后,该加热区的温控模块根据该加热区后端的温度检测传感器的反馈以进行温度调节。由于电加热板沿其整个长度方向的加热比较均匀,使得X向流动的气流可以被均匀加热。由于电加热板的厚度较小且电加热板的长度方向沿X向延伸,电加热板迎风面较小,对于气流的阻力较小,且气流沿着电加热板的整个长度方向流动时不易串流,加上沿X向延伸的散热翅片的导流作用,使得气流通过的阻力进一步减小,串流现象更少。实际上,由于各电加热板的规则排布方式,以及其上均匀分布的散热直翅片,使得整体构成“蜂窝器”结构,从而达到了良好的稳流、导流以及降低流动阻力的效果。可见,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1.Y向和Z向的温度的稳定、精确控制;
[0020]2.X向所占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环境风洞中温度场模拟的装置,包括温度车壳体,温度车壳体具有矩形内腔,定义沿气流流向延伸的为X轴、水平面内沿着与X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为Y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为Z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温度车壳体的矩形内腔中的多层加热层,各层加热层沿Z轴排布,所述加热层包括沿Y轴并列设置的多个加热区,每个加热区对应设置一个可独立控制的温控模块以控制加热区的通断,每个加热区的后端设置有一个温度检测传感器,各温度检测传感器与对应的温控模块控制连接,每个加热区包括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电加热板,电加热板的长度沿X轴延伸,电加热板的至少一面设置有多片沿X轴延伸的散热翅片,相邻散热翅片围成沿X轴延伸以供气流通过的导流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环境风洞中温度场模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板为云母电加热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环境风洞中温度场模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云母电加热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鹏汪泽陈龙泉胡赟星李若洁张俊芳姚仁太吕明华郭占杰崔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润换热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