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涤纶一面纯氨纶任意裁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80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面涤纶一面纯氨纶任意裁的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涤纶外面层、纯氨纶防滑层和连接层,涤纶外面层和纯氨纶防滑层均采用2路2针全出的排列方式,连接层采用2路1含1平的排列方式,涤纶外面层和纯氨纶防滑层分别位于连接层的两侧,并通过连接层连接,涤纶外面层采用的原料为50D/36F低弹半光吸湿排汗涤纶DTY的面纱与70D氨纶的衬垫纱,纯氨纶防滑层采用的原料为70D氨纶的防滑纱,连接层采用的原料为70D氨纶的连接纱。经过该面料的生产方法得到的面料,通过相应编织排列方式,使得面料本体具有四面高模量强弹力、吸湿透气、挺括舒适、防滑性好和任意裁剪的优点。剪的优点。剪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面涤纶一面纯氨纶任意裁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户外针织面料及相关的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面涤纶一面纯氨纶任意裁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户外运动,户外服装对面料的防滑、高模量强弹力性能有一定需求。现在市场上的这类大多是复合面料,也就是两块不同性能的面料,经过胶水贴合而成,这类面料有一个缺点,胶水涉及环保问题,另外工序过长,进而价格昂贵,且吸湿透气不好;虽然近些年,市场上出现了紧密类型多丝夹层双面布,以试图代替以上复合面料,但是由于受结构影响,其防滑等性能较差,还是达不到相关功能性服装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面涤纶一面纯氨纶任意裁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面涤纶一面纯氨纶任意裁的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涤纶外面层、纯氨纶防滑层和连接层,涤纶外面层和纯氨纶防滑层均采用2路2针全出的排列方式,连接层采用2路1含1平的排列方式,涤纶外面层和纯氨纶防滑层分别位于连接层的两侧,并通过连接层连接,涤纶外面层采用的原料为50D/36F低弹半光吸湿排汗涤纶DTY的面纱与70D氨纶的衬垫纱,纯氨纶防滑层采用的原料为70D氨纶的防滑纱,连接层采用的原料为70D氨纶的连接纱。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编织排列方式,使得面纱和衬垫纱在针织罗纹机上盘成圈形成涤纶外面层,防滑纱和衬垫纱下盘成圈形成贴肤面,而连接纱同时在上下盘集圈,从而连接外面层和贴肤层,进而使得面料本体具有四面高模量强弹力、吸湿透气、挺括舒适、防滑性好和任意裁剪的优点。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料本体在编织时的对针方式:罗纹对针;排针:上盘针21/共2支针一个循环,下盘针12/共2支针一个循环;三角排列采用6路一个循环。由此,方便面料本体的编织,实现连接层与涤纶外面层、纯氨纶防滑层的连接,便于面料的任意裁剪。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料本体的落纱方式为:1F、4F落70D氨纶的连接纱,2F、5F落50D/36F低弹半光吸湿排汗涤纶DTY的面纱与70D氨纶的衬垫纱,3F、6F落70D氨纶的防滑纱。由此,保证了涤纶外面层、纯氨纶防滑层和连接层三者的结合,无需采用胶水粘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料本体的送纱量采用100针:1F、4F连接纱的长度为120mm,2F、5F的面纱和衬垫纱的长度为260mm、120mm,3F、6F防滑纱的长度为120mm。由此,采用该送纱量可以保证面料拉伸开度可以达到纵向大于100%,横向大于150%,进而,保证四面高模量强弹力和一定挺括性,以及舒适性。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面涤纶一面纯氨纶任意裁的针织面料的生产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S1、选择28针34寸72路的罗纹大圆机;
[0011]S2、将面料本体在选择后的大圆机中,按照排针方式、螺纹对针方式、落纱方式和送纱量进行编织,编织得到面料本体。
[0012]由此,连接层的氨纶以含针的形式上下间隔交替穿设于罗纹对针的涤纶外面层和纯氨纶防滑层线圈的之间,起连接作用;连接层的氨纶使得布面防滑性能和高模量强弹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涤纶外面层和纯氨纶防滑层均采用2路2针全出的排列方式,为平纹结构组织,使得织物布面细腻、舒适;独特的罗纹对针、上中下结构、独特原料搭配以及相应罗纹大圆机配合得到面料,使得面料具有四面高模量强弹力、吸湿透气、挺括舒适、防滑性好和任意裁剪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一面涤纶一面纯氨纶任意裁的针织面料的织造工艺三角图。
[0014]图2是一面涤纶一面纯氨纶任意裁的针织面料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一面涤纶一面纯氨纶任意裁的针织面料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参照图1~图3。一面涤纶一面纯氨纶任意裁的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涤纶外面层、纯氨纶防滑层和连接层,涤纶外面层和纯氨纶防滑层均采用2路2针全出的排列方式,连接层采用2路1含1平的排列方式,涤纶外面层和纯氨纶防滑层分别位于连接层的两侧,并通过连接层连接,涤纶外面层采用的原料为50D/36F低弹半光吸湿排汗涤纶DTY(Draw Texturing Yarn,拉伸变形丝)的面纱与70D氨纶的衬垫纱,纯氨纶防滑层采用的原料为70D氨纶的防滑纱,连接层采用的原料为70D氨纶的连接纱。其中,50D/36F低弹半光吸湿排汗涤纶DTY的面纱,是十字截面吸湿排汗且F/D小于1的非超细纤维,其在保持良好弹性的同时,再配合面料的织造工艺进而达到一定挺括度;70D氨纶的防滑纱是纯氨纶构成,纯氨纶赋予面料独特的超级防滑性,以及再配合面料的织造工艺可以保证贴肤面的柔软度和舒适度;70D氨纶的连接纱也是纯氨纶,在加大面料的防滑性能的同时,也赋予面料高模量强弹力。
[0018]面料本体在编织时的对针方式:罗纹对针;排针:上盘针21/共2支针一个循环,下盘针12/共2支针一个循环(如图2所示);三角排列采用6路一个循环(如图1所示)。从而,涤纶外面层和纯氨纶防滑层均为2路2针全出排列的平纹结构,二者通过2路1含1平排列的连接层连接在一起;面料本体由面纱、防滑纱、连接纱和衬垫纱组成,面纱1和衬垫纱4在针织罗纹机上盘成圈形成涤纶外面层,防滑纱和衬垫纱下盘成圈形成贴肤面,而连接纱同时在上下盘集圈,从而连接涤纶外面层和贴肤的纯氨纶防滑层。
[0019]面料本体的落纱方式为:1F、4F落70D氨纶的连接纱,2F、5F落50D/36F低弹半光吸湿排汗涤纶DTY的面纱与70D氨纶的衬垫纱,3F、6F落70D氨纶的防滑纱。
[0020]面料本体的送纱量采用100针:1F、4F连接纱的长度为120mm,2F、5F的面纱和衬垫纱的长度为260mm、120mm,3F、6F防滑纱的长度为120mm。由此,采用该送纱量可以保证一面
涤纶一面氨纶针织面料拉伸开度可以达到纵向大于100%,横向大于150%,进而保证四面高模量强弹力和一定挺括性,以及舒适性。
[0021]上述一面涤纶一面纯氨纶任意裁的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22]S1、选择28针34寸72路的罗纹大圆机;
[0023]S2、将面料本体在选择后的大圆机中,按照排针方式、螺纹对针方式、落纱方式和送纱量进行编织,编织得到面料本体。
[0024]由此,根据选择好的罗纹机型以及面料的原料,采用罗纹对针的形式,按照上述相应设定好的织造生产工艺上机生产;独特的涤纶外面层、纯氨纶防滑层以及中间氨纶连接层设计。其中,连接层的氨纶以含针的形式上下间隔交替穿设于罗纹对针的涤纶外面层和纯氨纶防滑层线圈的之间,起连接作用;连接层的氨纶使得布面防滑性能和高模量强弹力得到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面涤纶一面纯氨纶任意裁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涤纶外面层、纯氨纶防滑层和连接层,所述涤纶外面层和纯氨纶防滑层均采用2路2针全出的排列方式,所述连接层采用2路1含1平的排列方式,所述涤纶外面层和纯氨纶防滑层分别位于连接层的两侧,并通过连接层连接,所述涤纶外面层采用的原料为50D/36F低弹半光吸湿排汗涤纶DTY的面纱与70D氨纶的衬垫纱,所述纯氨纶防滑层采用的原料为70D氨纶的防滑纱,所述连接层采用的原料为70D氨纶的连接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面涤纶一面纯氨纶任意裁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在编织时的对针方式:罗纹对针;排针:上盘针21/共2支针一个循环,下盘针12/共2支针一个循环;三角排列采用6路一个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面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腾蛟谢南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润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