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79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上层、下层和连接层,连接层位于上层与下层之间,上层和下层通过连接层连接,上层和下层均采用2路2针全出的排列方式,连接层采用2路1含1平排列的排列方式,上层采用的原料为40D/12F半光涤纶FDY的面纱与20D氨纶的衬垫纱,下层采用的原料为50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的底纱与20D氨纶的衬垫纱,连接层采用的原料为30D/1F连接纱。该面料的生产方法,将面料本体在选择后的大圆机中,按照排针方式、落纱方式和送纱量进行编织,编织得到面料本体。得到的面料织物布面细腻、舒适;结合相应的上层和下层的原料选择,使得面料本体四面弹性好、超轻薄、吸湿透气性好、挺括且柔软和穿着舒适。挺括且柔软和穿着舒适。挺括且柔软和穿着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夹层双布面料及相关的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织三明治面料,行业称Spacer或者夹层双布面料,该面料一般用于女生的内衣杯位。市场上的夹层双面布,都是比较厚重型的,克重基本在300g/m2以上,且很多是400g/m2以上,显得比较厚重、且过于硬挺,从而刺手显得不够柔软、舒适性不好;另外最重要的是透气性不足、拉伸弹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上层、下层和连接层,连接层位于上层与下层之间,上层和下层通过连接层连接,上层和下层均采用2路2针全出的排列方式,连接层采用2路1含1平排列的排列方式,上层采用的原料为40D/12F半光涤纶FDY的面纱与20D氨纶的衬垫纱,下层采用的原料为50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的底纱与20D氨纶的衬垫纱,连接层采用的原料为30D/1F连接纱。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层与下层通过连接层连接,且采用上述排列方式,使得连接层上下间隔交替穿设于上层和下层的线圈的之间,起连接作用,连接层使得布面更加挺括、且有一定的厚度;同时,由于上、下层采用上述排列方式,形成平纹结构组织,使得织物布面细腻、舒适;结合相应的上层和下层的原料选择,使得面料本体具有四面弹性好、超轻薄、吸湿透气性好、挺括且柔软和穿着舒适的特点。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料本体在编织时的排针方式为:上盘针12/共2支针一个循环,下盘针21/共2支针一个循环,三角排列方式为:6路一个循环。由此,可以方便上层和下层与连接层的连接,方便生产织造。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料本体的落纱方式为:1F、4F落30D/1F连接纱,2F、5F落40D/12F半光涤纶FDY的面纱与20D氨纶的衬垫纱,3F、6F落50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的底纱与20D氨纶的衬垫纱。由此,保证面料本体的贴肤面的柔软度和舒适度;连接纱在保证布面厚度和挺括的同时,还保证布面不刺手。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料本体的送纱量采用100针:1F、4F连接纱的长度为380mm,2F、5F面纱与衬垫纱的长度分别为250mm、90mm,3F、6F底纱和衬垫纱的长度为250mm、90mm。由此,该送纱量可以使得面料本体横向弹性达到150%以上,纵向弹性达到80%以上,进而保证面料的四面弹以及舒适性。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S1、选择28针34寸84路的双面大圆机;
[0011]S2、将面料本体在选择后的大圆机中,按照排针方式、落纱方式和送纱量进行编织,编织得到面料本体。
[0012]通过该生产方法,面料本体的上、下层均为2路2针全出排列的平纹层,两个平纹层通过2路1含1平排列的中间层连接在一起;面料体由上述相应的面纱、底纱、连接纱和衬垫纱组成,使得面纱和衬垫纱在针织大圆机上盘成圈形成外表面,底纱和衬垫纱下盘成圈形成贴肤面,而连接纱同时在上下盘集圈,从而连接上下层,另外底纱的柔软度比面纱好;从而得到的面料具有四面弹性好、超轻薄、吸湿透气性好、挺括且柔软相关优点,成品规格为165cm*190g/m2。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的织造工艺三角图。
[0014]图2是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参照图1~图3。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上层、下层和连接层,连接层位于上层与下层之间,上层和下层通过连接层连接,上层和下层均采用2路2针全出的排列方式,连接层采用2路1含1平排列的排列方式,上层采用的原料为40D/12F半光涤纶FDY(FULLY DRAWN YARN,全拉伸丝)的面纱与20D氨纶的衬垫纱,下层采用的原料为50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Draw Texturing Yarn,拉伸变形丝)的底纱与20D氨纶的衬垫纱,连接层采用的原料为30D/1F连接纱。由于上层采用的面纱为40D/12F半光涤纶FDY,是F/D小于1的非超细纤维,且是FDY长丝类,再配合面料的织造工艺可以保持布面的挺括度;下层的底纱采用50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是F/D大于1的超细纤维构成,再配合面料的织造工艺可以保证面料的贴肤面的柔软度和舒适度;连接纱3在保证布面厚度和挺括的同时,还保证布面不刺手。
[0018]该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上层与下层通过连接层连接,且采用上述排列方式,使得连接层上下间隔交替穿设于上层和下层的线圈的之间,起连接作用,连接层使得布面更加挺括、且有一定的厚度;同时,由于上、下层采用上述排列方式,形成平纹结构组织,使得织物布面细腻、舒适;结合相应的上层和下层的原料选择,使得面料本体具有四面弹性好、超轻薄、吸湿透气性好、挺括且柔软和穿着舒适的特点。
[0019]面料本体在编织时的排针方式为:上盘针12/共2支针一个循环,下盘针21/共2支针一个循环(如图2所示),三角排列方式为:6路一个循环(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方便上层和下层与连接层的连接,方便生产织造;同时,上层和下层均为2路2针全出排列的平纹层,其分别在大圆机上盘和下盘成圈形成外表面和贴肤面,而连接层分别间隔交替穿设于上层和下层的线圈的之间,以集圈的形式连接上下层。
[0020]面料本体的落纱方式为:1F、4F落30D/1F连接纱,2F、5F落40D/12F半光涤纶FDY的面纱与20D氨纶的衬垫纱,3F、6F落50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的底纱与20D氨纶的衬垫纱。由
此,保证面料本体的贴肤面的柔软度和舒适度;连接纱在保证布面厚度和挺括的同时,还保证布面不刺手。
[0021]面料本体的送纱量采用100针:1F、4F连接纱的长度为380mm,2F、5F面纱与衬垫纱的长度分别为250mm、90mm,3F、6F底纱和衬垫纱的长度为250mm、90mm。由此,该送纱量可以使得面料本体横向弹性达到150%以上,纵向弹性达到80%以上,进而保证面料的四面弹以及舒适性。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S1、选择28针34寸84路的双面大圆机;
[0024]S2、将面料本体在选择后的大圆机中,按照排针方式、落纱方式和送纱量进行编织,编织得到面料本体。
[0025]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上层、下层和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位于上层与下层之间,所述上层和下层通过连接层连接,所述上层和下层均采用2路2针全出的排列方式,所述连接层采用2路1含1平排列的排列方式,所述上层采用的原料为40D/12F半光涤纶FDY的面纱与20D氨纶的衬垫纱,所述下层采用的原料为50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的底纱与20D氨纶的衬垫纱,所述连接层采用的原料为30D/1F连接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在编织时的排针方式为:上盘针12/共2支针一个循环,下盘针21/共2支针一个循环,三角排列方式为:6路一个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轻薄挺括且柔软的针织三明治面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腾蛟谢南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润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