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气体热量回收及除尘脱液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270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温气体热量回收及除尘脱液一体化装置,包括热气总进口管、圆筒壳件、总出气口管、蒸汽出口总管、补水管、排污总管、布气管插装板、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气体热量回收及除尘脱液一体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无机非金属材料
,尤其是一种高温气体热量回收及除尘脱液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碳素材料的生产设备如无烟煤煅烧炉的炉顶干馏煤气温度高且含有低冷凝点有机挥发物(副产品)、固体粉尘,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高温煅烧或熔炼炉炉顶气温度高且含粉尘,造成干法净化设备复杂、干法净化处理难度大(如布袋等)的现状;为避免除尘堵塞或净化设备(如除尘布袋、电捕焦油)被烧毁的难题,现有技术对这种气体进行除尘等净化、回收副产品等处理前,通常采用直接喷水的接触式气体降温方法,这种喷水降温的装备及方法要么存在气体流量负荷增加而降低除尘设备效率、要么存在需增大设备的装机容量的缺点,再者,喷水使煤气中的含水和含汽量增加而降低煤气的发热值和燃烧温度,而且直接喷水使这种含尘湿气体极其容易使除尘布袋堵塞等,造成经济、廉价、效果好的干法除尘布袋净化装置不能正常使用。不仅如此,现有的高温气体冷却装置因气体含有固体粉尘、低冷凝点有机挥发物等因素而存在管路堵塞、气体在换热管之间分布不匀,而使冷却效率低且不能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气体热量回收及除尘脱液一体化装置,包括热气总进口管(1)、圆筒壳件(2)、总出气口管(3)、蒸汽出口总管(4)、补水管(5)、排污总管(6)、布气管插装板(7)、气

汽隔板(8)、多个布气导管(9)、多个换热支管(10)、水箱底板(11)和液位计(12),其特征在于:布气管插装板(7)为设有多个布气导管插装孔(13)的圆形板,布气管插装板(7)的中心部位设有上小下大且与热气总进口管(1)的内径匹配的分气锥(14),分气锥(14)的中心轴线与热气总进口管(1)的中心轴线重合,气

汽隔板(8)为设有多个换热支管连接固定孔(15)的圆形板件,水箱底板(11)为设有多个换热管件安装孔(16)的圆形的板盘件,气

汽隔板(8)上的换热支管连接固定孔(15)的个数、水箱底板(11)上的换热管件安装孔(16)的个数均与布气管插装板(7)上的布气导管插装孔(13)的个数相等,圆筒壳件(2)由锥筒状的壳顶(17)、圆筒壳(18)及锥桶形底壳(19)构成,壳顶(17)的小端与热气总进口管(1)相通相连,壳顶(17)的大开口端与圆筒壳(18)的上端密闭相通相连,圆筒壳(18)的下端与锥桶形底壳(19)的大口端密闭相通相连,布气管插装板(7)位于壳顶(17)与圆筒壳(18)之间且密闭的固定于圆筒壳(18)的内壁,气

汽隔板(8)平行的位于布气管插装板(7)之下且固定于圆筒壳(18)的内壁,气

汽隔板(8)与布气管插装板(7)之间的距离与布气导管(9)的长度相匹配,水箱底板(11)位于锥桶形底壳(19)的上端面之上且密闭的固定于圆筒壳(18)下段的内侧,布气导管插装孔(13)、换热支管连接固定孔(15)、换热管件安装孔(16)的位置上下匹配对应,布气导管(9)为由内腔为渐缩形锥管(20)经喉口直管(21)与内腔为渐扩形锥管(22)匹配、光滑的相通连而成的匀气管件,布气导管(9)的喉口直管(21)处设有一个以上的径向通孔(23),径向通孔(23)与布气导管(9)的中心轴线垂直,径向通孔(23)的内径与喉口直管(21)的内径匹配,换热支管(10)为中心通透的直管件,布气导管(9)上端部位紧密匹配的插装于布气导管插装孔(13)内,布气导管(9)的下底端与换热支管(10)的上顶端密封且内腔光滑的相通连,换热支管(10)的上段经换热支管连接固定孔(15)密闭的与气

汽隔板(8)固定在一起,换热支管(10)的下段经固定于换热管件安装孔(16)内的管密封套件(24)的内腔伸出水箱底板(11),水箱底板(11)的下表面设有导风筒环(25),导风筒环(25)位于圆筒壳(18)内侧壁与换热支管(10)所在区域之间,导风筒环(25)的中心轴线与圆筒壳件(2)的中心轴线重合,总出气口管(3)位于导风筒环(25)下端面之上、水箱底板(11)之下且匹配的与圆筒壳(18)相通相连,蒸汽出口总管(4)匹配的固定于圆筒壳(18)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烯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