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玲玲专利>正文

一种循环式工业废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180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式工业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壳体,壳体左壁上固设有连接头,连接头右侧连通设有一号进气管,壳体内放置有两个左右排列的处理筒,处理筒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吸附腔、转动槽、连接槽、转动机构、定位机构和隔离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活性炭吸收废气中的固体颗粒,并且能够在吸附工作进行过程中更换进行吸附工作的活性炭,维持高效率的吸附工作进行,通过循环式的处理工作将工厂工作环境内的固体颗粒浓度降低,同时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有效避免面粉厂中粉尘浓度过大发生爆炸的现象出现。现。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式工业废气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循环式工业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面粉加工属于食品加工业,是轻工业的一种,在面粉加工过程中,存在面粉爆炸的危险。面粉爆炸,是指面粉颗粒遇明火产生爆炸的现象。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面粉的极细的粉尘,当这些粉尘悬浮于空中,并达到很高的浓度时,比如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9.7 g面粉时,一旦遇有火苗、火星、电弧或适当的温度,瞬间就会燃烧起来,形成猛烈的爆炸。
[0003]现在的加工厂大多使用布袋除尘器进行粉尘处理,但事实上,在处理过程中,粉尘会留在布袋上,导致处理区域内的颗粒浓度很高,如果在设备内部出现火源,则会引发爆炸。例如哈尔滨亚麻粉尘爆炸事故中,专家们认为很有可能就是由于布袋除尘器中的静电导致了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使用布袋除尘器也存在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工业废气处理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循环式工业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壁上固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右侧连通设有一号进气管,所述壳体内放置有两个左右排列的处理筒,所述处理筒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吸附腔、转动槽、连接槽、转动机构、定位机构和隔离机构;所述进气口连通设置于所述吸附腔顶壁且贯穿所述处理筒顶面,所述出气口连通设置于所述吸附腔顶壁且贯穿所述处理筒底面,所述吸附腔设置在所述转动槽右侧,所述转动槽开口向后,所述吸附腔和所述转动槽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槽连通,所述隔离机构能够将所述连接槽封闭,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槽内且能够延伸至所述吸附腔内对废气进行处理,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槽内限制所述转动机构的移动;所述处理筒右侧的所述壳体内设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左壁底端连通设有二号进气管,所述混合腔左壁顶端连通设有回气管,所述壳体内设有贯穿所述壳体前侧面的出气管;所述混合腔下方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下方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储水腔右壁内连通设有带阀门的加水管,所述混合腔和所述储水腔之间通过蒸汽管连通,所述壳体内设有能够控制所述混合腔内气体流向的风力机构。
[0006]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转动槽前壁内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后侧面安装有延伸至所述转动槽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固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等角度环设有四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侧壁之间固设有弧形滑杆,所述弧形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侧面与所述弧形槽侧壁之间通过套在所述弧形滑杆外的顶压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侧壁上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滑动块末端设有能够处理废气的吸附机构,能够保持吸附效率。
[0007]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吸附机构包括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的框架,所述框架
内设有上下贯穿的风流槽,所述风流槽内设有两块筛板,能够固定活性炭。
[0008]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槽前壁内连通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止动块,所述止动块前侧面与所述滑动槽前壁之间通过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前壁内安装有电磁铁,能够控制框架停止的位置。
[0009]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隔离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处理筒内关于所述连接槽上下位置对称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左侧的所述移动槽底面固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顶面安装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固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移动槽底壁安装有限制所述齿条移动方向的导轨,所述齿条上固设有延伸至所述连接槽内的封闭板,所述封闭板相对面上固设有填充块,所述封闭板可移动至所述连接槽前壁内,将连接槽封闭,避免废气进入转动槽内。
[0010]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蒸汽管后侧连通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右侧设有传动腔,所述转动腔左壁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上固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环设有六块叶片,所述输入轴上方的所述传动腔右壁转动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通过皮带组传递动力,所述混合腔右壁内连通设有风扇槽,所述输出轴延伸至所述风扇槽内且在所述输出轴左侧末端安装有风扇,增加废气的湿度,防止浓度过高产生爆炸。
[0011]有益地或示例性地,一块所述筛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内,另一块所述筛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框架内。
[0012]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处理筒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处理筒位于所述壳体内时,所述一号进气管与左侧所述处理筒内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二号进气管与左侧所述处理筒内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回气管与右侧所述处理筒内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管与右侧所述处理筒内的出气口连通。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专利技术利用活性炭吸收废气中的固体颗粒,并且根据活性炭重量的改变控制转动机构运行,能够在吸附工作进行过程中更换进行吸附工作的活性炭,维持高效率的吸附工作进行,同时将吸附腔和转动槽隔离,将吸附的粉尘隔离在转动槽内,避免处理区域内粉尘浓度过高,有效解决爆炸隐患;第二,本专利技术将工厂内的空气通入处理筒内进行废气处理工作,然后将处理后固体颗粒浓度降低的空气排出,通过如此循环式的处理工作能够将工厂工作环境内的固体颗粒浓度降低;第三,本专利技术设有两个处理筒,第一个处理筒进行正常的固体颗粒吸附工作,然后将固体颗粒浓度降低的废气通入混合腔内并与蒸汽混合,增加废气的水汽含量,能够将一些小直径的固体颗粒黏在一起,然后通过第二个处理筒进行吸附处理,极大程度提高了固体颗粒的清除效率,最后将经过处理后的气体排出,在减少固体颗粒浓度的同时,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有效避免面粉厂中粉尘浓度过大发生爆炸的现象出现。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循环式工业废气处理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风力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A

A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B

B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处理筒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6中框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图6中套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图6中隔离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所示的一种循环式工业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左壁上固设有连接头12,所述连接头12右侧连通设有一号进气管14,所述壳体11内放置有两个左右排列的处理筒16,所述处理筒16包括进气口21、出气口22、吸附腔20、转动槽15、连接槽23、转动机构81、定位机构82和隔离机构83;所述进气口21连通设置于所述吸附腔20顶壁且贯穿所述处理筒16顶面,所述出气口22连通设置于所述吸附腔20顶壁且贯穿所述处理筒16底面,所述吸附腔20设置在所述转动槽15右侧,所述转动槽15开口向后,所述吸附腔20和所述转动槽15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槽23连通,所述隔离机构83能够将所述连接槽23封闭,所述转动机构81设置在所述转动槽15内且能够延伸至所述吸附腔20内对废气进行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工业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左壁上固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右侧连通设有一号进气管,所述壳体内放置有两个左右排列的处理筒,所述处理筒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吸附腔、转动槽、连接槽、转动机构、定位机构和隔离机构;所述进气口连通设置于所述吸附腔顶壁且贯穿所述处理筒顶面,所述出气口连通设置于所述吸附腔底壁且贯穿所述处理筒底面,所述吸附腔设置在所述转动槽右侧,所述转动槽开口向后,所述吸附腔和所述转动槽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槽连通,所述隔离机构能够将所述连接槽封闭,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槽内且能够延伸至所述吸附腔内对废气进行处理,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槽内限制所述转动机构的移动;所述处理筒右侧的所述壳体内设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左壁底端连通设有二号进气管,所述混合腔左壁顶端连通设有回气管,所述壳体内设有贯穿所述壳体前侧面的出气管;所述混合腔下方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下方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储水腔右壁内连通设有带阀门的加水管,所述混合腔和所述储水腔之间通过蒸汽管连通,所述壳体内设有能够控制所述混合腔内气体流向的风力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工业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转动槽前壁内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后侧面安装有延伸至所述转动槽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固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等角度环设有四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侧壁之间固设有弧形滑杆,所述弧形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侧面与所述弧形槽侧壁之间通过套在所述弧形滑杆外的顶压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侧壁上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滑动块末端设有能够处理废气的吸附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工业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包括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的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上下贯穿的风流槽,所述风流槽内设有两块筛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高玲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