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网内防挤压渔船拖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252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网内防挤压渔船拖网装置,属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领域。包括牵引结构、捕捞结构、内腔分区结构及螺旋驱动结构;通过牵引结构将船体结构与捕捞结构传动相连,使得捕捞结构在水下能够跟随船体结构同步前进完成捕捞;在捕捞过程中,螺旋驱动结构能够随着捕捞结构同步前进,且螺旋驱动结构在前进时能够受力自动产生旋转动能,并将旋转动能传递至捕捞结构的内部水中,使水受拨动螺旋向后流动,进入捕捞结构内的渔获物随螺旋向后流动的水流逐步被分流至由内腔分区结构分隔捕捞结构内部形成的若干个不同位置,提高了渔获物在捕捞结构内的分散程度,有效降低了渔获物集中至捕捞结构的后部造成挤压变质的可能性。压变质的可能性。压变质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网内防挤压渔船拖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网内防挤压渔船拖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洋捕捞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机械化拖网捕鱼船成为了渔船出海捕捞最为主流的捕鱼方式。现有技术中,拖网捕捞就是通过一艘渔船拖着渔网前进,渔网随着船体前进把海里的鱼虾等渔获物“兜”进去后收网,相较于传统捕捞方式,拖网捕捞具有操作方便,捕捞覆盖面积广的优势。
[0003]但是,由于拖网尾端会对渔获物产生阻挡作用,再加上渔获物是随着拖网前进而先后进入拖网内的,因此先进入拖网内位于拖网尾端很容易受到后进入拖网内的渔获物挤压,进而导致拖网内产生渔获物受挤压死亡、变质的情况,尤其在拖网前进速度较快时,这一现象更加普遍明显,严重影响了渔船出海的捕捞质量。目前,专利公开号为CN11182019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层网囊式拖网,其能够产生一定的渔获物防挤压效果,但其原理是利用虾类及部分副渔获物被捕获后向上游动的特点,进入一个连接网套内寻求庇护,以此对连接网套内的虾类及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网内防挤压渔船拖网装置,其安装于船体结构,所述船体结构上转动设有绳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网装置包括牵引结构、捕捞结构、内腔分区结构以及螺旋驱动结构;所述牵引结构绕设于所述绳辊外侧,且所述牵引结构在所述绳辊外侧具有释放端,所述释放端与所述船体结构之间的延伸长度通过所述绳辊可调;所述捕捞结构的入口部与所述释放端之间固接相连,所述捕捞结构的尾部位于所述捕捞结构入口端背离所述船体结构的一侧;且所述捕捞结构的入口部与尾部之间具有容置内腔;所述内腔分区结构设于所述容置内腔的内部两侧,且所述内腔分区结构能够将所述容置内腔的内部两侧间隔为若干个分区空间;所述螺旋驱动结构包括风车式水轮和螺旋驱动杆;所述风车式水轮具有一个中心轴,且所述风车式水轮的中心轴转动设于所述捕捞结构的尾部;所述螺旋驱动杆与所述中心轴之间传动相连,且所述螺旋驱动杆延伸至所述容置内腔的内部中心;所述风车式水轮能够受前方水流冲力作用旋转,所述螺旋驱动杆能够在旋转时围绕自身产生螺旋向后的水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网内防挤压渔船拖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结构包括两条主牵引绳体和两组分牵引绳体;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船体结构尾端的绳辊,两组所述分牵引绳体分别一一对应与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主牵引绳体和所述分牵引绳体共同绕设于所述绳辊;每组所述分牵引绳体自所述主牵引绳体另一端分设为两条,每条所述分牵引绳体在远离所述主牵引绳体的一端均设有绳连接端,通过所述绳连接端形成所述牵引结构的释放端;四个所述绳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捕捞结构的入口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网内防挤压渔船拖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结构还包括两个挡水板;两个所述挡水板分别一一对应固接于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上,四个所述绳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捕捞结构入口部左右两侧的上端和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网内防挤压渔船拖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捞结构包括依次固接相连的拖网入口部、筒状拖网体和尾端安装板;所述拖网入口部作为所述捕捞结构的入口部;所述尾端安装板作为所述捕捞结构的尾部;所述拖网入口部远离所述筒状拖网体一端的外沿固接设有入口端连接板;四个所述绳连接端分别与所述入口端连接板之间可分离式固接相连;所述拖网入口部内部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瑞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智汇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