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费香东专利>正文

一种单船双侧拖网上的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7146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船双侧拖网上的滑板,包含主板,前翼板,上翼板以及下翼板;前翼板与主板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在主板的两侧设置上翼板以及下翼板;上翼板以及下翼板均向外侧倾斜十度与主板进行焊接连接;在上翼板上缘均匀设置两个以上的浮球,使滑板在水中直立;在主板的投影面中心水平位置设有主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滑板上的导流槽有效缓解了渔船行进时滑板摆动不平衡问题,减少了水花,降低了噪音,增加了捕鱼效率;通过调节滑板浮球浮力解决了拖网在水体表层、中层、底层作业的不同生产需求。底层作业的不同生产需求。底层作业的不同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船双侧拖网上的滑板


[0001]本技术涉及捕鱼工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单船双侧拖网上的滑板。

技术介绍

[0002]拖网又称拖斗,是一种移动的过滤性渔具。依靠渔船动力拖曳渔具在水表、水中或水底行进,在其经过的水域将鱼、虾、蟹、贝或软体动物强行拖捕入网,达到捕捞生产的目的。种类有单船双侧拖网、单船单拖网、双船单拖网等。
[0003]现有的单船双侧拖网是沿船艏方向搭建挑杆、支杆形成龙门架、左右两弦支架,再将拖网挂在上面拖曳,由于支点少,结构复杂,易损,承受力小,不实用也不安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单船双侧拖网上的滑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船双侧拖网上的滑板。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单船双侧拖网上的滑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主板,前翼板,上翼板以及下翼板;前翼板与主板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在主板的两侧设置上翼板以及下翼板;上翼板以及下翼板均向外侧倾斜十度与主板进行焊接连接;
[0007]在上翼板上缘均匀设置两个以上的浮球,使滑板在水中直立;
[0008]在主板的投影面中心水平位置设有主加强筋。
[0009]上翼板以及下翼板的结构和尺寸相同。
[0010]上翼板以及下翼板均向外侧倾斜十度。
[0011]前翼板外侧倾斜十度,主板向内与前翼板错开十厘米,形成导流槽。
[0012]主加强筋的中心位置设有大活动环,大活动环上下灵活摆动。
[0013]在主板的两侧设置两道平行的次加强筋,用来与上翼板和下翼板进行连接。
[0014]上翼板上的浮球总浮力为F,滑板的重力为G,通过调节浮力实现在表层作业时F≧G、中层作业时F=G、底层作业时F≦G。
[0015]滑板的所有的边角以及棱角均为圆角;同时并打磨光滑,以避免刮网。
[0016]一种单船双侧拖网,包含上述的相同的滑板两套。
[0017]一种单船双侧拖网,其包含第一滑板,第一拖网,第二滑板以及第二拖网,在渔船的船艏设有支杆,支杆上设有左调节滑轮、右调节滑轮,左调节滑轮通过缆绳与第一滑板的上调节环以及下调节环连接,第一滑板的大活动环与第一拖网的网口外端连接,第一拖网的网口内端与渔船的左前舷桩连接。
[0018]右调节滑轮通过缆绳与第二滑板的上调节环和下调节环连接,第二滑板的大活动环与第二拖网的网口外端连接,第二拖网的网口内端与渔船的右前舷桩连接。
[0019]第一拖网与第二拖网分置于渔船的两侧。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
[0021](1)本申请的整个滑板只有浮球与滑板本体浮力,滑板重力,主着力点大活动环动带动拖网向外的张力和两个牵引缆绳调节滑板行进角度的牵引力,着力点少、拖拽力大,结构简单、实用易操作,解决了传统拖网支架的结构复杂,承受力小的弱点,节能且有助于生产、航行安全。
[0022](2)本申请的主板上大活动环的可上下摆动,较好的缓解了滑板行进时上下浮动的问题。
[0023](3)本申请的滑板导流槽设计较好解决了滑板行进时摆动不平衡,减少了激起的水花,降低了噪音,进一步增加了捕鱼效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本申请的第一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的标记为:
[0027]1渔船,
[0028]2缆绳,
[0029]3支杆,
[0030]4右调节滑轮,
[0031]5左调节滑轮,
[0032]6第一滑板,
[0033]7第二滑板,
[0034]8第一拖网,
[0035]9第二拖网,
[0036]10左前舷桩,
[0037]11右前舷桩,
[0038]12口纲浮球,
[0039]13底纲铅坠,
[0040]41上翼板,
[0041]42前翼板,
[0042]43导流槽,
[0043]44下翼板,
[0044]45浮球,
[0045]46大活动环,
[0046]47上调节环,
[0047]48下调节环,
[0048]49主加强筋,
[0049]50次加强筋,
[0050]51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以下提供本技术一种单船双侧拖网上的滑板的具体实施方式。
[0052]实施例1
[0053]请参见附图1,一种单船双侧拖网,包含相同的滑板两套,具体为第一滑板以及第二滑板;在渔船的船艏1设有支杆3,支杆上设有左调节滑轮4、右调节滑轮5,左调节滑轮通过缆绳与第一滑板的上调节环47以及下调节环 48连接,第一滑板6的大活动环与第一拖网8的网口外端连接,第一拖网的网口内端与渔船的左前舷桩10连接。
[0054]右调节滑轮4通过缆绳2与第二滑板的上调节环和下调节环连接,第二滑板7的大活动环与第二拖网9的网口外端连接,第二拖网的网口内端与渔船的右前舷桩11连接。
[0055]第一拖网网口包含口纲浮球12与底纲铅坠13。
[0056]第一拖网8与第二拖网9分置于渔船1的两侧。
[0057]第一滑板6以及第二滑板7的尺寸相同,结构对称。
[0058]请参见附图2,第一滑板,包含主板51,前翼板42,上翼板41以及下翼板44。
[0059]前翼板42向外侧倾斜十度,主板51向内与前翼板42错开十厘米,形成导流槽43。
[0060]在主板的两侧设置上翼板41以及下翼板44,上翼板与下翼板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主板进行连接,上翼板以及下翼板均需向外侧倾斜十度焊接。
[0061]上翼板41与下翼板44的尺寸相同,结构对称。
[0062]在上翼板上缘设置两个以上的浮球45,以保持滑板在水中水平直立。
[0063]上翼板上的浮球45总浮力为F,第一滑板的重力为G,滑板在水体表层作业时F≧G、中层时F=G、底层作业时F≦G,均通过调节浮球浮力来实现。
[0064]在滑板的投影面中心水平位置设有主加强筋49,同时主加强筋的中心位置设有大活动环46。在主板的两侧设置两道平行的次加强筋50连接上下翼板。
[0065]本技术将长方形滑板装置在单船双侧拖网外侧,利用渔船航行时滑板与水流作用形成向外侧张力,拉动拖网网口向外张开,以最大口径扫荡行经的水体,达到高效率捕鱼目的。本技术取材简便,支点少,结构简单,实用易操作,浮球起悬挂,调节滑板潜水深度的作用,并使滑板垂直于水面。主着力点大活动环在滑板的几何投影面中心,连接拖网网口外侧纲绳,位置需生产实际操作时调试定点,拖网内侧固着在渔船左右前舷桩上。前翼板向外侧微倾,渔船前行时,滑板开始向外滑行,从而拉动拖网网口向外张开,而渔船减速停止时,滑板由于本体重力及水流作用,又使拖网口迅速向内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船双侧拖网上的滑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主板,前翼板,上翼板以及下翼板;前翼板与主板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在主板的两侧设置上翼板以及下翼板;上翼板以及下翼板均向外侧倾斜十度与主板进行焊接连接;在上翼板上缘均匀设置两个以上的浮球,使滑板在水中直立;在主板的投影面中心水平位置设有主加强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船双侧拖网上的滑板,其特征在于,上翼板以及下翼板的结构和尺寸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船双侧拖网上的滑板,其特征在于,上翼板以及下翼板均向外侧倾斜十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船双侧拖网上的滑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香东严厚亮王厚红
申请(专利权)人:费香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