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降低城市内涝的阻塞物自动隔滤污水排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223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城市内涝的阻塞物自动隔滤污水排放方法,属于市政排涝方法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降低城市内涝的阻塞物自动隔滤污水排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排涝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降低城市内涝的阻塞物自动隔滤污水排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水渗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渗,也容易形成这段路面的积水。车辆经过时容易造成污水飞溅,弄脏车辆,影响行车及行人体验。并且,随着近年来汛期降水量较多且较为集中,导致城市内涝频发,道路水位快速上升,但仍较多地依赖井口下水道排水,排水效率有限,远远达不到水位上涨速度;而且,尤其雨季遭遇刮风冰雹等恶劣天气时,树叶树枝大量掉落至路面,并随着雨水冲流至下水道口,容易造成下水道口阻塞,加剧城市内涝,为城市内涝污水的及时排出产生了不利条件。为此,亟需提升现有设施的抗风险能力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专利技术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降低城市内涝的阻塞物自动隔滤污水排放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汛期降水量较多且集中而产生城市内涝时,路面上的杂物容易被内涝冲流至下水道口造成阻塞,加剧城市内涝污水不能及时排出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降低城市内涝的阻塞物自动隔滤污水排放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承载道路形成栏杆容置腔、弧形导流腔和排水腔;S2:制成隔滤栏杆,并将隔滤栏杆安装于栏杆容置腔;S3:在发生内涝积水流向下水道口时,水流先流经隔滤栏杆使隔滤栏杆基于水浮力作用自动上浮,在下水道口的外围预定距离处形成栅栏结构,栅栏结构使水正常通过并将水流携带的杂物隔滤至自身外侧;S4:在内涝积水流动结束后,清除位于栅栏结构处的杂物;S5:清理完毕后,使隔滤栏杆重新回至栏杆容置腔内。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步骤S1的具体过程包括:在铺设承载道路时,将若干条特定形状的软管模具底端封口,并将封口的软管模具底端置于下水道口与排水道的连通空间内。
[0007]将软管模具的管体外壁包覆滑膜,并将若干条软管模具的管体呈间隔式包围埋设于距离下水道口预定位置处的道路材料内。
[0008]将软管模具顶端开口并将其暴露于承载道路的上方。
[0009]进一步地,步骤S1的具体过程还包括:
通过气泵向软管模具的顶端开口充气,使软管模具的管体膨胀至特定形状,在道路材料内形成依次接续连通的圆台状栏杆容置腔、弧形导流腔以及排水腔,排水腔流向排水道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步减小。
[0010]待道路材料静置凝固特定时长后,再次通过气泵自软管模具的顶端开口抽气,使软管模具整体压缩至最小状态,将软管模具抽出。
[0011]进一步地,步骤S2的具体过程包括:通过模压成型方式形成具有弧形伞状伞帽部和圆柱状栏杆部形状的泡沫材质浮体内芯,将熔融的PVC材料利用压力注进含有浮体内芯的特定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主体与浮体内芯形状相同且包覆于浮体内芯外侧的刚性外壁,并在刚性外壁的底端侧部形成第二限位凸起,批量制作形成若干个隔滤栏杆。
[0012]进一步地,步骤S2的具体过程还包括:将若干个隔滤栏杆一一对应放置于若干个栏杆容置腔中,通过隔滤栏杆中的伞帽部使栏杆部悬挂于栏杆容置腔内部,并使栏杆部与栏杆容置腔之间的通道间隙自上而下不断增大。
[0013]在栏杆容置腔的入口端内侧利用道路材料加筑第一限位凸起。
[0014]进一步地,步骤S3的具体过程包括:在发生内涝积水流向下水道口时,水流预先流经隔滤栏杆,使隔滤栏杆中的伞帽部下方逐步过水同时水流至栏杆容置腔内,伞帽部在水浮力的作用下自动上浮,水流至栏杆容置腔后逐步经弧形导流腔和排水腔进一步流入排水道,同时部分水在栏杆容置腔内逐步积存,隔滤栏杆中的栏杆部在伞帽部的带动作用以及自身受到的浮力作用下自动上浮,直至栏杆部底侧的第二限位凸起受到栏杆容置腔入口端内侧的第一限位凸起阻挡,使隔滤栏杆保持定位稳定状态。
[0015]进一步地,步骤S3的具体过程还包括:若干个处于定位稳定状态的隔滤栏杆共同组成栅栏结构,流至下水道口的积水在流经栅栏结构时继续向前流动,将原本跟随水流漂浮的杂物继续漂浮保持在上方,不会对下方水流的流动性造成影响,使水正常流动。
[0016]进一步地,步骤S4的具体过程包括:在内涝积水停止向下水道口流动时,将隔滤至栅栏结构外侧的杂物进行集中清理,同时将隔滤栏杆与栏杆容置腔之间部分残留的石块进行清扫。
[0017]进一步地,步骤S5的具体过程包括:在对栅栏结构对应栏杆容置腔处的杂物清除完毕后,隔滤栏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下落至栏杆容置腔内,伞帽部再次使栏杆部悬挂于栏杆容置腔的内部,到达初始备用位置。
[0018]进一步地,步骤S5的具体过程还包括:检查隔滤栏杆是否自动下落至初始位置,若是,则说明隔滤栏杆的栏杆部与栏杆容置腔之间间隙清晰,在下次该下水道口发生内涝积水时,隔滤栏杆仍会实现自动上浮;若否,则说明栏杆容置腔的入口端位置与栏杆部的外壁之间间隙内还夹杂有石块,由于栏杆部与栏杆容置腔之间的通道间隙自上而下不断增大,因此直接借助外力触压隔滤栏杆中的伞帽部,使栏杆部向下位移并带动石块向下直至掉落排出。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方法通过在承载道路设置若干个隔滤栏杆,并使若干个隔滤栏杆分别对应位于下水道口的外围,以实现承载道路的积水在向下水道口流动排放时,隔滤栏杆能够自动升起并组成具有均匀间距通道的栅栏结构,栅栏结构能够使水有效通过,同时能够对水流中携带的树枝叶、漂浮垃圾等杂物起到隔滤功能,将杂物滤隔至栅栏结构外侧,相较于下水道口,显著增加了杂物隔滤面积,避免仅少量杂物集中至下水道口的边沿造成水流阻塞,导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而加剧城市内涝;并且,由于水流至下水道口时是向下流动的,因此原有漂浮的杂物会随水流向下紧贴下水道口阻塞水流通道,而经过隔滤栏杆隔滤功能的水仍继续向前流动,隔滤于栅栏结构外侧的漂浮杂物会受到一定的漂浮作用,尤其在内涝积水严重时,对原本下方的水流通道影响较小,进一步有效降低了杂物阻塞下水道口的可能性;在内涝积水排除后,隔滤栏杆能够自动重新下降至初始位置,不影响承载道路的既定承载功能,并能够在发生内涝积水时再次上升起到隔滤功能,提升了结构的功能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自动隔滤阻塞物的下水道排涝道路结构未作业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降低城市内涝的阻塞物自动隔滤污水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承载道路形成栏杆容置腔、弧形导流腔和排水腔;S2:制成隔滤栏杆,并将隔滤栏杆安装于栏杆容置腔;S3:在发生内涝积水流向下水道口时,水流先流经隔滤栏杆使隔滤栏杆基于水浮力作用自动上浮,在下水道口的外围预定距离处形成栅栏结构,栅栏结构使水正常通过并将水流携带的杂物隔滤至自身外侧;S4:在内涝积水流动结束后,清除位于栅栏结构处的杂物;S5:清理完毕后,使隔滤栏杆重新回至栏杆容置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城市内涝的阻塞物自动隔滤污水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过程包括:在铺设承载道路时,将若干条特定形状的软管模具底端封口,并将封口的软管模具底端置于下水道口与排水道的连通空间内;将软管模具的管体外壁包覆滑膜,并将若干条软管模具的管体呈间隔式包围埋设于距离下水道口预定位置处的道路材料内;将软管模具顶端开口并将其暴露于承载道路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降低城市内涝的阻塞物自动隔滤污水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过程还包括:通过气泵向软管模具的顶端开口充气,使软管模具的管体膨胀至特定形状,在道路材料内形成依次接续连通的圆台状栏杆容置腔、弧形导流腔以及排水腔,排水腔流向排水道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步减小;待道路材料静置凝固特定时长后,再次通过气泵自软管模具的顶端开口抽气,使软管模具整体压缩至最小状态,将软管模具抽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降低城市内涝的阻塞物自动隔滤污水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过程包括:通过模压成型方式形成具有弧形伞状伞帽部和圆柱状栏杆部形状的泡沫材质浮体内芯,将熔融的PVC材料利用压力注进含有浮体内芯的特定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主体与浮体内芯形状相同且包覆于浮体内芯外侧的刚性外壁,并在刚性外壁的底端侧部形成第二限位凸起,批量制作形成若干个隔滤栏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降低城市内涝的阻塞物自动隔滤污水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过程还包括:将若干个隔滤栏杆一一对应放置于若干个栏杆容置腔中,通过隔滤栏杆中的伞帽部使栏杆部悬挂于栏杆容置腔内部,并使栏杆部与栏杆容置腔之间的通道间隙自上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智汇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