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温难熔金属碳化物制取的感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243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温难熔金属碳化物制取的感应炉,其结构包括:炉尾接料机、炉尾外炉门、炉尾内炉门、炉尾出料炉管、感应保温辊炉、炉头进料炉管、炉头内炉门、炉头外炉门、炉头供料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电效率η≥0.95的IGBT中频电源让感应保温辊炉的炉管内物料升温加热、采用炉头进料炉管与炉尾出料炉管相配合,具有节能显著的效果;且感应线圈与保温层套管组合呈现感应加热升或降温速度均快速,能应用惰性气体进行生产,使用安全性能高;采用感应加热炉壳温度低,让现场作业环境与传统电阻炉加热方式相比改善明显;匹配部件及控制程序可避免其他气氛进入炉体,从而延长辊轴内炉管使用寿命,也符合难熔金属碳化物清单温度范围内的所有物料制取操作。有物料制取操作。有物料制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温难熔金属碳化物制取的感应炉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高温难熔金属碳化物制取的感应炉,属于感应炉领域。

技术介绍

[0002]IGBT中频电炉,采用新型中频电源,这是一种采用串联谐振式的IGBT中频电炉,它的逆变器件为一种新型IGBT模块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主要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及其合金的熔炼、透热和淬火领域,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0003]传统电阻炉的加热效率低、电网污染大,生产过程噪音较大,操作复杂且调节范围小,升温慢需要人工实时调控,滞缓工作进程和工作量,且容易持续消耗炉体和电控的机械结构部件,导致设备持续更换的购置成本消耗和加工产品质量的不合格率拉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高温难熔金属碳化物制取的感应炉,以解决传统电阻炉的加热效率低、电网污染大,生产过程噪音较大,操作复杂且调节范围小,升温慢需要人工实时调控,滞缓工作进程和工作量,且容易持续消耗炉体和电控的机械结构部件,导致设备持续更换的购置成本消耗和加工产品质量的不合格率拉高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高温难熔金属碳化物制取的感应炉,其结构包括:炉尾接料机、炉尾外炉门、炉尾内炉门、炉尾出料炉管、感应保温辊炉、炉头进料炉管、炉头内炉门、炉头外炉门、炉头供料机,所述炉头进料炉管通过感应保温辊炉与炉尾出料炉管机械连接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炉尾外炉门与炉尾内炉门为一体结构,所述炉尾出料炉管插嵌在炉尾内炉门的右侧并且相互垂直,所述炉头内炉门与炉头外炉门为一体结构,所述炉头进料炉管插嵌在炉头内炉门的左侧并且相互垂直,所述炉头外炉门安装于炉头供料机的左上角,所述炉尾接料机安装于炉尾外炉门的左下角,所述感应保温辊炉设有辊轴内炉管、炉壳、感应线圈架、保温层套管、耐火柱块,所述辊轴内炉管水平贯穿保温层套管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耐火柱块与辊轴内炉管紧贴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感应线圈架与保温层套管均安装于炉壳的内部,所述辊轴内炉管插嵌在炉壳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耐火柱块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炉壳的左右两侧,所述炉头进料炉管通过辊轴内炉管与炉尾出料炉管机械连接并且轴心共线。
[0006]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线圈架由热感瓣板块、电热线圈环、碳刷板块、圈架吊杆组成,所述圈架吊杆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焊接在电热线圈环的上下两侧,所述热感瓣板块与电热线圈环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电热线圈环与碳刷板块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感瓣板块由翼板垫格槽、聚能环、月牙垫片、翅片弧托块组成,所述月牙垫片紧贴于翅片弧托块的顶面上,所述翼板垫格槽与聚能环扣合
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翼板垫格槽插嵌在月牙垫片与翅片弧托块之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尾接料机为底部带电机箱槽座与顶部带轴托齿轮机架的复合炉头接料自动输送线机构,方便炉尾采用自出料单元生产,实现无人自动化生产,极大提供生产效率。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头供料机为底部带电机箱槽座与顶部带轴托齿轮机架的复合炉头供料自动输送线机构,方便炉头采用自动进单元生产,实现无人自动化生产,极大提供生产效率。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辊轴内炉管为内置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炉内轴管道结构,方便硅晶体适配聚合碳结晶形成耐高温适配管道高温聚能制取金属碳化物的操作效果。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热线圈环为左右带电热丝螺旋缠绕的电管线圈环结构,方便左右电热感应形成侧位把控热温调度回转匝数串联适配谐振对位调控操作效果。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翼板垫格槽为左侧带椭球硅胶垫块右侧插接梯形窄翼板的复合格槽结构,方便侧吸梯度热值形成热感绕阻传递和扩散调整聚热的间歇式操作效果。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难熔金属碳化物清单是指各种碳化物的炉料组成与碳化温度,即碳化物WC,碳化温度1400

1600℃/1200

1400℃;碳化物TiC,碳化温度1700

2250℃;碳化物TaC,碳化温度1300

2100℃;碳化物NbC,碳化温度1300

2100℃;碳化物CrC2,碳化温度1400

1800℃;碳化物Mo2C,碳化温度1200

1500℃/1100

1300℃;碳化物HfC,碳化温度1900

2300℃;碳化物VC,碳化温度1600

1800℃;碳化物ZrC,碳化温度1700

2300℃。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高温难熔金属碳化物制取的感应炉,工作人员启动炉头供料机的组合电机对接炉头外炉门与炉头内炉门导通炉头进料炉管机械连供高温难熔金属碳化物给感应保温辊炉的辊轴内炉管与炉壳内,再通过保温层套管与耐火柱块包裹防泄露密封辅助制取操作效果,接着通过感应线圈架的热感瓣板块在电热线圈环内上下对位绕阻碳刷板块且通过圈架吊杆对夹吊装操作,使前期炉内串联谐振式电热升温操作高效,让电热能聚热配合翼板垫格槽与聚能环在月牙垫片与翅片弧托块之间适配梯度热值检测反馈形成制取调控精度的炉转操作效果,最后将制取的物料通过炉尾出料炉管对接炉尾外炉门与炉尾内炉门导通给炉尾接料机进行出料装取操作,提升基于高温难熔金属碳化物制取的感应炉的采用IGBT中频电源串联谐振精度聚热调控操作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0018]运用炉头进料炉管与炉尾出料炉管相配合,通过让感应保温辊炉的辊轴内炉管采用IGBT中频电源具有效率高、电网污染小、生产过程噪音小、操作简单、调节范围大、电效率η≥0.95节能显著的效果;且通过感应线圈架与保温层套管感应加热升或降温速度均快速呈现,能应用惰性气体进行生产,使用安全性能高;方便感应加热炉壳温度低,让现场作业环境与传统电阻炉加热方式相比改善明显;让炉尾外炉门与炉尾内炉门对称炉头内炉门与炉头外炉门,匹配部件及控制程序可避免其他气氛进入炉体,从而延长辊轴内炉管使用寿
命,也符合难熔金属碳化物清单温度范围内的所有物料制取操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高温难熔金属碳化物制取的感应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高温难熔金属碳化物制取的感应炉详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高温难熔金属碳化物制取的感应炉产品在生产过程流转截面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温难熔金属碳化物制取的感应炉,其结构包括:炉尾接料机(1)、炉尾外炉门(2)、炉尾内炉门(3)、炉尾出料炉管(4)、感应保温辊炉(5)、炉头进料炉管(6)、炉头内炉门(7)、炉头外炉门(8)、炉头供料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进料炉管(6)通过感应保温辊炉(5)与炉尾出料炉管(4)机械连接,所述炉尾外炉门(2)与炉尾内炉门(3)为一体结构,所述炉尾出料炉管(4)插嵌在炉尾内炉门(3)的右侧,所述炉头内炉门(7)与炉头外炉门(8)为一体结构,所述炉头进料炉管(6)插嵌在炉头内炉门(7)的左侧,所述炉头外炉门(8)安装于炉头供料机(9)的左上角,所述炉尾接料机(1)安装于炉尾外炉门(2)的左下角;所述感应保温辊炉(5)设有辊轴内炉管(51)、炉壳(52)、感应线圈架(53)、保温层套管(54)、耐火柱块(55);所述辊轴内炉管(51)水平贯穿保温层套管(54)的内部,所述耐火柱块(55)与辊轴内炉管(51)紧贴在一起,所述感应线圈架(53)与保温层套管(54)均安装于炉壳(52)的内部,所述辊轴内炉管(51)插嵌在炉壳(52)的内部,所述耐火柱块(55)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炉壳(52)的左右两侧,所述炉头进料炉管(6)通过辊轴内炉管(51)与炉尾出料炉管(4)机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温难熔金属碳化物制取的感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架(53)由热感瓣板块(531)、电热线圈环(532)、碳刷板块(533)、圈架吊杆(534)组成,所述圈架吊杆(534)设有两个并且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为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升泓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