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均压功能载重轨道小车及其均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00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增大了结构空间、浪费材料和增大了安全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均压功能载重轨道小车,包括柱罐;柱罐外周面连接有第一双斜面脚和第二双斜面脚;第一双斜面脚的底部设第一V型车桥,第一V型车桥底部铰接连接有第一铰接架和第二铰接架,第一铰接架和第二铰接架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一车轮组、第二车轮组、第三车轮组和第四车轮组;第二双斜面脚的底部设第二V型车桥,第二V型车桥底部铰接连接有第三铰接架和第四铰接架,第三铰接架和第四铰接架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五车轮组、第六车轮组、第七车轮组和第八车轮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空间缩小、节约材料、安全风险降低和实现均压。实现均压。实现均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均压功能载重轨道小车及其均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均压功能载重轨道小车及其均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许多工矿企业中均要采用大型的空气柱罐,按试验、工况要求柱罐应安放在重型导轨上,由于60立方柱罐总重180吨、16米长,用一般四轮平板小车,轨道承受不了局部压力,一般采用多轮组的方式排布,但多轮组又存在每组车轮是否均压在导轨面上的不确定性,国内、外针对试验、工矿企业用重型、大型柱罐的装载设计还没有两个方向上同时均压的承载装置,主要还是在一个方向上用铰接结构实现多轮组接触导轨,但当导轨轮组数增加还是无法保证多组均压,这就造成了设计时增大结构空间、浪费材料或者增大安全风险的问题。理想状态各车轮均匀承载的情况下,5组车轮可承重:180吨。由于轨道安装存在一定的水平度误差,存在每组车轮但仅1/2车轮与轨道接触或某几组车轮悬空,此时车轮组要求的承载能力要大大增加,这样就增大了载重装置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均压功能载重轨道小车及其均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增大了结构空间、浪费材料和增大了安全风险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均压功能载重轨道小车,其包括柱罐;上述柱罐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上述柱罐的第一双斜面脚和第二双斜面脚,上述第一双斜面脚和上述第二双斜面脚的纵向垂直于上述柱罐的纵向,并且,上述第一双斜面脚和上述第二双斜面脚均位于同一轴线;
[0006]上述第一双斜面脚的底部设有第一V型车桥,上述第一V型车桥的顶部适配于上述第一双斜面脚的底部,上述第一V型车桥的底部设有第一铰接架和第二铰接架,上述第一铰接架和上述第二铰接架的中部均铰接连接在上述第一V型车桥的底部,上述第一铰接架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一车轮组和第二车轮组,上述第二铰接架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三车轮组和第四车轮组;
[0007]上述第二双斜面脚的底部设有第二V型车桥,上述第二V型车桥的顶部适配于上述第二双斜面脚的底部,上述第二V型车桥的底部设有第三铰接架和第四铰接架,上述第三铰接架和上述第四铰接架的中部均铰接连接在上述第二V型车桥的底部,上述第三铰接架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五车轮组和第六车轮组,上述第四铰接架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七车轮组和第八车轮组。
[0008]如此设置,缩小了结构空间、节约了材料和降低了安全风险,同时第一V型车桥和第二V型车桥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一车轮组、第二车轮组、第三车轮组、第四车轮组、第五车轮组、第六车轮组、第七车轮组和第八车轮组都能承受相同的重量,起到了均压的作用,并
且还具有自由调节对中的作用,便于实现均压。
[0009]可选地:上述第一铰接架和上述第二铰接架相互平行并铰接连接在上述第一V型车桥底部的两端上;上述第三铰接架和上述第四铰接架相互平行并铰接连接在上述第二V型车桥底部的两端上。
[0010]如此设置,既便于支撑上述柱罐的重量,又便于与现实生活中的导轨相适配。
[0011]可选地:上述第一铰接架具有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上述第一铰接件与上述第二铰接件的同一端相互铰接连接并固定在上述第一V型车桥底部的一端上;
[0012]上述第一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插入段,上述第一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销杆,上述第一插入段通过上述第一销杆铰接连接于上述第一车轮组;
[0013]上述第二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插入段,上述第二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销杆,上述第二插入段通过上述第二销杆铰接连接于上述第二车轮组。
[0014]如此设置,当上述第一车轮组铰接连接于上述第一铰接件,上述第二车轮组铰接连接于上述第二铰接件,这样就可以使上述第一车轮组和上述第二车轮组的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能够自动调节摆动,以适应一定距离导轨的不平,第一车轮组和第二车轮组通过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相互铰接连接来实现两组车轮组的自动调节摆动,以适应更长距离导轨的高低不平整,有效的减小了导轨的压强,上述柱罐的重量也能够均匀的传替到导轨上。
[0015]可选地:上述第二铰接架具有第三铰接件和第四铰接件,上述第三铰接件与上述第四铰接件的同一端相互铰接连接并固定在上述第一V型车桥底部的另一端上;
[0016]上述第三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三插入段,上述第三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销杆,上述第三插入段通过上述第三销杆铰接连接于上述第三车轮组;
[0017]上述第四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四插入段,上述第四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销杆,上述第四插入段通过上述第四销杆铰接连接于上述第四车轮组。
[0018]如此设置,当上述第三车轮组铰接连接于上述第三铰接件,上述第四车轮组铰接连接于上述第四铰接件,这样就可以使上述第三车轮组和上述第四车轮组的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能够自动调节摆动,以适应一定距离导轨的不平,第三车轮组和第四车轮组通过第三铰接件和第四铰接件相互铰接连接来实现两组车轮组的自动调节摆动,以适应更长距离导轨的高低不平整,有效的减小了导轨的压强,上述柱罐的重量也能够均匀的传替到导轨上。
[0019]可选地:上述第三铰接架具有第五铰接件和第六铰接件,上述第五铰接件与上述第六铰接件的同一端相互铰接连接并固定在上述第二V型车桥底部的一端上;
[0020]上述第五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五插入段,上述第五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五销杆,上述第五插入段通过上述第五销杆铰接连接于上述第五车轮组;
[0021]上述第六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六插入段,上述第六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六销杆,上述第六插入段通过上述第六销杆铰接连接于上述第六车轮组。
[0022]如此设置,当上述第五车轮组铰接连接于上述第五铰接件,上述第六车轮组铰接连接于上述第六铰接件,这样就可以使上述第五车轮组和上述第六车轮组的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能够自动调节摆动,以适应一定距离导轨的不平,第五车轮组和第六车轮组通过第五铰接件和第六铰接件相互铰接连接来实现两组车轮组的自动调节摆动,以适应更长距离
导轨的高低不平整,有效的减小了导轨的压强,上述柱罐的重量也能够均匀的传替到导轨上。
[0023]可选地:上述第四铰接架具有第七铰接件和第八铰接件,上述第七铰接件与上述第八铰接件的同一端相互铰接连接并固定在上述第二V型车桥底部的另一端上;
[0024]上述第七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七插入段,上述第七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七销杆,上述第七插入段通过上述第七销杆铰接连接于上述第七车轮组;
[0025]上述第八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八插入段,上述第八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八销杆,上述第八插入段通过上述第八销杆铰接连接于上述第八车轮组。
[0026]如此设置,当上述第七车轮组铰接连接于上述第七铰接件,上述第八车轮组铰接连接于上述第八铰接件,这样就可以使上述第七车轮组和上述第八车轮组的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能够自动调节摆动,以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均压功能载重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罐;所述柱罐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柱罐的第一双斜面脚和第二双斜面脚,所述第一双斜面脚和所述第二双斜面脚的纵向垂直于所述柱罐的纵向,并且,所述第一双斜面脚和所述第二双斜面脚均位于同一轴线;所述第一双斜面脚的底部设有第一V型车桥,所述第一V型车桥的顶部适配于所述第一双斜面脚的底部,所述第一V型车桥的底部设有第一铰接架和第二铰接架,所述第一铰接架和所述第二铰接架的中部均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一V型车桥的底部,所述第一铰接架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一车轮组和第二车轮组,所述第二铰接架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三车轮组和第四车轮组;所述第二双斜面脚的底部设有第二V型车桥,所述第二V型车桥的顶部适配于所述第二双斜面脚的底部,所述第二V型车桥的底部设有第三铰接架和第四铰接架,所述第三铰接架和所述第四铰接架的中部均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二V型车桥的底部,所述第三铰接架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五车轮组和第六车轮组,所述第四铰接架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七车轮组和第八车轮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均压功能载重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架和所述第二铰接架相互平行并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一V型车桥底部的两端上;所述第三铰接架和所述第四铰接架相互平行并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二V型车桥底部的两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均压功能载重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架具有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与所述第二铰接件的同一端相互铰接连接并固定在所述第一V型车桥底部的一端上;所述第一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插入段,所述第一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销杆,所述第一插入段通过所述第一销杆铰接连接于所述第一车轮组;所述第二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插入段,所述第二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销杆,所述第二插入段通过所述第二销杆铰接连接于所述第二车轮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均压功能载重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架具有第三铰接件和第四铰接件,所述第三铰接件与所述第四铰接件的同一端相互铰接连接并固定在所述第一V型车桥底部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三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三插入段,所述第三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销杆,所述第三插入段通过所述第三销杆铰接连接于所述第三车轮组;所述第四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四插入段,所述第四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销杆,所述第四插入段通过所述第四销杆铰接连接于所述第四车轮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均压功能载重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铰接架具有第五铰接件和第六铰接件,所述第五铰接件与所述第六铰接件的同一端相互铰接连接并固定在所述第二V型车桥底部的一端上;所述第五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五插入段,所述第五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五销杆,所述第五插入段通过所述第五销杆铰接连接于所述第五车轮组;
所述第六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六插入段,所述第六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六销杆,所述第六插入段通过所述第六销杆铰接连接于所述第六车轮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均压功能载重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铰接架具有第七铰接件和第八铰接件,所述第七铰接件与所述第八铰接件的同一端相互铰接连接并固定在所述第二V型车桥底部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七铰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七插入段,所述第七插入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七销杆,所述第七插入段通过所述第七销杆铰接连接于所述第七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