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表水总磷稀释用可按比例进行配制的溶液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1917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表水总磷稀释用可按比例进行配制的溶液混合装置,包括机架,为装置主要的外框结构,所述机架的中端开设有集流通道和混合通道,所述混合通道位于集流通道的一端底表面;溶液箱,位于所述机架的顶端,所述溶液箱的底端设置有导料架,所述导料架内部设置有出料槽;排料轴,连接在所述导料架的底表面,所述排料轴内部开设有定位槽。该地表水总磷稀释用可按比例进行配制的溶液混合装置,连接轴与转轴的转向相反,配合外表面的搅拌杆和搅拌叶片相反旋转,能够打乱搅拌通道内部溶液的搅动规律,很好的提升溶液的混合反应效果,避免存在搅拌死角导致溶液反应不充分,从而提高了溶液对总磷的稀释效果。高了溶液对总磷的稀释效果。高了溶液对总磷的稀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表水总磷稀释用可按比例进行配制的溶液混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溶液混合
,具体为一种地表水总磷稀释用可按比例进行配制的溶液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总磷是指水体中磷元素的含量,主要是磷酸盐的形式,而目前我国水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地表水污染较重,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通过水环境治理措施的方法,比如,总磷进行稀释,减少总磷的的含量,以达到可改善地表水生态的目的。
[0003]然而在稀释溶液混合的过程中,因配比量不同,导致溶液与总磷的稀释效果较差,并且比例不同影响着后续的混合工作,在混合时溶液难以充分反应,并且在搅拌过程中,相对规律的搅拌方法存在一定的搅拌死角,溶液容易堆积在水流的最外圈,难以达到混合搅拌的效果,因此,需要一种地表水总磷稀释用可按比例进行配制的溶液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表水总磷稀释用可按比例进行配制的溶液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稀释溶液混合的过程中,因配比量不同,导致溶液与总磷的稀释效果较差,并且比例不同影响着后续的混合工作,在混合时溶液难以充分反应,并且在搅拌过程中,相对规律的搅拌方法存在一定的搅拌死角,溶液容易堆积在水流的最外圈,难以达到混合搅拌的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表水总磷稀释用可按比例进行配制的溶液混合装置,包括:机架,为装置主要的外框结构,所述机架的中端开设有集流通道和混合通道,所述混合通道位于集流通道的一端底表面;溶液箱,位于所述机架的顶端,所述溶液箱的底端设置有导料架,所述导料架内部设置有出料槽;排料轴,连接在所述导料架的底表面,所述排料轴内部开设有定位槽;从动轴,连接在所述集流通道的内表面,所述从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绞龙叶片;异步电机,位于所述机架的一端外表面,所述异步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外表面连接有支撑吊架;连接轴,连接在所述转轴的一端内表面,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过滤网;水箱,位于所述机架的顶端,所述水箱位于所述溶液箱的右端,所述水箱的底端设置有送水管道;限位座,连接在所述排料轴的底端外表面,所述限位座内部设置有输液槽。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架的底端开设有搅拌通道和联动通道,所述
联动通道位于搅拌通道的左端,所述机架的底端连接有下料管道,所述机架的上端开设有活动槽。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通道为圆形设置在机架内部,能够为搅拌叶片和搅拌杆提供活动空间,联动通道与集流通道和搅拌通道分开,能够为驱动结构提供很好的密封性,并且内壁均设置有支撑轴座,能够对排料轴、从动轴和转轴进行支撑和辅助滑动,并且活动槽能够容纳气囊和偏心转柄,能够为偏心转柄提供很好的活动空间,便于偏心转柄与气囊进行传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料轴的外表面等间距分布有偏心转柄,所述排料轴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大齿轮,所述排料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传动链,所述排料轴分别与导料架和限位座为滑动连接,所述导料架和限位座均呈弧形状结构。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料轴外表面设置的偏心转柄数量与气囊的数量相同,在排料轴的传动下,偏心转柄持续的旋转并挤压气囊,气囊在挤压后便于对溶液箱内部的溶液进行配制输送,同时排料轴分别通过大齿轮和第一传动链与从动轴和连接轴相互连接,使设备在下料的同时,也便于进行搅拌工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溶液箱的一端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与偏心转柄为活动连接,所述溶液箱的数量与偏心转柄的数量相同。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在压缩后,气压从通气管进入到溶液箱内,溶液箱内部处于正压状态,并将溶液箱内部的溶液从导料架的出料槽挤出,当出料槽的位置与旋转状态排料轴的定位槽位置对应时,出料槽内的溶液从定位槽输送到输液槽,随后溶液箱内部的气压恢复正常,气囊也随之恢复形状,通过气压的方式对溶液进行输送,并且由排料轴对出料槽于输液槽之间进行阻隔,利用旋转的方式来达到定量配比溶液量的功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溶液箱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内部环形分布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表面贴合连接有贴合片,所述贴合片的一端固定在顶盖的内壁,所述顶盖与溶液箱为贴合连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溶液箱底端设置的顶盖顶端连接面的密封性,并且在溶液箱内部处于正压状态使,贴合片将通孔堵住,避免溶液箱内部的气压从通孔泄露而导致溶液无法正常输送,并且在气囊恢复的过程中,溶液箱处于负压状态,通过出料槽与通孔之间的空气流通,使贴合片脱离通孔一端外表面,便于将外部的气体充入到溶液箱内,从而可以形成气体流动循环。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通过支撑吊架与转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通过第一传动链与排料轴相互连接,所述连接轴与转轴的旋转方向不同,所述连接轴外表面对称分布有搅拌杆。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轴与转轴的一端均由支撑吊架进行支撑,使连接轴能够在转轴内部旋转,其中转轴通过第二传动链与从动轴同步旋转,再由从动轴的半齿轮与大齿轮啮合传动,使排料轴与从动轴和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排料轴由第一传动链于连接轴相互连接同步旋转,使连接轴与转轴的旋转反向相反,从而影响搅拌杆与搅拌叶片的转向,转向不同能够打乱搅拌通道内部溶液的搅动规律,能够使溶液充分混合,从而提高溶液的反应效果。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转轴的前端外表面连接有第二传动链,所述第二传动链的另一端与从动轴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述从动轴的前端设置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与搅拌叶片顺时针旋转,连接轴与搅拌杆逆时针旋转,使搅拌叶片与搅拌杆之间的溶形成沙漏状的涡流,利用卷吸力来破坏溶液搅动的规律,能够很好的保证溶液之间的混合效果,同时配合搅拌杆外表面的过滤网,能够对溶液内的杂质进行吸附过滤,从而可以提高溶液的纯度。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槽的直径与出料槽的直径相同,所述定位槽的长度与排料轴的直径相同,所述出料槽通过限位座与输液槽相互连接,所述输液槽的另一端与集流通道顶端。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与出料槽在位置对应时,能够随着气压的流动,使溶液从输液槽流入到集流通道内,在从动轴的传动下,绞龙叶片持续旋转,并将集流通道内部的溶液输送到混合通道上端位置,最终从混合通道流入到搅拌通道内部,通过转速来控制溶液的下料量,从而可以增加整体的实用性。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地表水总磷稀释用可按比例进行配制的溶液混合装置:1.通过在排料轴内外设置定位槽和偏心转柄,利用排料轴的转动,使偏心转柄与气囊进行挤压,使气体将溶液从与定位槽位置对应的出料槽和输液槽导出,根据排料轴的转速来控制溶液的下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表水总磷稀释用可按比例进行配制的溶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为装置主要的外框结构,所述机架(1)的中端开设有集流通道(101)和混合通道(102),所述混合通道(102)位于集流通道(101)的一端底表面;溶液箱(2),位于所述机架(1)的顶端,所述溶液箱(2)的底端设置有导料架(21),所述导料架(21)内部设置有出料槽(22);排料轴(3),连接在所述导料架(21)的底表面,所述排料轴(3)内部开设有定位槽(32);从动轴(4),连接在所述集流通道(101)的内表面,所述从动轴(4)的外表面设置有绞龙叶片(41);异步电机(5),位于所述机架(1)的一端外表面,所述异步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51),所述转轴(51)的一端外表面连接有支撑吊架(52);连接轴(6),连接在所述转轴(51)的一端内表面,所述连接轴(6)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杆(61),所述搅拌杆(61)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过滤网(62);水箱(7),位于所述机架(1)的顶端,所述水箱(7)位于所述溶液箱(2)的右端,所述水箱(7)的底端设置有送水管道(71);限位座(8),连接在所述排料轴(3)的底端外表面,所述限位座(8)内部设置有输液槽(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水总磷稀释用可按比例进行配制的溶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底端开设有搅拌通道(103)和联动通道(104),所述联动通道(104)位于搅拌通道(103)的左端,所述机架(1)的底端连接有下料管道(105),所述机架(1)的上端开设有活动槽(8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水总磷稀释用可按比例进行配制的溶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轴(3)的外表面等间距分布有偏心转柄(33),所述排料轴(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大齿轮(34),所述排料轴(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传动链(42),所述排料轴(3)分别与导料架(21)和限位座(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万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