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0178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包括箱体和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的顶部对称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的底部上表面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箱体内部滑动安装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与高度调节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与进料口和出料口均配合安装,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双头电机、传动柱、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丝杆、升降板、弹簧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箱体底部上表面中心处安装有双头电机,此茶叶末釉的制备设备能够避免人工添加釉浆,能够及时进行添加,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性强。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末釉瓷器制备
,具体为一种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茶叶末釉始烧于唐代,当时的耀州窑曾大量烧制,唐宋时期,山西浑源窑和北方地区一些烧黑釉的窑场也有烧造。常见的产品有执壶、缸、钵瓶、罐、盏之类。而清代景德镇仿烧则十分成功,一跃成为名贵的色釉品种。景德镇清代烧成的茶叶末釉多数为琢器陈设瓷器。从传世实物看,以雍正和乾隆时期产品为多见,雍正茶叶末釉偏黄的居多,乾隆茶叶末釉则偏绿的居多。
[0003]现有的茶叶末釉瓷器在进行施釉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人工添加釉浆,费时费力,如若添加不及时,则会影响胚体浸染釉浆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末釉的制备设备,包括箱体和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的顶部对称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的底部上表面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箱体内部滑动安装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与高度调节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与进料口和出料口均配合安装。
[0006]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双头电机、传动柱、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丝杆、升降板、弹簧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箱体底部上表面中心处安装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左右两边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柱,两个所述传动柱远离双头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两个所述第一丝杆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有八个,其中四个所述弹簧远离升降板的一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四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储料箱的底部,另外四个所述弹簧远离升降板的一端与储料箱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传动柱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储料箱的底部下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弹簧套设在限位柱的外侧。
[0009]优选的,所述送料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电机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板、连接
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转动柱、安装块、活动板、弧形块、步进电机、双向丝杆和连接块,所述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沿中心对称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三个所述第二齿轮均与转动板转动安装,所述第二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三个所述连接轴均与转动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齿轮,三个所述第四齿轮均与转动板转动安装,所述第四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表面远离第四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表面靠近安装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内部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表面对称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均与活动板滑动安装。
[0010]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表面远离安装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双向丝杆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转动柱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安装孔。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内部安装有进料阀,所述进料管与箱体内部相连通。
[0013]所述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步骤一:茶叶末釉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取钠长石,氧化铁,硅石,高岭土,滑石,碳酸钙,茶叶末粉,其中钠长石占总质量的25%,氧化铁10%,硅石15%,高岭土10%,滑石15%,碳酸钙10%,茶叶末粉5%,其余为水,加入到球磨机中,进行湿法球磨,过90目筛,调节得到釉浆;
[0015]步骤二:取胚体,将其夹持再浸入釉浆中,使得胚体表面被釉浆覆盖,过后将其置于通风处干燥,时间为30小时;
[0016]步骤三:将经过风干的胚体置于炉体中进行烧结,时间为10小时,炉体内的温度逐步上升至1300摄氏度,过后随炉体恢复至室温,再取出即可得到茶叶末釉瓷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在箱体的表面位于电机箱旁可安装有控制器,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压力传感器和双头电机均与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由电脑程序精准控制,由压力传感器感应,弹簧被压缩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于压力传感器的表面,如若感应压力从最大预设值开始减小,则传输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双头电机启动,带动传动柱转动,经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传动带动第一丝杆转动,带动升降板上升一定距离,直至压力小于最小预设值,控制器控制进料阀打开,开始添加釉浆,直至压力传感器感应压力达到最大预设值,避免人工进行添加,省时省力,且能够及时添加,能够保证储料箱内部釉浆的量;
[0019]由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启动,带动转动板转动,进而带动三个第二齿轮围绕第一齿轮转动,自身同时在自转,进而带动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柱转动,转动柱转动带动活动板移动,根据实际境况,在连接块的表面可安装夹板,便于对胚体进行夹持,由步进电机带动双向丝杆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连接块相互靠近,转动板转动的同时,活动板和转动柱随着第四齿轮转动而转动,转动板转动60度,转动柱转动180度,能够对进料口送入的胚体进行夹持,已经被夹持的胚体完全浸入釉浆中,已经浸过釉浆的胚体置于出
料口,如此循环,提高浸入釉浆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高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箱体;2、进料口;3、出料口;4、高度调节装置;5、储料箱;6、送料装置;7、双头电机;8、传动柱;9、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1、第一丝杆;12、升降板;13、弹簧;14、压力传感器;15、固定块;16、限位柱;17、伺服电机;18、电机箱;19、第一齿轮;20、第二齿轮;21、转动板;22、连接轴;23、第三齿轮;24、第四齿轮;25、转动柱;26、安装块;27、活动板;28、弧形块;29、步进电机;30、双向丝杆;31、连接块;32、凸块;33、安装孔;34、进料管;35、进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末釉的制备设备,包括箱体(1)和进料口(2)和出料口(3),所述箱体(1)的顶部对称分别开设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上表面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4),所述箱体(1)内部滑动安装有储料箱(5),所述储料箱(5)与高度调节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送料装置(6),所述送料装置(6)与进料口(2)和出料口(3)均配合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末釉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4)包括双头电机(7)、传动柱(8)、第一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10)、第一丝杆(11)、升降板(12)、弹簧(13)和压力传感器(14),所述箱体(1)底部上表面中心处安装有双头电机(7),所述双头电机(7)的左右两边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柱(8),两个所述传动柱(8)远离双头电机(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第一锥齿轮(9)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0),所述第二锥齿轮(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11),两个所述第一丝杆(11)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板(12),所述升降板(12)的上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弹簧(13),且弹簧(13)有八个,其中四个所述弹簧(13)远离升降板(12)的一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4),四个所述压力传感器(14)安装在储料箱(5)的底部,另外四个所述弹簧(13)远离升降板(12)的一端与储料箱(5)的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末釉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与传动柱(8)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末釉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5)的底部下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6),所述弹簧(13)套设在限位柱(16)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末釉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6)包括伺服电机(17)、电机箱(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转动板(21)、连接轴(22)、第三齿轮(23)、第四齿轮(24)、转动柱(25)、安装块(26)、活动板(27)、弧形块(28)、步进电机(29)、双向丝杆(30)和连接块(31),所述箱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8),所述电机箱(18)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17),所述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21),所述箱体(1)内壁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新雷秋莲陈冬武
申请(专利权)人:龙泉市寸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