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加工方法以及工件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139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2:19
工件加工装置(1)具备检测圆鼻铣刀(3)的实际轮廓线(P2)与理想轮廓线(P1)的位置偏移并修正圆鼻铣刀(3)的位置偏移的位置偏移修正部(331)。位置偏移修正部(331)计算用于在与旋转轴正交的平面中使在理想轮廓线(P1)的拐角部呈现圆弧形状的第1圆弧部的中心与在实际轮廓线(P2)的拐角部呈现圆弧形状的第2圆弧部的中心一致的第1修正值,利用第1修正值来修正圆鼻铣刀(3)的加工点。鼻铣刀(3)的加工点。鼻铣刀(3)的加工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工件加工方法以及工件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加工方法以及工件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采用了以下工件加工装置:利用NC程序,使立铣刀相对于工件(成为加工对象的材料)相对移动,使立铣刀旋转而对工件施加切削加工。
[0003]在这样的加工装置中,将立铣刀夹紧并固定于主轴等刀具保持部,进行相对于工件的相对移动,之后实施切削加工。因而,以夹紧的不良等为起因,当将立铣刀固定于刀具保持部时会产生位置偏移。另外,有时在立铣刀产生初期的形状误差。在这样的场合,存在无法使立铣刀移动至相对于工件的准确的切削位置从而无法进行高精度的切削加工这样的问题。
[0004]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内容:在利用球头铣刀加工工件时,考虑因摩耗导致的球头铣刀的劣化来修正球头铣刀的位置。即,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内容:通过激光对随着由球头铣刀对工件的加工进展而变化的刀具形状进行扫描,计算形状误差,基于计算出的形状误差来计算刀具位置的修正量,修正刀具位置,由此防止切削面的误差。
[0005]但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是针对因立铣刀的摩耗导致的劣化的修正,并没有修正立铣刀的形状误差或者定位时的安装误差。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是作为立铣刀使用球头铣刀(Ball End Mill)(末端为半球形状的刀具)的例子,但却没有提及圆鼻铣刀(Radius End Mill)(末端的拐角部为圆弧形状的刀具)的修正。
[0006]在先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233403号公报(JP S63

233403A)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如上述那样,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以往例中存在以下问题:在圆鼻铣刀的呈现圆弧形状的拐角部的圆弧中心发生偏移的场合,无法对其进行修正,会在切削面产生误差。
[0010]本专利技术是用于解决这样的以往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工件加工方法以及工件加工装置,修正圆鼻铣刀的圆弧中心,能降低工件加工时的切削误差。
[0011]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工件加工方法,用于将工件加工成所期望的形状,其中,上述工件加工方法包括:将圆鼻铣刀保持于刀具保持部的步骤,该圆鼻铣刀的下端的拐角部在侧视时呈现圆弧形状,上述圆鼻铣刀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而对上述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检测上述圆鼻铣刀被保持于上述刀具保持部时的上述圆鼻铣刀的轮廓线即实际轮廓线与理想形状的上述圆鼻铣刀的轮廓线即理想轮廓线的位置偏移的步骤;计算第1修正值的步骤,该第1修正值用于在与上述旋转轴正交的平面中使在上述理想轮廓线的拐角部呈现圆弧形状的第1圆弧部的中心与在上述实际轮廓线的拐角部呈现圆弧形状的第2圆弧部的中心一致;以及在进行上述切削加工时利用上述第1修正值来修正上述圆鼻铣刀的加工点的步骤。
[0012]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工件加工装置,用于将工件加工成所期望的形状,其中,上述工件加工装置具备:圆鼻铣刀,该圆鼻铣刀的下端的拐角部在侧视时呈现圆弧形状,上述圆鼻铣刀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而对上述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刀具保持部,该刀具保持部保持上述圆鼻铣刀;位置偏移检测部,该位置偏移检测部用于检测上述圆鼻铣刀被保持于上述刀具保持部时的上述圆鼻铣刀的轮廓线即实际轮廓线与理想形状的上述圆鼻铣刀的轮廓线即理想轮廓线的位置偏移;以及位置偏移修正部,该位置偏移修正部用于修正上述位置偏移,上述位置偏移修正部计算用于在与上述旋转轴正交的平面中使在上述理想轮廓线的拐角部呈现圆弧形状的第1圆弧部的中心与在上述实际轮廓线的拐角部呈现圆弧形状的第2圆弧部的中心一致的第1修正值,利用上述第1修正值来修正上述圆鼻铣刀的加工点。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能修正圆鼻铣刀的圆弧中心,降低工件加工时的切削误差。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示意性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件加工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0015]图2是示意性示出在切削加工时圆鼻铣刀与工件接触的样态的说明图。
[0016]图3是示出圆鼻铣刀的理想轮廓线与实际轮廓线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a)示出初期的位置,(b)示出拐角部的圆弧形状,(c)示出使圆弧中心在X-Y平面方向一致的样态,(d)示出使2个圆弧中心R1、R2一致的样态。
[0017]图4是示出圆鼻铣刀的理想轮廓线与实际轮廓线之间的拐角部的圆弧形状的形状误差的说明图。
[0018]图5是示出由圆鼻铣刀加工工件时的加工点和单位法线矢量的说明图。
[0019]图6是示出设定于NC程序的圆鼻铣刀对工件的加工点的坐标的图。
[0020]图7是示出对图6所示的加工点的坐标进行修正的算式的图。
[0021]图8是示出圆鼻铣刀的加工点的修正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0022]图9是示出对近接的角度方向的修正值进行比例分配的样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说明][0024]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件加工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件加工装置1(以下简称为“加工装置1”)的构成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那样,加工装置1具备:成为基台的床身19;设在床身19的上表面的工作台21;以从床身19的侧部跨过床身19的方式配置且在正面观看时呈现倒U字形状的支柱23;以及配置在支柱23的上部中央附近的主轴支撑体25。
[0025]另外,以下,将设定于床身19的上表面的一个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前后方向),将在床身19的上表面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左右方向),将相对于床身19的上表面正交的方向(即法线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X轴、Y轴、Z轴是正交坐标系。
[0026]工作台21具备工件保持部7。工件保持部7将成为加工装置1的加工对象的工件5固定。工作台21经由线性引导轴承(省略图示)被支撑于床身19,利用线性马达等促动器(省略图示)而能相对于床身19在X轴方向移动。即,通过控制工作台21,能使工件5相对移动至床身19上的X轴上的所期望的位置。
[0027]支柱23与床身19形成为一体。在支柱23的上部中央附近设有呈现框体形状的主轴支撑体25。在主轴支撑体25的下表面设有主轴框体27。
[0028]在主轴框体27的下表面适当部位,设有用于固定圆鼻铣刀3并使其旋转的主轴29。另外,所谓“圆鼻铣刀”,是指如图2的附图标记3所示那样下端的拐角部在侧视时呈现圆弧形状且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来对工件5进行切削加工的切削刀具,换言之,是指切刃的拐角部形成为具有恒定半径的圆弧形状且底部形成为平坦形状的切削刀具。
[0029]在主轴29设有刀具保持部9,能利用刀具保持部9对圆鼻铣刀3进行装拆。即,能根据对工件5进行加工的样式而将所期望的刀具安装于刀具保持部9。
[0030]圆鼻铣刀3相对移动至主轴29的Z轴方向(上下方向)的所期望的位置。另外,主轴29能在Z轴方向移动。因此,通过控制主轴29,能使圆鼻铣刀3的Z轴方向的位置相对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工件加工方法,用于将工件加工成所期望的形状,其中,上述工件加工方法包括:将圆鼻铣刀保持于刀具保持部的步骤,该圆鼻铣刀的下端的拐角部在侧视时呈现圆弧形状,上述圆鼻铣刀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而对上述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检测上述圆鼻铣刀被保持于上述刀具保持部时的上述圆鼻铣刀的轮廓线即实际轮廓线与理想形状的上述圆鼻铣刀的轮廓线即理想轮廓线的位置偏移的步骤;计算第1修正值的步骤,该第1修正值用于在与上述旋转轴正交的平面中使在上述理想轮廓线的拐角部呈现圆弧形状的第1圆弧部的中心与在上述实际轮廓线的拐角部呈现圆弧形状的第2圆弧部的中心一致;以及在执行上述切削加工时利用上述第1修正值来修正上述圆鼻铣刀的加工点的步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加工方法,其中,上述工件加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第1修正值作为用于除了使上述第1圆弧部的中心以及第2圆弧部的中心的与上述旋转轴正交的平面中的位置一致以外还使上述第1圆弧部的中心以及第2圆弧部的中心的上述旋转轴的方向的位置一致的修正值,修正上述圆鼻铣刀的加工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件加工方法,其中,上述工件加工方法还包括:计算第2修正值的步骤,该第2修正值用于修正在与上述旋转轴正交的平面中上述中心一致的第1圆弧部以及第2圆弧部的、以上述第1圆弧部的中心为基准的多个角度方向上的上述第1圆弧部与第2圆弧部的位置偏移;以及在上述切削加工时除利用上述第1修正值以外还利用第2修正值来修正上述圆鼻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屋康二
申请(专利权)人:芝浦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