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零件再制造用喷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123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零件回用再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金属零件再制造用喷涂装置,包括收集槽、支撑机构、升降机构、喷涂机构和涂料存储腔;所述收集槽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收集槽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承板状零件的支承凸起,使用时板状零件呈倾斜设置,所述板状零件的低端置于收集槽内;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收集槽上,所述支撑机构与支承凸起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承板状零件的低端;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支承板状零件的高端;所述喷涂机构上设置有与板状零件的上端面和两个侧壁相配合的喷射孔、匀化机构,所述喷涂机构上在喷射孔下方设置有收集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喷涂装置不易实现喷涂均匀性和涂料回收利用的问题。匀性和涂料回收利用的问题。匀性和涂料回收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零件再制造用喷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回用再造
,具体涉及金属零件再制造用喷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降低成本,避免资源浪费,对现有的零件进行回用再造是目前的主流趋势。回用再造技术包括:1)进行机械加工,使零部件恢复正常的尺寸和机械配合特性。2)利用堆焊、化学镀和喷涂电镀等方法对缺陷部位进行增补修复,或采用胀大、缩小等压力加工方法使零部件恢复其应有的几何尺寸和表面状态。3)对零部件进行翻新再制造,翻新包括喷涂工艺技术。
[0003]对于一些轴类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疲劳开裂,由于使用环境的相对固定,使得疲劳开裂的位置较为统一,主要表现为外壁沿着周向开裂,回用再造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先进沿着裂纹进行凿槽处理,使得轴类零件外壁形成规则的环形槽,然后再采用焊接技术对环形槽进行焊接,最后进行抛光打磨,必要时进行喷涂处理。
[0004]喷涂装置的技术难点在于喷涂的均匀性以及涂料的回收利用。对于板材的喷涂,主要采用三面喷涂法,即具有六面结构的板材先喷涂三面后进行烘干,再喷涂另外三面进行烘干处理。
[0005]现有的喷涂装置是通过板材的两个侧壁实现平放,然后采用喷嘴对板材的顶面和剩余两个未被夹持的侧面进行喷涂处理,平放喷涂不利于实现喷涂的均匀性,且不利于涂料回收利用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金属零件再制造用喷涂装置,解决现有喷涂装置不易实现喷涂均匀性和涂料回收利用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金属零件再制造用喷涂装置,包括收集槽、支撑机构、升降机构、喷涂机构和涂料存储腔;所述收集槽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收集槽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承板状零件的支承凸起,使用时板状零件呈倾斜设置,所述板状零件的低端置于收集槽内;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收集槽上,所述支撑机构与支承凸起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承板状零件的低端;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支承板状零件的高端;所述喷涂机构包括伸缩件、导向环、喷淋腔和收集腔;所述伸缩件包括伸缩杆,所述导向环固定在伸缩杆外侧,所述导向环为中空结构,所述导向环的中空部分为储液腔,所述储液腔通过导料管与涂料存储腔连通,所述喷淋腔设置在导向环的一端且与储液腔连通,所述喷淋腔为U形结构,喷涂时所述U形结构的底部平行设置在板状零件的上端面,所述U形结构的两个侧壁分别平行设置在板状零件的两个侧壁外侧,所述喷淋腔上设置有与板
状零件的上端面和两个侧壁相配合的喷射孔,所述喷淋腔上在喷射孔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匀化涂料的匀化机构,所述U形结构的侧壁上在喷射孔下方设置有收集腔。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导向环内壁与伸缩杆之间可以通过多个连杆连接,所述伸缩杆可以为液压缸或气缸,所述导料管上配合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喷射孔的后端是相对于喷涂时喷涂机构移动方向而言。
[000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安装板状零件:将板状零件倾斜放置在支承凸起上,使板状零件的低端置于收集槽内,且板状零件的低端放置在支撑机构上,升高升降机构,使升降机构的顶部与板状零件的下端面接触并实现对板状零件的支撑,通过升降机构、支承凸起和支撑机构实现对板状零件的固定,安装板状安装时可以采用人工辅助或机械手辅助。
[0010]再进行涂料喷涂:通过伸缩件伸出将喷淋腔置于板状零件的上方,通过导料管向储液腔内注入涂料,然后涂料进入到喷淋腔,通过喷射孔向板状零件的上端面和两个侧壁喷涂涂料,当开始喷涂涂料时,伸缩件按照设定速度向前伸缩,直到完成对板状零件的喷涂,在喷涂过程中,采用匀化机构对喷涂后的涂料进行匀化处理,并且由板状零件侧壁滑落的涂料进入收集腔,避免喷涂过程中涂料液滴落的问题。
[0011]喷涂完成后缓慢下降升降机构,板状零件的高端随着升降机构下降而下降最终实现板状零件的水平放置,此时,板状零件远离收集槽的一端放置在输送机构上,通过输送机构输送至干燥工序。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升降机构、支承凸起和支撑机构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对板状零件的倾斜固定,通过设置收集槽和收集腔,能够实现喷涂过程中涂料的收集;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计喷涂机构的结构,既能同时实现对板状零件三面的喷涂,且具有匀化作用,解决了现有喷涂装置不易实现喷涂均匀性和涂料回收利用的问题。
[0013]优选地,所述收集槽通过管道与涂料存储腔连通。
[0014]进一步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与收集槽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横杆连接,所述支撑柱倾斜设置,支撑柱与板状零件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所述固定横杆上设置有多个与板状零件低端相配合的定位板。
[0015]进一步地,定位板为L形板,所述L形板的两个侧壁分别用于支承板状零件低端的下端面和侧壁。
[0016]所述L形板不仅能够实现对板状零件低端的支撑且效果好,同时又不影响喷涂完成后板状零件的移动。
[0017]进一步地,升降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用于支承板状零件。
[0018]所述支承机构能够增加升降机构与板状零件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效果。
[0019]进一步地,支承机构为真空吸附盘。
[0020]所述真空吸附盘为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吸附板状零件实现固定,具有固定效果好的优点,避免在支撑过程中板状零件移动。
[0021]进一步地,匀化机构为U形板,所述U形板采用软质材料制成,所述U形板用于对板状零件的上端面和两个侧壁喷涂后进行匀化处理。
[0022]所述软质材料可以是塑料,能够实现对涂料的匀化处理,作用类似于刮板。
[0023]进一步地,收集腔的低端设置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配合设置有堵头。
[0024]所述收集腔与板状零件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
[0025]所述收集腔完成一次收集后,取下堵头,通过排料孔将收集腔内的涂料导入收集槽收集,清空收集腔后便于下一次收集涂料。
[0026]进一步地,导料管一端与涂料存储腔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储液腔连接,所述导料管缠绕在伸缩杆上。
[0027]进一步地,伸缩件安装在涂料存储腔的外壁。
[0028]进一步地,支承凸起采用塑料制成,所述支承凸起为半圆柱结构,使用时半圆柱结构的弧形面与板状零件的下端面接触。
[0029]所述支承凸起具有一定缓冲作用,上述设置利于保护板状零件。
[003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既能实现板状零件的三面喷涂,又能提高涂料均匀性,且解决了涂料污染的问题。
[0031]2、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收集涂料的回收利用。
[0032]3、本专利技术所述喷涂装置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利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3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喷涂装置的流程框图;图2为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喷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收集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零件再制造用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槽(1)、支撑机构、升降机构(6)、喷涂机构和涂料存储腔(13);所述收集槽(1)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收集槽(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承板状零件(5)的支承凸起(15),使用时板状零件(5)呈倾斜设置,所述板状零件(5)的低端置于收集槽(1)内;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收集槽(1)上,所述支撑机构与支承凸起(15)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承板状零件(5)的低端;所述升降机构(6)用于支承板状零件(5)的高端;所述喷涂机构包括伸缩件(11)、导向环(10)、喷淋腔(9)和收集腔(8);所述伸缩件(11)包括伸缩杆,所述导向环(10)固定在伸缩杆外侧,所述导向环(10)为中空结构,所述导向环(10)的中空部分为储液腔,所述储液腔通过导料管(12)与涂料存储腔(13)连通,所述喷淋腔(9)设置在导向环(10)的一端且与储液腔连通,所述喷淋腔(9)为U形结构,喷涂时所述U形结构的底部平行设置在板状零件(5)的上端面,所述U形结构的两个侧壁分别平行设置在板状零件(5)的两个侧壁外侧,所述喷淋腔(9)上设置有与板状零件(5)的上端面和两个侧壁相配合的喷射孔,所述喷淋腔(9)上在喷射孔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匀化涂料的匀化机构(14),所述U形结构的侧壁上在喷射孔下方设置有收集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零件再制造用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一端与收集槽(1)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横杆(3)连接,所述支撑柱(2)倾斜设置,支撑柱(2)与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慎杰尤彦一卢国元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兴原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