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框架材料内应力调整及校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122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材料内应力调整及校平设备,包括设备平台,所述设备平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电动推杆,对应的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板件,所述第二板件处设置有多组用于材料调整的调整机构;每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两个第四杆件和导热板,所述第四杆件通过轴承与两个所述第二板件贯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杆件位于两个第二板件之间的一段过盈配合有压辊。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校平的同时,消除与调整引线框架材料的内应力,从而保证后续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具有更好的校平效果,且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材料使用,具有更广泛的适用面。具有更广泛的适用面。具有更广泛的适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线框架材料内应力调整及校平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元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引线框架材料内应力调整及校平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模块也在不断的发展,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模块是电子产品重要的部件之一,在这类器件或模块的制备中,通常会将需要的晶片或芯片,采用粘结等方式固定于引线框架的指定区域,而引线框架往往由铜卷按照所需大小进行裁切后,再经过冲压等工序制成所需形状的引线框架,而在冲压前,往往需要对引线框架材料进行校平,保持其平整。
[0003]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校平设备往往只能对引线框架材料进行校平,而无法对其内应力进行消除,从而使得冲压过后的引线框架在内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从而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且现有的校平的校平设备仅通过压辊进行压平,其校平效率一般,影响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消除内应力、校平效果一般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材料内应力调整及校平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线框架材料内应力调整及校平设备,包括设备平台,所述设备平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电动推杆,对应的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板件,所述第二板件处设置有多组用于材料调整的调整机构;每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两个第四杆件和导热板,所述第四杆件通过轴承与两个所述第二板件贯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杆件位于两个第二板件之间的一段过盈配合有压辊,所述压辊为空心结构且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两个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板件之间,两个所述导热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两个所述第二板件相悖一侧的侧壁均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三杆件,所述第三杆件过盈配合有槽轮,所述第四杆件两端与所述第三杆件均过盈配合有第二带轮,对应的所述第二带轮之间配合有第二同步带。
[0006]进一步,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第一杆件,所述第一杆件与两个第二板件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板件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杆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板件相悖一侧的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过盈配合有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远离第二板件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杆件两端与所述第二杆件均过盈配合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之间配合有第一同步带。
[0007]进一步,所述第二板件之间设置有多组用于校平的二次校平机构,所述二次校平
机构包括多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板件之间,所述固定块贯穿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五板件,所述滑动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板件,所述第二杆件远离第二板件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远离第二杆件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第二圆盘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五板件下表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三板件贯穿滑动连接有若干滑柱,所述滑柱下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第四板件,所述第四板件与第三板件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
[0009]进一步,所述压辊为铝合金材质,所述保温材料采用甘油型冷却液。
[0010]进一步,所述滑柱的截面为T字形,所述第四板件下表面胶合有橡胶垫。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杆件位于两个第二板件之间的一段过盈配合有清洁辊,所述清洁辊表面设置有刷毛。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热端,将同组的两个压辊一个温度升高,另一个温度降低,从而使得引线框架材料输送柱高温压辊处,温度升高,而后输送至低温压辊处,温度瞬间降低,从而通过高温与低温的循环,在循环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热应力与原始残余应力相叠加,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而发生塑性变形,从而使原始残余应力降低,对材料内应力进行调整,从而避免了引线框架材料冲压后由于内应力产生形变,避免影响产品后续使用;2、通过压辊进行一次校平,而后引线框架材料输送至第四板件下方,再通过第四板件的上下往复运动不断的锤击材料,进行二次校平,通过压平与锤平结合对材料进行校平,相较于现有技术仅通过压平的方式,其校平效果更好,且校平效率更高;3、通过电动推杆可以调整整个调整机构与校平机构的高度,从而调节压辊与设备平台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引线框架材料的校平与内应力的调整,具有更广泛的适用面;4、通过清洁辊的设置,在压制与锤击前,将引线框架表面的杂质与灰尘清扫并粘附,从而避免杂质与灰尘导致压辊压制或锤击后,引线框架材料表面受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材料内应力调整及校平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B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4为图1中的C

C处剖面图;图5为图4中的D

D处剖面图;图6为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5中另一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材料内应力调整及校平设备的侧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材料内应力调整及校平设备中第三杆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材料内应力调整及校平设备中第二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照图1

10,一种引线框架材料内应力调整及校平设备,包括设备平台1,设备平台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电动推杆2,通过调节四个电动推杆2的伸出长度,即可调整两个第一板件3的高度,从而调整第二板件4的高度,即调整压辊16与设备平台1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设备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引线框架材料的校平与内应力的调整,具有更广泛的适用面,对应的两个电动推杆2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件3,第一板件3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板件4,第二板件4处设置有多组用于材料调整的调整机构;每组调整机构包括两个第四杆件13和导热板18,第四杆件13通过轴承与两个第二板件4贯穿转动连接,第四杆件13位于两个第二板件4之间的一段过盈配合有压辊16,压辊16在改变引线框架材料温度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引线框架材料的输送机构,从而不必特意设置输送机构,使得整个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压辊16还可对引线框架材料进行初步的压制校平,配合后续锤击校平,实现更好的校平效果,压辊16为空心结构且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19,通过保温材料19保持压辊16的温度,两个导热板18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板件4之间,两个导热板18之间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17,半导体制冷片17在通电后一端温度升高,另一端温度降低,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且冷端设置有散热机构(图中未画出),从而保证其热端与冷端温度稳定,如图3所示,导热板18为铜材料制成,具有更好的传递温度的性能,且导热板18靠近压辊16一侧的侧壁为弧面,且其弧面的圆心与压辊16的圆心一致,从而使得导热板18紧贴压辊16表面,增大与其的接触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框架材料内应力调整及校平设备,包括设备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平台(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电动推杆(2),对应的两个所述电动推杆(2)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件(3),所述第一板件(3)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板件(4),所述第二板件(4)处设置有多组用于材料调整的调整机构;每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两个第四杆件(13)和导热板(18),所述第四杆件(13)通过轴承与两个所述第二板件(4)贯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杆件(13)位于两个第二板件(4)之间的一段过盈配合有压辊(16),所述压辊(16)为空心结构且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19),两个所述导热板(18)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板件(4)之间,两个所述导热板(18)之间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17),两个所述第二板件(4)相悖一侧的侧壁均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三杆件(11),所述第三杆件(11)过盈配合有槽轮(12),所述第四杆件(13)两端与所述第三杆件(11)均过盈配合有第二带轮(14),对应的所述第二带轮(14)之间配合有第二同步带(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材料内应力调整及校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第一杆件(5),所述第一杆件(5)与两个第二板件(4)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板件(3)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6),所述减速电机(6)的输出端与第一杆件(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板件(4)相悖一侧的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二杆件(31),所述第二杆件(31)过盈配合有第一圆盘(9),所述第一圆盘(9)远离第二板件(4)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10),所述第一杆件(5)两端与所述第二杆件(31)均过盈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李发周炬雄冯军民俞世友赵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洲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