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拼合加工的重载人字齿圈的加工方法及其校正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拼合加工的重载人字齿圈的加工方法,以及该加工方法中使用的校正工装。
技术介绍
[0002]人字齿是一种圆柱齿轮,人字齿由左右不同旋向的两组斜齿共同组成,左右两组斜齿在传动过程中所受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且齿轮传动采用两组斜齿啮合传动,承载力高、传动平稳,尤其适合在重型机械、如轮船等大功率传动场合的应用。
[0003]人字齿的左右齿形延长线相交点所在平面为人字齿的中心平面,当人字齿的两组斜齿存在相位差或者同轴度误差会导致该中心平面相对于理论设计的中心平面产生位移,中心平面对中度反映了人字齿的实际测量的中心平面与理论设计的中心平面的对中误差,人字齿的加工精度控制难点在于中心平面对中度的控制。现有技术中,在同一齿轮轴上加工出左右旋向不同的两组齿形的加工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可以采用人工划线加工或数控设备一次装夹一体加工成型,其加工精度主要由人工调试精度和加工设备精度控制,这类人字齿轮采用数控加工可以达到GB1009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体拼合加工的重载人字齿圈的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校正件(3)、定位件(4)、第一压紧件(5)、第二压紧件(6)和两个校正探杆(9),校正件(3)呈圆筒状,定位件(4)呈圆环状并凸出设置在校正件(3)的外周面上,校正件(3)上设有两个径向孔(32),两个径向孔(32)的轴线均与校正件(3)的轴线垂直并且位于校正件(3)的同一个径向平面内,两个径向孔(32)分别位于定位件(4)的上下两侧并且两者到定位件(4)的距离相等;径向孔(32)从内至外贯穿校正件(3)的筒壁,校正探杆(9)插入径向孔(32)内并与径向孔(32)螺纹连接,校正探杆(9)的外端固定有顶球(10);校正对中时,第一齿圈(1)套设在校正件(3)上并且其内齿的齿顶圆与校正件(3)的外周面相匹配,第二齿圈(2)套设在校正件(3)上并且其内齿的齿顶圆与校正件(3)的外周面相匹配;第一齿圈(1)和第二齿圈(2)分别与定位件(4)的两个端面相抵;第一压紧件(5)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第一齿圈(1)和校正件(3)固定连接,第二压紧件(6)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第二齿圈(2)和校正件(3)固定连接,第一齿圈(1)的两个端面分别被定位件(4)和第一压紧件(5)抵紧固定,第二齿圈(2)的两个端面分别被定位件(4)和第二压紧件(6)抵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体拼合加工的重载人字齿圈的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孔(32)包括内侧段和外侧段,径向孔(32)的内侧段与校正探杆(9)螺纹连接,径向孔(32)的外侧段能够收纳校正探杆(9)外侧端的顶球(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分体拼合加工的重载人字齿圈的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向孔(32)为台阶孔,径向孔(32)的外侧段内径较大,径向孔(32)的内侧端内径较小并且设有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体拼合加工的重载人字齿圈的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球(10)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校正探杆(9)的外侧端,校正探杆(9)的内侧端固定手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体拼合加工的重载人字齿圈的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件(3)设置在第一压紧件(5)和第二压紧件(6)之间并与第一压紧件(5)和/或第二压紧件(6)间隙配合;校正件(3)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31)和多个第二螺纹孔(34);所述第一齿圈(1)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三螺纹孔(12),所述第二齿圈(2)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第四螺纹孔(22);第一压紧件(5)和第二压紧件(6)均呈环形板状,第一压紧件(5)上设有与第一螺纹孔(31)相配合的第一通孔(51)和与第三螺纹孔(12)相配合的第三通孔(52),第二压紧件(6)上设有与第二螺纹孔(34)相配合的第二通孔和与第四螺纹孔(22)相配合的第四通孔;第一螺栓(71)穿过第一压紧件(5)上的第一通孔(51)后与校正件(3)上的第一螺纹孔(31)螺纹连接,第二螺栓(81)穿过第二压紧件(6)上的第二通孔后与校正件(3)上的第二螺纹孔(34)螺纹连接,第三螺栓(72)穿过第一压紧件(5)上的第三通孔(52)后与第一齿圈(1)上的第三螺纹孔(12)螺纹连接从而将第一压紧件(5)压紧固定在第一齿圈(1)上,第四螺栓(82)穿过第二压紧件(6)上的第四通孔后与第二齿圈(2)上的第四螺纹孔(22)螺纹连接从而将第二压紧件(6)压紧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志丰,金海明,洪亮,赵菲,姚红燕,寇恒,周小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