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机械模架用气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117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机械模架用气动组件,包括基础模块、夹紧模块、顶出模块和固定模块,所述基础模块包括办公台、与所述办公台连接的第一桌体和与所述第一桌体连接的第二桌体,所述办公台上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风机产生的风在第一风箱内积聚,之后通过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排出,从第一风管内流出的风进入到U形管内,然后风力推动U形板向第一矩形槽内部运动,U形板对模具前后两侧夹紧,第二风管流出的风则进入到筒体内,其内部的活塞在受到风力的挤压后带动绳体向下运动,压板对模具顶部压紧,操作步骤简单,降低了使用时出错的概率,延长了本组件的使用寿命,模具被多方向固定,夹紧效果好。夹紧效果好。夹紧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机械模架用气动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模架用气动组件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机械模架用气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模架即模具的支撑,比如压铸机上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就叫模架,由推出机构、导向机构、预复位机构模脚垫块、座板组成。现时模具的应用涉及每项产品(大如汽车、航天、日用品、电器通讯、医疗产品设备等),只要是数量多的产品都会应用模具生产,而模架是模具不可分割的部分。现时对模架精度要求,会按不同层次按产品需求而定。模架是模具之半制成品,由各种不同的钢板配合零件组成,可以说是整套模具的骨架。由于模架及模具所涉及的加工有很大差异,模具制造商会选择向模架制造商订购模架,利用双方的生产优势,以提高整体生产质量及效率。
[0003]再将机械模架应用到模具生产时,为了提高模具的成型效果,需要对待加工的模具进行固定,目前使用的气动组件在进行对模具多个方位的固定工作时,操作步骤较为繁杂,需要人工过多的干预,由此便导致出错率大幅增加,对机械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大大降低了气动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机械模架用气动组件,包括基础模块、夹紧模块、顶出模块和固定模块,所述基础模块包括办公台、与所述办公台连接的第一桌体和与所述第一桌体连接的第二桌体,所述办公台上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二桌体上开设有第二矩形槽,所述夹紧模块包括活动安装于第二矩形槽内部的第一风箱、安装于所述第一风箱两侧的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一风箱前后两侧的第一风管、与所述第一风管连接且嵌设于所述办公台内部的U形管、与所述U形管插接的U形板和与所述夹紧模块连接的压紧组件,所述顶出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二桌体连接的电动推杆、位于所述电动推杆底部并且与所述第一风箱连接的第二风箱、安装于所述第二风箱和第一风箱两侧的橡胶框、安装于所述电动推杆前后两侧的第三风管、与所述办公台连接的空心柱、与所述第一风箱连接并且位于所述第二矩形槽内部的板体和安装于所述板体底部的多个弹簧,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开设于所述办公台顶部的圆形开口、活动安装于所述圆形开口内部的挤压件、与所述挤压件插接的不完全齿轮、安装于所述圆形开口内部的齿块和与所述办公台活动连接的插板。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产生的风在第一风箱内积聚,之后通过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排出,从第一风管内流出的风进入到U形管内,然后风力推动U形板向第一矩形槽内部运动,U形板对模具前后两侧夹紧,第二风管流出的风则进入到筒体内,其内部的活塞
在受到风力的挤压后带动绳体向下运动,压板对模具顶部压紧,操作步骤简单,降低了使用时出错的概率,延长了本组件的使用寿命,模具被多方向固定,夹紧效果好。
[000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安装于第一风管顶部并且与所述第一风箱内部连通的第二风管、安装于所述办公台底部的筒体、活动贯穿于所述筒体底部的活塞、与所述活塞连接并且延伸至第一矩形槽内部的绳体和安装于所述绳体底部的压板,所述第二风管与筒体内部连通,所述U形管外侧和筒体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透气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受到风力的挤压后可以通过绳体带动压板向下运动,由此完成自上向下的对模具压紧。
[000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办公台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通过第一透气孔与U形管内部连通,所述U形板内侧延伸至第一矩形槽内部,所述U形板位于压板底部。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透气孔便于U形管内多余的空气排出,其中由于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的半径远远小于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故模具可以被牢牢的夹紧。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橡胶框外径与风机输出端内径相等,所述空心柱与第一矩形槽内部连通,所述第三风管与空心柱连接并且与空心柱内部连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每次和第一风箱或第二风箱连接时都不会留有缝隙,风机产生的风可以尽数输入进第一风箱或第二风箱内。
[001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圆形开口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圆形开口分别位于第一矩形槽两侧并且与第一矩形槽内部连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开口为固定模块提供安装的空间,确保模具两侧能够被夹紧。
[0015]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挤压件由一根圆杆、一个十字形板和一个横板构成,所述十字形板安装于圆杆顶端,所述横板套接于圆杆外侧,所述不完全齿轮活动套接于十字形板外侧,所述齿块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齿块均合围于不完全齿轮外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灵活的控制不完全齿轮和齿块的卡接状态。
[001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高强度轻量化机械模架用气动组件还包括多组降磨组件,多组所述降磨组件均由两个橡胶杆、两个套板和两个连接板构成,所述套板套接于两个橡胶杆外侧,所述连接板安装于套板外侧并且与办公台固接,所述绳体与橡胶杆外壁相接触。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绳体运动时,橡胶杆对绳体进行导向,降低绳体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延长绳体的使用寿命。
[001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桌体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梯形板,所述梯形板活动套接于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第三风管外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梯形板可以对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第三风管进行排列,三者安装更加规整,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美观性。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技术中,风机产生的风在第一风箱内积聚,之后通过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排出,从第一风管内流出的风进入到U形管内,然后风力推动U形板向第一矩形槽内部运动,U形板对模具前后两侧夹紧,第二风管流出的风则进入到筒体内,其内部的活塞在受到风力的挤压后带动绳体向下运动,压板对模具顶部压紧,操作步骤简单,降低了使用时出错的概率,延长了本组件的使用寿命,模具被多方向固定,夹紧效果好。
[0022]2.本专利技术中,将样板模具放入第一矩形槽内,然后将不完全齿轮向上拔,转动不完全齿轮使挤压件转动,挤压件推动插板运动,直至插板与模具两侧接触后,将不完全齿轮向下压,然后多个齿块对不完全齿轮限位,由此完成对模具宽度的测量,为后续夹紧模具提供方便。
[0023]3.本专利技术中,电动推杆将第二风箱下压,第二风箱将力通过第一风箱传递给板体,弹簧受力收缩,第二风箱下降,待弹簧收缩至极致时,风机与第二风箱外侧的橡胶框重合,风机产生的风进入至第二风箱内,接着第三风管将风传输进空心柱内,空心柱将多股风汇聚然后将第一矩形槽内的模具顶出,由此完成脱料作业。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机械模架用气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模块(100),包括办公台(110)、与所述办公台(110)连接的第一桌体(120)和与所述第一桌体(120)连接的第二桌体(130),所述办公台(110)上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二桌体(130)上开设有第二矩形槽;夹紧模块(200),包括活动安装于第二矩形槽内部的第一风箱(210)、安装于所述第一风箱(210)两侧的风机(220)、安装于所述第一风箱(210)前后两侧的第一风管(230)、与所述第一风管(230)连接且嵌设于所述办公台(110)内部的U形管(240)、与所述U形管(240)插接的U形板(250)和与所述夹紧模块(200)连接的压紧组件(260);顶出模块(300),包括与所述第二桌体(130)连接的电动推杆(310)、位于所述电动推杆(310)底部并且与所述第一风箱(210)连接的第二风箱(320)、安装于所述第二风箱(320)和第一风箱(210)两侧的橡胶框(330)、安装于所述电动推杆(310)前后两侧的第三风管(340)、与所述办公台(110)连接的空心柱(350)、与所述第一风箱(210)连接并且位于所述第二矩形槽内部的板体(360)和安装于所述板体(360)底部的多个弹簧(370);固定模块(400),包括开设于所述办公台(110)顶部的圆形开口(410)、活动安装于所述圆形开口(410)内部的挤压件(420)、与所述挤压件(420)插接的不完全齿轮(430)、安装于所述圆形开口(410)内部的齿块(440)和与所述办公台(110)活动连接的插板(4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机械模架用气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260)包括安装于第一风管(230)顶部并且与所述第一风箱(210)内部连通的第二风管(261)、安装于所述办公台(110)底部的筒体(262)、活动贯穿于所述筒体(262)底部的活塞(263)、与所述活塞(263)连接并且延伸至第一矩形槽内部的绳体(264)和安装于所述绳体(264)底部的压板(265),所述第二风管(261)与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刚季新福王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助您智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