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1013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反光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棱镜反光膜,特别涉及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黑色反光膜逆反射系数低、黑色色度均匀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耐候层、着色层、棱镜层、反射层、和背胶层。在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光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棱镜反光膜,特别涉及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反光膜是一种已制成薄膜可直接应用的逆反射材料,通常反光膜使用时贴附在一块面板上,通过在反光膜表面印刷、刻字、贴字等工艺将必要讯息远距离反馈(反射)到人们眼中,为人们采取必要行动前时讯息的接收、识别、判断提供了载体帮助。目前,反光膜在交通运输领域、安全警示领域、服饰装饰领域、航海航空领域等有着广泛的应用。
[0003]在诸多反光膜领域的应用中,很重要的一个应用颜色是黑色。比如,车轮胎、黑色汽车、黑色车窗等,黑色是一种不可避免或人们习惯的场景颜色选择。比如,黑色的服饰、特定地区车牌数字明确规定统一使用黑色、在公路交通中马路沿子两边或收费厅两旁的水泥柱体的警示,在电力系统中架线塔基座(金属基体)的警示,一般规定使用黄-黑交替的反光膜,黑色是一种规定、装饰性质的颜色选择。无论哪种使用场景,在白天时,由于环境光线充足,除黑色外的其它颜色对光线的反射/透射能力更强,与黑色形成较为明显的对比度,黑色的发现其实不是难事。但在黑夜时,由于环境光线微弱,强烈的各种反射颜色的对比度差异较小,白天发现容易的黑色物体在夜晚则相对较难发现,此时对于各种有黑色场景使用的情况,黑色的物体的发现则显得尤为重要。
[0004]现有黑色反光膜(如图8所示)具有反光亮度低(即逆反射系数低)、黑色色度均匀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黑色反光膜逆反射系数低、黑色色度均匀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在0.2
°
观测角,-4
°
入射角的条件下,该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至少可以达到70cd
·
lx-1
·
m-2
,可以很好的满足各种使用环境中人眼对于物体的察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可满足任一区域性色度测试ΔE*ab(CIE1976)≤0.5,提供黑色色度均匀性良好的黑色场景。
[0006]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耐候层、着色层、棱镜层、反射层、和背胶层。
[000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耐候层、着色层、棱镜层、反射层、背胶层、和离型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反光膜包括六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提供耐候性、表面保护、承载光线入射的耐候层(也称为面膜层),提供反光膜黑色特性的着色层,实现入射光线按照特定设计完成多次面反射的棱镜层,提升入射光在棱镜层反射率的反射层,实现反光膜贴附到面板上的背胶层,保护反光膜背胶层的离型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为高分子树脂所制透光薄膜,所述耐候层分为上、下表面,上表面直接与室外自然环境接触,下表面与着色层中的树脂黏贴相连。耐候层的上表面为光滑表面,下表面也为光滑表面,所说的光滑程度以光泽度表征,指在60
°
测量角时,光泽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10即可。所述耐候层的透光薄膜,所使用的高分子树脂母料中无需添加可影响薄膜透光率、雾度的填料,但需加入光稳定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
[0011]进一步的,耐候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环境光线中的紫外光、热稳定性好,为黑色反光膜下层提供耐老化使用保障。
[0012]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包括高分子树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和抗氧化剂。
[0013]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高分子树脂可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聚氯三氟乙烯(PC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MS)、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共聚物中的一种。
[0014]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厚度范围为20-300μm。
[0015]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厚度范围为38-188μm。
[0016]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厚度范围为50-125μm。
[0017]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层是由黑色色剂和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混合组成的有一定透光率的一层,着色层的上下表面相同,两个表面在着色层的树脂紫外光固化的过程中,分别与耐候层的下表面及棱镜层的上表面黏贴相连。
[0018]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层包括黑色色剂和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
[0019]进一步的,在白天时,黑色反光膜在实际白天使用过程中,黑色反光膜周围常常伴有反光率更高的其它颜色,比如黄色、绿色、红色等,此时着色层主要作用是提供黑色颜色,但应注意的是此时黑色反光膜也有反光性能。在夜晚时,环境光线微弱,周围多为黑色状态,当光线照射到黑色反光膜时,反射出来接收到人眼中的颜色是入射光的颜色,此时由于环境光线黑暗,对比度高的原因,黑色反光膜则很容易被人眼察觉,此时着色层只是作为一层对入射光及反射光有微弱吸收的过滤层。
[0020]进一步的,着色层的厚度范围为50-300μm。
[0021]进一步的,着色层的厚度范围为100-250μm。
[0022]进一步的,着色层的厚度范围为150-200μm。
[0023]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层的透光率范围为40-85%。
[0024]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层的透光率范围为50-80%。
[0025]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层的透光率范围为60-75%。
[0026]进一步的,所述黑色色剂由红色料、紫色料、绿色料、黄色料、和兰色料组成。
[0027]进一步的,所述黑色色剂由溶剂红EG、分散紫BA、透明绿5B、溶剂黄176、和溶剂兰104组成。
[0028]进一步的,所述的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由主树脂Ⅰ、主树脂Ⅱ、调节树脂Ⅲ、光引发剂、附着力促进助剂、和扩链剂组成。
[0029]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主树脂Ⅰ选自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三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或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
[0030]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主树脂Ⅱ选自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叔丁基氨基乙酯中的一种。
[0031]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调节树脂Ⅲ选自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2-乙氧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或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0032]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光引发剂选自1173、184、或907中的一种。
[0033]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附着力促进助剂选自迪高wet280、宝丰TEGO-245、德谦W-77、或拜耳Additive 3739中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耐候层、着色层、棱镜层、反射层、和背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耐候层、着色层、棱镜层、反射层、背胶层、和离型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层包括基体,基体的下表面为三角锥微棱镜阵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锥微棱镜阵列包括若干三角锥微棱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锥微棱镜的顶角向下。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贴在所述三角锥微棱镜的三个侧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层的厚度为20-300μm;所述着色层的厚度为50-300μm,所述着色层的透光率为40-85%;所述棱镜层的厚度为75-300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25μm;所述背胶层厚度为20-100μ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层包括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和黑色色剂,所述黑色色剂在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的添加量为0.001-3%,所述添加百分量为重量百分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包括10-45份主树脂I、5-35份主树脂II、5-10份调节树脂III、2-5份光引发剂、0.1-1份附着力促进剂、和1-4份扩链剂;所述份数是重量份数。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树脂I选自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三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或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所述主树脂II选自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或甲基丙烯酸-2-叔丁基氨基乙酯;所述调节树脂III选自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2-乙氧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或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色剂包括10-30份溶剂红EG,20-40份分散紫BA,10-20份透明绿5B,1-5份溶剂黄176,和1-5份溶剂兰104;所述份数为重量份数。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聚氨酯树脂和金属铝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张毅柳明錫罗丰余洋张彦唐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