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82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光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反光面层、微棱镜层、反光层、背胶层和离型纸,所述微棱镜层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微棱镜单体,所述微棱镜单体呈三棱台形且微棱镜单体的顶部具有三棱锥槽,微棱镜单体包括底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底面呈三角形且位于所述微棱镜单体的底部,三个所述第一侧面均呈等腰梯形且位于所述微棱镜单体的外侧,三个所述第二侧面均呈三角形且位于所述微棱镜单体的顶部,三个第二侧面形成所述三棱锥槽,所述微棱镜单体由透明树脂一体成型制得,所述微棱镜单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镀设有反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反射光线的效果更好,可有利于提升反光膜的整体显示效果。的整体显示效果。的整体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棱镜反光膜


[0001]本技术涉及反光膜
,具体涉及一种微棱镜反光膜。

技术介绍

[0002]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材料由于其卓越的逆反射性能,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各种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志牌和车辆被动安全防护装置等领域。所谓的微棱镜阵列结构是指由三个彼此两两垂直的平面所构成的结构,可以对来自正表面的入射光进行全内反射,从而极大的提高对入射光的反射效率。基于这种结构的平面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尺寸或形状,也不受限于棱镜单元的光轴方向,通常称这种结构为“立方角锥”、“三角锥”或“三面体”。
[0003]现有微棱镜型反光膜的微棱镜单体结构常常比较单一,设计不够合理,往往不能更好地反射光线,因而不利于提升反光膜的整体显示效果,进而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中的反光识别需求。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微棱镜反光膜,能使反射光线的效果更好,进而有利于提升反光膜的整体显示效果。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反光面层、微棱镜层、反光层、背胶层和离型纸,所述微棱镜层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微棱镜单体,所述微棱镜单体呈三棱台形且微棱镜单体的顶部具有三棱锥槽,微棱镜单体包括底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底面呈三角形且位于所述微棱镜单体的底部,三个所述第一侧面均呈等腰梯形且位于所述微棱镜单体的外侧,三个所述第二侧面均呈三角形且位于所述微棱镜单体的顶部,三个第二侧面形成所述三棱锥槽,所述微棱镜单体由透明树脂一体成型制得,所述微棱镜单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镀设有反光层。
[0006]为了能便于反光,所述反光层为金属铝层或者金属锌层或者金属铬层或金属银层。
[0007]为了具有更好的反光效果,所述反光层厚度为1um~10um,所述反光层的表面光滑度为50nm以下。
[0008]优选的,所述反光面层选用PET薄膜,所述反光面层的一个侧面上具有电晕处理层,所述微棱镜单体由UV树脂一体成型制得,所述微棱镜单体的底面通过光固化快速烘干固定在所述电晕处理层上。
[0009]优选的,所述反光面层的另一个侧面设置有喷绘层,所述喷绘层选用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或者改性聚氨酯水溶液经涂布干燥后制得。
[0010]优选的,所述喷绘层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聚碳酸酯层、聚乙烯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层中的一种。
[0011]优选的,所述背胶层选用丙烯酸压敏胶材料制得。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有益效果为:
[0013]1.微棱镜层中的微棱镜单体结构设计合理,微棱镜单体的第一侧面形成第一反射面,微棱镜单体的第二侧面形成第二反射面,并且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能分别形成内反射面和外反射面,通过形成内反射面和外反射面,能使反射光线的效果更好,进而有利于提升反光膜的整体显示效果;
[0014]2.反光面层选用PET薄膜,反光面层的一个侧面上具有电晕处理层,微棱镜单体由UV树脂一体成型制得,微棱镜单体的底面通过光固化快速烘干固定在所述电晕处理层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微棱镜单体不容易与PET薄膜分离,让两者形成一体,同时具有耐折性、耐 磨、抗紫外线等性能;
[0015]3.通过在反光面层的表面增加由水溶性材料制成的喷绘层,可以采用水性油墨进行数码打印,与传统的油性水墨相比,喷绘层的色彩更加绚丽,使得反光膜中图案的呈现效果更好,并且喷绘层的外表面附着有保护层,保护层可以提高反光膜的耐候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微棱镜单体顶侧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微棱镜单体底侧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微棱镜单体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A

A处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微棱镜单体镀上反光层后的仰视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微棱镜反光膜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微棱镜层排列多个微棱镜单体的局部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 1

反光面层,2

微棱镜层,3

反光层,4

背胶层,5

离型纸,6

底面,7

第一侧面,8

第二侧面,9

电晕处理层,10

喷绘层,11

保护层,12

第一反射面,13

第二反射面,14

三棱锥槽,15

微棱镜单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图1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0028]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
反光面层1、微棱镜层2、反光层3、背胶层4和离型纸5,所述微棱镜层2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微棱镜单体15,所述微棱镜单体15呈三棱台形且微棱镜单体15的顶部具有三棱锥槽14,微棱镜单体15包括底面6、第一侧面7和第二侧面8,所述底面6呈三角形且位于所述微棱镜单体15的底部,三个所述第一侧面7均呈等腰梯形且位于所述微棱镜单体15的外侧,三个所述第二侧面8均呈三角形且位于所述微棱镜单体15的顶部,三个第二侧面8形成所述三棱锥槽14,所述微棱镜单体15由透明树脂一体成型制得,所述微棱镜单体15的第一侧面7和第二侧面8均镀设有反光层3。
[00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微棱镜层2配合反光层3主要起反光作用,由于微棱镜单体15由透明树脂一体成型制得,故光源发出的光线能透过底面6照射到微棱镜单体15内,微棱镜单体15的第一侧面7和第二侧面8均镀设有反光层3,微棱镜单体15的第一侧面7形成第一反射面12,微棱镜单体15的第二侧面8形成第二反射面13,三个第一反射面12位于中部且呈三棱锥形,三个第二反射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反光面层、微棱镜层、反光层、背胶层和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棱镜层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微棱镜单体,所述微棱镜单体呈三棱台形且微棱镜单体的顶部具有三棱锥槽,微棱镜单体包括底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底面呈三角形且位于所述微棱镜单体的底部,三个所述第一侧面均呈等腰梯形且位于所述微棱镜单体的外侧,三个所述第二侧面均呈三角形且位于所述微棱镜单体的顶部,三个第二侧面形成所述三棱锥槽,所述微棱镜单体由透明树脂一体成型制得,所述微棱镜单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镀设有反光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为金属铝层或者金属锌层或者金属铬层或金属银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厚度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道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泰昌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