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装卸设备、移动CT机用车载装卸设备和移动CT卒中救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961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装卸设备、移动CT机用车载装卸设备和移动CT卒中救护车。车载装卸设备包括承载平台、支撑架、伸缩装置和升降装置。承载平台用于承载待装卸物体。支撑架包括平行延伸且限定出第一平面的第一和第二支撑件。伸缩装置包括平行安装在车辆底板上的第一和第二导轨,第一和第二支撑件分别可相对滑动地连接至第一和第二导轨。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驱动长臂、第二驱动机构和平衡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和第二驱动长臂转动以使承载平台至少转动至第一和第二位置,平衡机构引导承载平台始终平行于第一平面地转动。具有上述结构的车载装卸设备能够平稳且安全地将待装卸物体装入车辆或者从车上卸下,结构紧凑且占用空间小。凑且占用空间小。凑且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装卸设备、移动CT机用车载装卸设备和移动CT卒中救护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卸设备和救护车,尤其涉及车载装卸设备、移动CT机用车载装卸设备和移动CT卒中救护车。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群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临床研究显示,脑卒中急救的关键是首先采用CT 机(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机)确定卒中类型,因此尽快地将CT机带至患者身边将为患者的抢救赢得黄金时间。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移动CT机,其带有脚轮以便于推动,可由救护车携带以在入院前完成对患者的诊断。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移动CT机除了放置在救护车内之外,还会在需要时被推入院内科室使用,因此在救护车上装卸CT机构成了一个问题。移动CT机体积较大且重量一般大于250公斤,人工搬运费时费力且无法保证仪器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车载装卸设备、包括该车载装卸设备的移动CT机用车载装卸设备以及包括该移动CT机用车载装卸设备的移动 CT卒中救护车。r/>[0004]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装卸设备,其特征是,包括:用于承载待装卸物体的承载平台(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支撑架(2),包括彼此平行延伸的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2)限定出第一平面;伸缩装置(3),包括彼此平行地安装在车辆底板上的第一导轨(31)和第二导轨(32),所述第一支撑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2)分别可相对滑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导轨(31)或所述第二导轨(32),所述伸缩装置(3)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3)设计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2)分别沿所述第一导轨(31)或所述第二导轨(32)同步滑动;升降装置(4),包括第一驱动长臂(41)和第二驱动长臂(43),所述第一驱动长臂(41)的一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侧面(11)且另一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件(21),所述第二驱动长臂(43)的一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侧面(12)且另一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撑件(22),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长臂(41)和所述第一支撑件(21)的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驱动长臂(43)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2)的连接位置之间的连线限定出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1)延伸的第一轴线,所述升降装置(4)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平衡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计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长臂(41)和所述第二驱动长臂(43)同步围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以使所述承载平台(1)关于所述支撑架(2)至少能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承载平台(1)抵靠于地面,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承载平台(1)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内,所述平衡机构设计为引导所述承载平台(1)始终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地相对于所述支撑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装卸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短臂和第二短臂,所述第一短臂的和第二短臂的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驱动长臂的和第二驱动长臂的另一端以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长臂和第二驱动长臂而形成L形部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和第二液压缸的一端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短臂的和第二短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和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装卸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平衡机构包括第一平衡臂和第二平衡臂以及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以及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朝向彼此的侧面上的容置滑槽,所述第一平衡臂和第二平衡臂分别对应地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彼此平分且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平衡臂的两端分别可相对滑动地容置在所述第一侧面的和第一支撑件的容置滑槽中,所述第二平衡臂的两端分别可相对滑动地容置在所述第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强刘凌华栗志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创动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