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性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844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极性电池。该双极性电池包含:具有彼此连接的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池芯;经构形包覆电池芯的电池壳体;及形成于电池壳体内且位于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之间的第一密封墙;其中第一密封墙包括形成于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之间的胶体、经构形以套设于电池芯且位于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之间的第一弹性圈及形成于电池壳体的内表面且围绕第一弹性圈延伸的第一裙边。该双极性电池能够有效实现各电池单体之间的密封。单体之间的密封。单体之间的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极性电池


[0001]本技术大体上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极性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所应用的场合的不同,电池的类型也是各种各样。其中,作为堆栈型电池的一种,水平电池由于能够包含多个电池单体,因而通常用作大容量电池,可应用于汽车、船舶、工程机械、飞机、机车等起动,也可用于储能、后备电源、叉车等各种领域。
[0003]在堆栈型电池中,通常包括多个电池单体(也称电池单元),每个电池单体内包括正极板、负极板及位于二者之间的隔膜。单元格(即电池单体)内同极性极板并联,电池容量由极板的大小、并联数量等决定;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正、负极串联,电池的总电压由串联的电池单体的数量决定。极板是由集流体和位于其上活性物质构成的。例如,正极板是通过在集流体上涂敷正极活性物质而形成的,负极板是通过在集流体上涂敷负极活性物质而形成的。
[0004]对于堆栈型电池而言,根据电池的正、负极板是否共享集流体,可以将其分为单极性电池和双极性电池。在单极性电池中,正、负极板的集流体是分开的,也就是说,正、负极板的集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性电池,其包含:电池芯,其具有至少一双极板;第一弹性圈,其具有多个穿透其本体的孔洞,且其围绕所述电池芯设置并位于所述双极板的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电池槽,其经构形以容纳所述电池芯,其中所述电池槽的内表面具有第一裙边,且其中所述第一裙边经构形以沿所述第一弹性圈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弹性圈配合;及电池盖,其经构形以与所述电池槽配合,其中所述电池盖的内表面具有第二裙边,且其中所述第二裙边经构形沿所述第一弹性圈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弹性圈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圈包含橡胶材料或发泡弹性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电池,其中所述第一裙边具有凹槽结构,且所述第二裙边也具有凹槽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电池,其中所述第一裙边和所述第二裙边经构形以相互配合,且其中所述第一裙边的所述凹槽结构和所述第二裙边的所述凹槽结构彼此配合而形成一环形空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电池,其中所述电池槽具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电池盖具有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对准所述电池槽的所述第一裙边,且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对准所述电池盖的所述第二裙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性电池,其中电池盖进一步具有第三通孔,且其中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对准所述电池盖的所述第二裙边。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电池,其中所述电池槽经构形以覆盖所述电池芯的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连的第三表面,且其中所述电池盖经构形以覆盖所述电池芯的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性电池,进一步包括两端盖,所述两端盖经构形以与所述电池槽和电池盖相配合、且经构形以分别覆盖所述电池芯的第一端面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极性电池,进一步具有第一汇流排和与第一汇流排连接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二汇流排和与第二汇流排连接的第二端子,其中所述第一汇流排邻近所述电池芯的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汇流排邻近所述电池芯的所述第二端面,且所述第一及第二汇流排与所述电池芯电连接并被所述两端盖所包覆,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自所述电池盖暴露。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极性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端子进一步具有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汇流排相连接,且所述L型结构的另一端经构形以使所述第一端子自所述电池盖暴露,其中所述第二端子进一步具有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汇流排相连接,且所述L型结构的另一端经构形以使所述第二端子自所述电池盖暴露。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电池,进一步包括有第二弹性圈和第三弹性圈,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圈具有多个穿透其本体的孔洞、且围绕所述电池芯设置并邻近所述电池芯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三弹性圈具有多个穿透其本体的孔洞、且围绕所述电池芯设置并邻近与所述电池芯的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且其中所述电池槽具有自其内表面突出的第二
裙边和第三裙边,所述第二裙边邻近所述电池芯的所述第一端面且经构形沿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锋张才勇
申请(专利权)人:易德维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