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控温装置、电池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液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控温装置、电池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工作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高能量、高功率的性能提升,动力电池的热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热管理系统面对更多产热量、更高温升速率、更大规模的电池,需要有能力维持电池的工作温度区间及温度均匀性。
[0003]目前主流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为液冷形式,常见的液冷板为两层冲压钎焊板,但如果动力电池产热量较大、高温升速率或电池尺寸规格较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入口介质和出口介质与电池系统的换热不均,导致电池温度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控温装置、电池及车辆,设置三层板,在底板、中间板和顶板之间形成两层流道,使得该电池控温装置对电池的控温换热更加均匀。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控温装置,包括:
[0006]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流道槽;
[00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流道槽;中间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侧,所述中间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流道槽,所述第二流道槽的入口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流道槽的出口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第二流道槽的入口端与第一流道槽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第二流道槽的出口端与第一流道槽的出口端连通;顶板,设置于所述中间板的上侧,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道槽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流道槽的出口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槽包括第一入口主流道、多个第一分支流道和第一出口主流道,所述第一入口主流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主流道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槽包括第二入口主流道、多个第二分支流道和第二出口主流道,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入口主流道内,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出口主流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流道包括第一进液分支流道和第一出液分支流道,所述第一进液分支流道和所述第一出液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龙,裘红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