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069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线电缆采用四芯结构,缆芯是由红-黑、黄-白的两对线,对绞线绞合而成;电缆由里到外依次由导体、高密度聚乙烯绝缘层乙烯内护层以及外护套层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每芯导体直径为0.8mm,直径精度控制在±0.003mm内,产品结构简单,仅两对线,其中一线对既用于传输系统直流24V电流,又用来传递数字信号,另一线对作为备用线对;且控制线路与供电线路完全分开,所有电器信号传输只需一根总线电缆,节省了空间,又消除事故隐患。(*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系统总线电缆,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楼宇 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所述的总线电缆同时传输控制电源和控制信号。 属于电缆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电气和电力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在现代楼宇电气设施中,已 普遍采用计算机进行实时控制,通过数字控制器直接控制电力电子器件,对 建筑内各种系统设备如电力、照明、卫生给排水、火警消防、空调通风、电 梯等进行数据采集和动态控制,实现楼宇电气控制的智能化。与此同时,各 种功能设施的多样化,也使得电气安装和控制线路日趋复杂。这就要求电气 线路的设计,既能满足强大功能、方便简化安装,又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灵 活性和低廉的运行成本。传统电气线路一般采用固定敷设用电缆连接电气设备,这种连接却存在 不足之处。首先,由于直接控制电源的相线通断,使控制线路承受用电负荷,从而增加了电气线路的成本和火灾隐患;其次,在功率调控方面,无法实现 数字智能控制,不易实现电气控制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克服传统 线路的不足,结合国际先进布线技术及楼宇智能控制技术,成功地研发了楼 宇智能控制系统总线电缆。经过部分用户的试运行表明,产品使用效果良好,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优越性。用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主要应用于现代智能大楼中,用于对 建筑内电气设施的监控,并可通过相应接口与网络连接,实现楼宇智能系统的远程控制。采用楼宇智能控制技术,结合红外感应或时间控制,可以实现室内光线智能调节;通过温度传感、移动传感,可以实现安全监测自动报警; 还可根据使用时间、环境特性,预设室内温度、换气效果等,随着现代电气 技术革命的深入,必将为人类家居生活和工作,带来一个新的怡人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经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智能化大楼正普遍兴起,楼宇智 能电气装置及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尤其是智能家电的普及 推广,对楼宇智能控制系统总线电缆的需求也将愈来愈多。楼宇总线电缆也 将以其成本低廉、安装简捷、性能优异等特色,而逐步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楼宇智能控制系统总线电缆,克服传统控制电缆 的诸多不足,尤其在功率调控方面无法实现数字智能控制的缺陷,并可通过 相应接口与网络连接,实现建筑内电气设施的智能监控和智能系统的远程控 制,提高电气控制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技术的设计思路是楼宇智能控制系统是以安全电压(DC24V)为测控动力源的,经过系统 初始化后,通过对控制系统总线装置的参数设置,来定义每个探测器和相应 控制任务的地址,总线电缆就用于通断、控制、监测和信号信息的传输。依 据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功能及使用特殊性,首先考虑电气安全性,通常要求 总线电缆的电气绝缘强度与其所控制的用电系统相一致,其额定电压等级可 达0.6/lkV,按照聚乙烯材料的绝缘场强,从而计算出其最小绝缘层厚度e,。其次,总线电缆作为数字控制器的动力电源线,应有足够的负荷能力, 由每个数字控制器的动作电流仅几毫安,根据固定敷设用电缆有关载流量的 计算,以100只数字控制器同时工作来计算,选用了截面为0.5mn^的导体。第三,作为数字通信用的总线电缆,还要从特性阻抗匹配等方面进行计 算,来调整绝缘和导体的尺寸。经过多次计算和验证,选用了通信行业中的0.8mm标准规格,确定了导体直径后,可从特性阻抗公式推出绝缘厚层度e2,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e2<ei,则需重新调整导体尺寸。同时,还计算验证了 总线电缆的其他传输性能指标,如衰减、数据传输速率等。为确保产品质量 控制,还要计算工作电容、导体直流电阻、线对直流电阻不平衡等,以便依 据这些参数,在各制造工序中,科学合理地编制工艺卡片,严格地进行过程 控制。依上述设计思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采用四芯 结构,每芯导体的直径为0.8mm,绝缘层采用厚度为0.6mm的高密度聚乙 烯层,控制精度为0.003mm,缆芯由红一黑、黄一白对绞线绞合而成。本技术提供的总线电缆如图l所示,由里到外依次由导体、高密度 聚乙烯绝缘层、包带、铝塑复合带、编织铜丝、聚氯乙烯内护层以及护套组 成。尽管本技术提供的总线电缆结构相对简单,但其加工工序相对较 多,且技术要求高,其制造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为确保电缆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在制造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工艺控 制工作。(1) 采用先进生产设备和高精度模具,合理控制张力、预热温度,确 保工作线对直流电阻不平衡,绝缘同心度、均匀度。(2) 为保证总线电缆的数字传输性能,直径精度控制在士0.003mm内。 为提高传输带宽、减小高频衰减,采用小节距和高精度的绞合工艺,节距精 度控制在士0.5mm内。(3) 复合屏蔽层的制造控制,既决定了成品的屏蔽系数性能指标,又 影响着电缆的高频传输性能指标。对该工序设备进行改装设计,将纵包机直 接安装在编织机的进线端,实现了纵包和编织的串联,既提高生产效率,也 保证纵包结构的稳定和圆整度。(4) 为适应新型建筑用线的防水、耐油、阻燃等要求,采用了尼龙护 套结构。综合控制系统要求和经济可行性,计算得出总线电缆的成品电气性能指 标要求。详见表l。表l成品电缆的电气性能指标<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作为室内敷设的电缆,成品电缆还应经受GB/T18380.)规定的不延燃性 能试验。在特殊场合,还可根据需要采用防鼠、高阻燃、耐高温等特种电缆 结构。与传统电气线路电缆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楼宇智能控制的总线 电缆将能更好地适应我国智能大楼布线的需要。因为该电缆具有同类产品无 法比拟的性能优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U)产品结构简单,仅两对线,其中一线对既用于传输系统直流24V 电源,又用来传递数字信号,另一对作为备用线对。在性能上,既能保证额 定电压下长期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又能确保调制信号的准确稳定传输。(2) 该电缆将现代楼宇电气装置中的控制线路与供电线路完全分开, 降低了火灾及其它事故隐患;同时所有电器信号的传输只需一根总线电缆, 比传统安装节约了大量电缆和布线空间。(3) 在布线电磁兼容性方面,具有强电磁屏蔽效果。由于采用将控制 信号调制在系统直流电源上进行传输的方式,更显著地提高抗干扰能力,降低了传输误码率。(4)该产品汲取了智能建筑布线和固定敷设电缆的合理因素,并可配 以尼龙护套,不仅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而且方便安装,提高电缆工作的安 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提供的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提供的总线电缆制造工艺流程图中l-导体;2-高密度聚乙烯绝缘层;3-包带;4-铝塑复合带; 5-编织铜丝;6-聚氯乙烯内护层;7-外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依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用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由里到外依次由导体l、高密度聚乙烯绝缘层2、包带3、铝塑复合带4、编织铜丝 5、聚合物内护层6以及尼龙外护套7组成。特征在于(1) 导体直径为0.8mm;绝缘层采用厚度0.6mm的高密度聚乙烯,控 制精度0.003 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线电缆采用四芯结构,缆芯是由红-黑、黄-白的两对线,对绞线绞合而成;电缆由里到外依次由导体、高密度聚乙烯绝缘层乙烯内护层以及外护套层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线电缆采用四芯结构,缆芯是由红-黑、黄-白的两对线,对绞线绞合而成;电缆由里到外依次由导体、高密度聚乙烯绝缘层乙烯内护层以及外护套层组成。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其特 征在 于每芯导体的直径为0.8mm。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其f寺征在 于高密度聚乙烯绝缘层厚度为0.6mm。4、 按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邦秀计初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亚龙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