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胞交叉堆叠形成的缓冲吸能减振负泊松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66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胞交叉堆叠形成的缓冲吸能减振负泊松比结构,属于超材料领域,该结构包括多个单胞,所述的单胞为一体成型结构,该单胞包括由沿三个方向伸展并且内部中空的内凹多边形单胞交叉堆叠形成,所述单胞包括沿三个方向延展且在中心相连的分支,所述分支单独看是由半个内凹蜂窝,在末端使用厚度较薄的圆弧代替单纯的垂直杆连接上下两个水平的短横杆,短横杆通过斜杆分别于其他分支相交于胞体的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通过重复阵列堆叠单体单胞获得最终的空间立体结构,三个方向的延伸使结构更具有灵活性,适合作为填充和夹芯材料。填充和夹芯材料。填充和夹芯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胞交叉堆叠形成的缓冲吸能减振负泊松比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超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缓冲吸能减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超材料(Metamaterial)指的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这些材料是自然界没有的。它们拥有一些特别的性质,包括在力学、光学、声学等各个领域,而这样的效果是传统材料无法实现的。超材料的奇特性质实质上并不源自于其所使用的材料本身的特殊性,而是由于对结构进行尺寸形状上的精密设计带来的。
[0003]泊松比效应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超材料属性,在这类超材料中,会出现普通材料所不具备的拉伸膨胀压缩内缩的情况。
[0004]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在受到碰撞或压缩时,会出现与传统材料结构外扩变松散不一样的向内向上收紧的情况,从而使结构本身的力学性质发生改变,所以多被考虑作为缓冲填充物、吸能盒、减震降噪材料等,在包括航空航天、汽车甚至运动装备等多领域被看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单胞交叉堆叠形成的缓冲吸能减振负泊松比结构,该结构在各个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胞交叉堆叠形成的缓冲吸能减振负泊松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包括多个单胞,所述的单胞为一体成型结构,该一体成型结构包括三个形状相同的中空分支,三个中空分支之间间隔一定角度;所述的中空分支形状为内凹蜂窝半边,中空分支包括上下设置的水平杆(1),上下设置的水平杆(1)末端为圆弧(2),圆弧(2)边上下与水平杆(1)连接;水平杆(1)另一端由两个与之呈相同向心角度的同平面内斜杆(3)连接,所述斜杆(3)末端过渡至与水平短杆(4)连接交汇于中点,所述的水平短杆(4)内侧再与厚短杆(5)连接,单胞三个中空分支分叉相交于中点,且由三根相同的厚短杆(5)互相连接,在中部形成集中质量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胞交叉堆叠形成的缓冲吸能减振负泊松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杆(1)的厚度最厚,所述的圆弧(2)厚度最薄,所述的圆弧(2)为吸能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胞交叉堆叠形成的缓冲吸能减振 负泊松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段杆的末端为等腰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胞交叉堆叠形成的缓冲吸能减振负泊松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王婷婷王校培彭锦峰蔡登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