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驱型电动葫芦跑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51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驱型电动葫芦跑车,包括主动墙板、被动墙板,工作时,驱动电机带动主动墙板上的第一主动平轮,主动平轮将速度传递给第一同步齿轮,第一同步齿轮通过传动轴传动给第二同步齿轮,第二同步齿轮传动给被动墙板上的第二主动平轮,实现二侧的同步运行,第一主动平轮、第二主动平轮与轨道面以线接触的形式在轨道上平稳运行,杜绝了传统上的单侧不对称运行,同时与轨道面的线接触,增加了摩擦力,使运行和制动更有效,防止了打滑、跑偏、啃轨、摇摆等现象。摇摆等现象。摇摆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驱型电动葫芦跑车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双驱型电动葫芦跑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葫芦起重机用于安装在架空的轨道上如工字钢,箱型梁或固定的构架上,吊运各种重物,常与电动单梁、双梁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配套使用,广泛用于各行各业的工厂、矿山、铁路、码头的仓库、车间及各类服务行业使用,是一种应用广泛,适用于多种场合、多种环境、多种工况的机械起重设备;电动葫芦主要由电动运行小车、连接架装置、联轴器等组成,现有电动运行小车由于驱动为单侧驱动,只能应用于工字钢梁或焊接带工字钢的箱形梁上,不能直接应用于箱形梁上,存在调整距离短,二边不平衡,三条腿、运行打滑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双驱型电动葫芦跑车,包括主动墙板、被动墙板,所述主动墙板内侧装有第一主动平轮、第一同步齿轮,所述主动墙板外侧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主动平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平轮上设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一同步齿轮啮合;所述被动墙板内侧装有第二主动平轮、第二同步齿轮,所述第二主动平轮上设有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二同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同步齿轮与所述第一同步齿轮间连接有传动轴。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动墙板与所述被动墙板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动墙板内侧装有第一从动平轮,所述第一从动平轮与所述第一主动平轮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被动墙板内侧装有第二从动平轮,所述第二从动平轮与所述第二主动平轮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驱型电动葫芦跑车,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驱动电机带动主动墙板上的第一主动平轮,主动平轮将速度传递给第一同步齿轮,第一同步齿轮通过传动轴传动给第二同步齿轮,第二同步齿轮传动给被动墙板上的第二主动平轮,实现二侧的同步运行,第一主动平轮、第二主动平轮与轨道面以线接触的形式在轨道上平稳运行,杜绝了传统上的单侧不对称运行,同时与轨道面的线接触,增加了摩擦力,使运行和制动更有效,防止了打滑、跑偏、啃轨、摇摆等现象。
[000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
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动墙板与被动墙板的装配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动墙板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被动墙板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四驱型示意图图一;
[001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四驱型示意图图二。
[0017]主动墙板100、第一主动平轮110、第一齿圈111、第一同步齿轮120、驱动电机130、第一从动平轮140;被动墙板200、第二主动平轮210、第二齿圈211、第二同步齿轮220、第二从动平轮230;传动轴300;连接螺栓4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参照图1、2所示,一种双驱型电动葫芦跑车,包括主动墙板100、被动墙板200,主动墙板100内侧装有第一主动平轮110、第一同步齿轮120,主动墙板100外侧装有驱动电机130,驱动电机130与第一主动平轮110连接,第一主动平轮110上设有第一齿圈111,第一主动平轮110通过第一齿圈111与第一同步齿轮120啮合;在被动墙板200内侧装有第二主动平轮210、第二同步齿轮220,第二主动平轮210上设有第二齿圈211,第二齿圈211与第二同步齿轮220啮合,第二同步齿轮220与第一同步齿轮120间连接有传动轴300。
[0020]工作时,驱动电机130带动主动墙板100上的第一主动平轮110,主动平轮将速度传递给第一同步齿轮120,第一同步齿轮120通过传动轴300传动给第二同步齿轮220,第二同步齿轮220传动给被动墙板200上的第二主动平轮,实现二侧的同步运行,第一主动平轮110、第二主动平轮与轨道面以线接触的形式在轨道102上平稳运行,杜绝了传统上的单侧不对称运行,同时与轨道面的线接触,增加了摩擦力,使运行和制动更有效,防止了打滑、跑偏、啃轨、摇摆等现象。
[0021]主动墙板100与被动墙板200间通过连接螺栓400连接,保证运行的一致性;主动墙板100与被动墙板200的底端分别采用螺栓与电动葫芦主体101连接。
[0022]参照图3、4所示,为保持在轨道上移动的稳定,在主动墙板100内侧装有第一从动平轮140,第一从动平轮140与第一主动平轮110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被动墙板200内侧装有第二从动平轮230,第二从动平轮230与第二主动平轮210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
[0023]参照图5、6所示,如电动葫芦起重量为10T以上,起升高度在18米以上时,可采用两套主动墙板100、两套被动墙板200、两套驱动电机130组合成四驱型进行使用。
[002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型电动葫芦跑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墙板(100),所述主动墙板(100)内侧装有第一主动平轮(110)、第一同步齿轮(120),所述主动墙板(100)外侧装有驱动电机(130),所述驱动电机(130)与所述第一主动平轮(110)连接,所述第一主动平轮(110)上设有第一齿圈(111),所述第一齿圈(111)与所述第一同步齿轮(120)啮合;被动墙板(200),所述被动墙板(200)内侧装有第二主动平轮(210)、第二同步齿轮(220),所述第二主动平轮(210)上设有第二齿圈(211),所述第二齿圈(211)与所述第二同步齿轮(220)啮合,所述第二同步齿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平钱核文罗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永通起重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