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湿地的边坡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30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湿地的边坡护坡结构,包括坡体、设置于所述坡体表面的若干水道,各所述水道之间纵横交错相互连通,并在交错位置设置旋转喷头,其中一个所述水道连通水源;各所述水道之间纵横交错将所述坡体的表面分割成若干矩形区域,各所述矩形区域内分别设置至少一片种植区域,所述种植区域用于种植植株。该生态湿地的边坡护坡结构设计科学,可以充分结合生态、自然护坡和硬质护坡的优点,充分保证护坡效果。充分保证护坡效果。充分保证护坡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湿地的边坡护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了生态湿地保护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生态湿地的边坡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护坡防护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目前常见的边坡防护主要分为自然护坡、硬质护坡和生态护坡等。其中,自然护坡主要通过一些根系发达的植物以抑制水土流失,其成本较低,但是稳定性较差,同时自然植物生成稳定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同时,种植初期如果植物发生大规模死亡,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硬质护坡主要是通过石块、混凝土等工艺形成较为稳固的边坡结构,但是硬质护坡不仅美观度较差,而且无法生长植物,生态兼容性比较差;而生态护坡虽然能够将护坡与植物较好的整合为一体,形成较好的植物景观,但是从最初植物种植到植物长成形成生态防护需要时间较长,在生态防护形成之前比较脆弱,生态护坡的维护成本较高。
[0003]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生态湿地的边坡护坡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生态湿地的边坡护坡结构,包括坡体、设置于所述坡体表面的若干水道和吸水层,各所述水道之间纵横交错相互连通,并在交错位置设置旋转喷头,其中一个所述水道连通水源;各所述水道之间纵横交错将所述坡体的表面分割成若干矩形区域,各所述矩形区域内分别设置至少一片种植区域,所述种植区域用于种植植株。
[0007]基于上述,所述种植区域的边缘铺设透水砖形成硬质边框。
[0008]基于上述,所述坡体由下至上依次为土层、碎石层和吸水层,所述吸水层设置于各个种植区域的间隙。
[0009]基于上述,所述吸水层包括柔性网袋、设置于所述柔性网袋内部的吸水材料,所述柔性网袋的底面通过若干锚杆固定。
[0010]基于上述,各所述锚杆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各所述加强筋之间相互交叉,所述锚杆位于至少三条加强筋的交点。
[0011]基于上述,所述水道穿设于所述碎石层中,任意两个水道的连通位置设置竖向管道,所述竖向管道的上端伸出坡体并设置旋转喷头;所述竖向管道与所述坡体相垂直。
[0012]基于上述,所述坡体对应所述竖向管道的下侧设置斜支撑杆。
[0013]基于上述,所述吸水材料均匀分散于所述柔性网袋之中,所述柔性网袋的上方设置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上均匀设置漏水孔,所述防护板的边缘通过柔性材料连接所述柔性网袋。
[0014]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湿地的边坡护坡结构具有设计科学、成本较低的优点,可以充分结合生态、自然护坡和硬质护坡的优点,充分保证护坡效果。具体的,该边坡护坡结构通过管道将边坡的表面分成若干矩形区域,各矩形区域中均设置种植区域以便种植植物避免水土流失,各水道的交错位置设置旋转喷头可以对周围的种植区域进行浇水,以便在适合的时候进行浇水,对植物进行养护;进一步,种植区域之间设置吸水层;当水流过大,通过吸水层吸取水分,可以降低水流对于边坡和植物的冲刷。具体的,吸水层可以采用若干可分割的吸水部,在植物成长稳定后,可以去除部分吸水部,种植植物,逐步增大种植区域的面积,避免一次性大面积种植,植物种植初期护坡能力差造成的水土流失,或是植物不适应大规模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所述吸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所述锚杆和所述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土层;2.碎石层;3.硬质边框;4.旋转喷头;5.水道;6.种植区域; 7.锚杆;8.加强筋;9.防护板;10.柔性网袋;11.吸水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生态湿地的边坡护坡结构,包括坡体、设置于所述坡体表面的若干水道5和吸水层,各所述水道5之间纵横交错相互连通,并在交错位置设置旋转喷头4,其中一个所述水道5连通水源;各所述水道5之间纵横交错将所述坡体的表面分割成若干矩形区域,各所述矩形区域内分别设置至少一片种植区域6,所述种植区域6用于种植植株。该边坡护坡结构通过管道将边坡的表面分成若干矩形区域,各矩形区域中均设置种植区域以便种植植物避免水土流失,各水道的交错位置设置旋转喷头可以对周围的种植区域进行浇水,以便在适合的时候进行浇水,具体的,水道可以通过水泵连接水源,同时,本实施例中,各个矩形区域中设置一个种植区域,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各个矩形区域可以中设置两个、三个或多个种植区域。具体种植区域内植物的选用,可根据具体的气候和生态条件选用适合的植株。
[0022]具体的,所述种植区域6的边缘铺设透水砖形成硬质边框3;透水砖可以采用粘结剂进行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坡体由下至上依次为土层1、碎石层2和吸水层,所述吸水层设置于各个种植区域6的间隙。当水流过大,通过吸水层吸取水分,可以降低水流对于边坡和植物的冲刷。具体的,吸水层可以采用若干可分割的吸水部,在植物成长稳定后,可以去除部分吸水部,种植植物,逐步增大种植区域的面积,避免一次性大面积种植,植物种植初期护坡能力差造成的水土流失,或是植物不适应大规模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0023]具体的,所述吸水层包括柔性网袋10、设置于所述柔性网袋10内部的吸水材料11,所述柔性网袋的底面通过若干锚杆7固定。具体的,吸水材料可采用高分子吸水材料或其他常规的吸湿材料。
[0024]具体的,各所述锚杆7之间通过加强筋8连接,各所述加强筋8之间相互交叉,所述锚杆7位于至少三条加强筋8的交点,可以有效提高固定结构的稳定性。
[0025]具体的,所述水道5穿设于所述碎石层2中,任意两个水道5的连通位置设置竖向管道,所述竖向管道的上端伸出坡体并设置旋转喷头4;所述竖向管道与所述坡体相垂直。
[0026]具体的,所述坡体对应所述竖向管道的下侧设置斜支撑杆,可以有效提高竖向管道的稳定性。
[0027]具体的,所述吸水材料11均匀分散于所述柔性网袋之中,所述柔性网袋的上方设置防护板9,所述防护板9上均匀设置漏水孔,所述防护板9的边缘通过柔性材料连接所述柔性网袋。通过防护板的设置,防护板为硬质材料,在水流平缓的状态下,防护板的设计可以便于踩踏,当水流冲击坡体时,防护板设计漏水孔,不影响吸水材料吸收水分。
[002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湿地的边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设置于所述坡体表面的若干水道和吸水层,各所述水道之间纵横交错相互连通,并在交错位置设置旋转喷头,其中一个所述水道连通水源;各所述水道之间纵横交错将所述坡体的表面分割成若干矩形区域,各所述矩形区域内分别设置至少一片种植区域,所述种植区域用于种植植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湿地的边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域的边缘铺设透水砖形成硬质边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湿地的边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由下至上依次为土层、碎石层和吸水层,所述吸水层设置于各个种植区域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湿地的边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包括柔性网袋、设置于所述柔性网袋内部的吸水材料,所述柔性网袋的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辉波岳举邵振华王豪永刘拥瑞高清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裕隆水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