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小区门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017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小区门禁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左门柱、右门柱、门框,门框底部连接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又包括壳体,壳体一端安装有防护机构,壳体内安装有第一轴承安装座、第一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壳体内还安装有第三轴承座、第三转轴、第三齿轮和蜗杆,壳体内还安装有第二轴承安装座、第二轴承座、第四转轴、蜗轮和主动锥齿轮,第一转轴上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人们通过脚踩即可实现开门,并且无需消耗电能,具有节能环保、使用方便等优点。使用方便等优点。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小区门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小区门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门禁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宾馆、车场管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
[0003]目前,各个小区的进出口也基本安装了门禁装置,虽然它给人们的进出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现有的门禁装置,其控制按钮一般设置得较高,从而方便人们用手按压。但有时,人们的双手都拿着物品,此时需要出小区,没有闲置的手去按压按钮,就需要把物品放下,然后用手按压按钮,当门开启时,再拿起物品从大门出去,这就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小区门禁装置,人们通过脚踩即可实现开门,并且无需消耗电能,具有节能环保、使用方便等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小区门禁装置,包括左门柱和右门柱,所述右门柱上转动连接有门框,所述门框底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转动机构;
[0007]所述转动机构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右门柱底部连接,所述壳体顶部安装有防护机构;
[0008]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两个第一轴承安装座,所述两个第一轴承安装座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座,在两个第一轴承座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
[0009]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两个第三轴承座,所述两个第三轴承座之间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连接有第三齿轮和蜗杆,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0010]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两个第二轴承安装座,所述两个第二轴承安装座上分别安装有第二轴承座,在两个第二轴承座之间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连接有蜗轮和主动锥齿轮,所述蜗轮与蜗杆连接并且自锁,所述第一转轴上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的前后内侧壁上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挡板,所述两个挡板呈倒V形,所述外壳顶部还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中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圆形踏板,所述圆形踏板底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从第二弹簧中穿过,所述顶杆位于齿条正上方,所述顶杆中部连接有两个推杆,每个推杆底部铰接有两个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下端与挡板铰接。初始状态时,门框关闭,当用脚将圆形
踏板踩下时,圆形踏板带动顶杆和两个推杆向下运动,推杆推动挡板,使挡板在滑槽内滑动,两个挡板中部开启,顶杆插入两个挡板中部后继续向下运动,直到顶杆将齿条压下时停止。两个挡板未开启时,能够防止雨水、灰尘等杂质进入壳体内。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齿条下端连接有延时机构,所述延时机构又包括圆柱体结构的第一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第一缸体内部由内缸体和外缸体组成,所述内缸体的缸壁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油孔,所述内缸体内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第一活塞与内缸体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活塞上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顶部与齿条的底部连接。松开圆形踏板,第一弹簧将第一活塞向上弹起,由于第一活塞上侧的液压油无法流过单向阀到达第一活塞下侧,因此第一活塞上侧的液压油只能通过内缸体顶部的油孔进入外缸体,然后再通过内缸体底部的油孔进入第一活塞下侧,由于油孔的孔径较小,所以液压油流速较慢,第一活塞向上运动的速度较低。延时机构的设置,能够使门框缓慢关闭,给人们的通行提供充足的时间。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单向阀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当第一活塞向下运动时,单向阀的数量越多,第一活塞下侧的液压油越容易流经单向阀进入第一活塞上侧的内缸体内,从而使得脚踩圆形踏板越省力。
[0014]本技术的优点主要有:
[0015]1、人们通过脚踩即可实现开门,省去了用手按压开关按钮的麻烦,使用更加方便;
[0016]2、本装置无需消耗电能,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0017]3、延时机构的设置,能够使门框缓慢关闭,给人们的通行提供充足的时间;
[0018]4、防护机构的设置,能够防止雨水、灰尘等进入装置内部,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延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7]左门柱11、右门柱12、门框13、第一转轴14、壳体21、齿条24、第一轴承安装座25、第一轴承座26、第二转轴27、第一齿轮28、第二齿轮29、第三轴承座210、第三转轴211、第三齿轮212、蜗杆213、第二轴承安装座214、第二轴承座215、第四转轴216、蜗轮217、主动锥齿轮218、从动锥齿轮219、延时机构4、第一缸体41、内缸体42、外缸体43、油孔44、第一活塞45、单向阀46、第一弹簧47、第一活塞杆48、防护机构5、外壳51、滑槽52、挡板53、支架54、圆形踏板55、第二弹簧56、顶杆57、推杆58、第三连杆59。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
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9]如图1到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小区门禁装置,该装置仅适用于小区门禁中出小区一侧,不适用于进门侧。该装置包括左门柱11和右门柱12,右门柱12上转动连接有门框13,左门柱11、右门柱12、门框13均为市面上常见的结构,门框13底部连接有第一转轴14,为了使门框13转动,第一转轴14连接有转动机构。
[0030]转动机构又包括壳体21,安装时,壳体21埋在地面之下,壳体21与右门柱12底部连接,壳体21顶部安装有防护机构5,安装时,防护机构5安装在地面之上。防护机构5包括外壳51,外壳51顶部的前后内侧壁上安装有滑槽52,滑槽52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挡板53,两个挡板53呈倒V形,外壳51顶部还安装有支架54,支架54中部通过第二弹簧56连接有圆形踏板55,圆形踏板55底部连接有顶杆57,顶杆57从第二弹簧56中穿过,顶杆57中部连接有两个推杆58,每个推杆58底部铰接有两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小区门禁装置,包括左门柱(11)和右门柱(12),所述右门柱(12)上转动连接有门框(13),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3)底部连接有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又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与右门柱(12)底部连接,所述壳体(21)顶部安装有防护机构(5);所述壳体(21)内安装有两个第一轴承安装座(25),所述两个第一轴承安装座(25)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座(26),在两个第一轴承座(26)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27),所述第二转轴(27)上连接有第一齿轮(28)和第二齿轮(29),所述第一齿轮(28)啮合有齿条(24),所述齿条(24)滑动连接在壳体(21)的内壁上;所述壳体(21)内安装有两个第三轴承座(210),所述两个第三轴承座(210)之间连接有第三转轴(211),所述第三转轴(211)上连接有第三齿轮(212)和蜗杆(213),所述第三齿轮(212)与第二齿轮(29)啮合;所述壳体(21)内安装有两个第二轴承安装座(214),所述两个第二轴承安装座(214)上分别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15),在两个第二轴承座(215)之间连接有第四转轴(216),所述第四转轴(216)上连接有蜗轮(217)和主动锥齿轮(218),所述蜗轮(217)与蜗杆(213)连接并且自锁,所述第一转轴(14)上连接有从动锥齿轮(219),所述从动锥齿轮(219)与主动锥齿轮(218)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小区门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陶静陈兴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德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