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弯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116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弯折机技术领域的一种数控弯折机,包括弯折机本体、液压缸和伸缩汽缸,所述弯折机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且连接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自动上料机构,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座,且滑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汽缸,所述伸缩汽缸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的数控弯折机加工过程中压力过大通过人工进行上料容易造成意外伤害和人工手持物料在弯折时受到较大的弯折压力不方便控制容易使弯折精确性无法保障的问题。方便控制容易使弯折精确性无法保障的问题。方便控制容易使弯折精确性无法保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弯折机


[0001]本技术涉及弯折机
,具体为一种数控弯折机。

技术介绍

[0002]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但现有的数控弯折机大多数通过人工进行上料,但是人工在上料过程中,由于弯折机弯折压力过大,容易造成意外伤害,并且人工手持物料在弯折时,较大的弯折压力不方便控制,容易使弯折精确性无法保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数控弯折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弯折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弯折机,包括弯折机本体、液压缸和伸缩汽缸,所述弯折机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弯折机,包括弯折机本体(1)、液压缸(5)和伸缩汽缸(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机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且连接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的表面安装有底座(4),且底座(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自动上料机构(6),所述工作台(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且支撑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支撑杆(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座(9),且滑座(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汽缸(10),所述伸缩汽缸(10)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11),且伸缩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物料夹持机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弯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设置为五组呈等距离平行分布,所述液压缸(5)设置为俩组呈对称分布,所述限位板(8)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矩形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弯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机构(6)由上料台(601)、安装板(602)、第一电机(603)、第一转动轴(604)、第一丝杆(605)、第一限位杆(606)、推料板(607)和挡板(608)组成,所述上料台(6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02),且安装板(6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03),所述第一电机(603)的内部插设有第一转动轴(604),且第一转动轴(6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605),所述上料台(6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606),所述上料台(601)的表面安装有推料板(607),所述上料台(6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6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控弯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台(601)的表面设置有俩组滑槽,所述第一丝杆(605)和所述第一限位杆(606)分别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巧维王成涛郎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缙云县上好家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