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型自行车鞍座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鞍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型自行车鞍座。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坐垫在我国的自行车发展史中,其结构和样式同样跟随自行车的进化演变而演变。在人们印象中的自行车坐垫是由下层安装框架上安装两个主弹簧,然后在主弹簧安装一个金属框架,在金属框架上连接数条专用的拉力弹簧,在拉力弹簧上面罩上一层厚的软性织物,再罩上一个人造革面层。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如此传统复杂结构的自行车坐垫在市场上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简洁美观全树脂结构的自行车坐垫。但是属于非运动型的现代的坐垫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高密度的海绵上面罩上一个带有装饰效果的面层。
[0003]公共自行车在现代城市里已随处可见,而在自行车的使用过程中,大多同时通过自行车本身的缓冲系统为使用者进行减震,并不能够改善坐垫与使用者之间的力,长此以往,坐垫十分容易损坏,同时对使用者来说感受并不愉快,且不便于使用者对坐垫的安装,实用性不强,不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型自行车鞍座,包括自行车支座(1)和鞍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支座(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三空腔(13),所述第三空腔(13)的两侧内壁均焊接有第四弹簧(16),所述第四弹簧(16)远离与第三空腔(13)焊接的一端焊接有夹持块(15),所述夹持块(15)的底部与第三空腔(13)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自行车支座(1)的外圈焊接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空腔(6),所述第二空腔(6)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卡块(3),所述第一卡块(3)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远离第一卡块(3)的一端与第二空腔(6)的底部内壁焊接,所述鞍座(12)的顶部内壁两侧焊接有第三弹簧(11),所述第三弹簧(11)的底端焊接有挤压板(10),所述挤压板(10)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块(14),所述鞍座(1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空腔(4),所述第一空腔(4)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焊接有两个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相互远离的一端焊接有活动板(8),所述活动板(8)的顶部和底部与第一空腔(4)的顶部和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华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欧美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