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行驶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889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行驶搬运车,包括车架,车架的前端设置有前驾驶室和前电机驱动系统,车架的后端设置有后驾驶室和后电机驱动系统,前驾驶室和后驾驶室之间设置有载货平台,车架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前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电机和后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电机均通过蓄电池供电。该双向行驶搬运车通过其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在圆弧隧道内正常行驶,同时,由前电机驱动系统和后电机驱动系统组成前后双驱动系统,可以使搬运车在搬运作业时实现双向行驶,保证货物正常运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行驶搬运车


[0001]本技术涉及搬运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双向行驶搬运车。

技术介绍

[0002]搬运车即起搬运货物作用的物流搬运设备,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库、货运站及隧道施工等。搬运车历经三代发展,第一代搬运车为手动搬运车,其特点是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第二代搬运车是以内燃机驱动的内燃搬运车,具备较高的自动化,但缺点是有废气排放污染环境,效能较低,有害人类健康;第三代搬运车是以电动驱动的全电动搬运车,其自动化程度和内燃驱动搬运车相当,但它是节能环保理念推动的动力技术更新,使用的是电池动力,电动搬运车具备节能、无废气排放、噪音小等优点。
[0003]目前而言,搬运车在环保、节能与自动化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现有的搬运车只能单向行驶,在圆弧隧道等狭长区域进行搬运作业时,往往只能通过倒车才能改变正反方向,很难掉头,这样不仅影响货物的正常运输,也易引发货物掉落、碰撞等安全事故,而且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向行驶搬运车,能够在搬运作业时实现双向行驶,保证货物正常运输,提高工作效率。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向行驶搬运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前端设置有前驾驶室和前电机驱动系统,所述车架的后端设置有后驾驶室和后电机驱动系统,所述前驾驶室和所述后驾驶室之间设置有载货平台,所述车架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前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电机和所述后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电机均通过所述蓄电池供电。
[0006]优选地,所述前电机驱动系统的上端连接有前回转支撑轴承,所述后电机驱动系统的上端连接有后回转支撑轴承,所述前回转支撑轴承和所述后回转支撑轴承均与所述车架铰接。
[0007]优选地,所述前回转支撑轴承和所述后回转支撑轴承均通过铰接机构与所述车架铰接。
[0008]优选地,所述车架上固定连接有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的两端通过转向连杆机构分别与所述前电机驱动系统和所述后电机驱动系统铰接。
[0009]优选地,所述转向油缸通过液压管路连接有电机泵,所述电机泵通过所述蓄电池供电。
[0010]优选地,所述转向油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上。
[0011]优选地,所述转向油缸为双作用液压油缸。
[0012]优选地,所述前驾驶室和所述后驾驶室内均设置有方向盘和制动踏板。
[0013]优选地,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液压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
[0014]本技术提供的双向行驶搬运车,包括车架,车架的前端设置有前驾驶室和前
电机驱动系统,车架的后端设置有后驾驶室和后电机驱动系统,前驾驶室和后驾驶室之间设置有载货平台,车架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前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电机和后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电机均通过蓄电池供电,通过其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在圆弧隧道内正常行驶,同时,由于前电机驱动系统和后电机驱动系统组成前后双驱动系统,可以使搬运车在搬运作业时实现双向行驶,无需通过倒车或掉头来改变行驶方向,保证货物正常运输,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行驶搬运车的正视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行驶搬运车的俯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行驶搬运车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0021]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4]本技术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0025]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行驶搬运车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行驶搬运车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行驶搬运车的立体示意图。
[0026]该双向行驶搬运车包括车架1,车架1的前端设置有前驾驶室2和前电机驱动系统3,车架1的后端设置有后驾驶室4和后电机驱动系统5,前驾驶室2和后驾驶室4之间设置有载货平台6,车架1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前电机驱动系统3的驱动电机和后电机驱动系统5的驱动电机均通过蓄电池7供电。
[0027]本技术实施例中,车架1的前端设置有前驾驶室2和前电机驱动系统3,当需要向前行驶时,可以由驾驶员在前驾驶室2内控制前电机驱动系统3驱动该双向行驶搬运车向前行驶;车架1的后端设置有后驾驶室4和后电机驱动系统5,当需要向后行驶时,可以由驾驶员在后驾驶室4内控制后电机驱动系统5驱动该双向行驶搬运车向后行驶;前驾驶室2和后驾驶室4之间设置有载货平台6,可以放置需要搬运的货物;车架1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可以为前电机驱动系统3的驱动电机和后电机驱动系统5的驱动电机分别供电。该双向行驶搬运车通过其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在圆弧隧道内正常行驶,同时,由于前电机驱动系统3和后电机驱动系统5组成前后双驱动系统,可以使搬运车在搬运作业时实现双向行驶,无需通过倒车或掉头来改变行驶方向,保证货物正常运输,提高工作效率。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行驶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前端设置有前驾驶室和前电机驱动系统,所述车架的后端设置有后驾驶室和后电机驱动系统,所述前驾驶室和所述后驾驶室之间设置有载货平台,所述车架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前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电机和所述后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电机均通过所述蓄电池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行驶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电机驱动系统的上端连接有前回转支撑轴承,所述后电机驱动系统的上端连接有后回转支撑轴承,所述前回转支撑轴承和所述后回转支撑轴承均与所述车架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行驶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回转支撑轴承和所述后回转支撑轴承均通过铰接机构与所述车架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行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智杨鸥陈龙朱剑峰夏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合力工业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