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837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涉及塞盘链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对接结构、扣合结构、运输主体、固定结构、耐磨结构以及盘口连接结构,受力横杆一侧表面与第一链杆一侧表面连接,圆环铁扣外表面与受力横杆另一侧表面连接,第二链杆一侧表面与第一链杆一侧表面连接,圆型压板一侧表面与第二链杆另一侧表面连接,第一弹簧一端与圆型压板另一侧表面连接,拉结杆一端与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圆环铁扣与挂扣扣合连接,这样各链条之间既能整体连接,保持结构整体稳定性,又可通过挂扣进行拆卸各分部链条,能够方便快捷地更换受损的链条,使得塞盘链条快速回归工作。链条快速回归工作。链条快速回归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


[0001]本技术涉及塞盘链条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

技术介绍

[0002]养殖业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输送饲料过程,人们不断的改进,以实现更高效的送料,随着养殖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工饲喂的传统方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养殖设备企业为了实现饲喂的自动输送,设计了一种通过塞盘在管路中输送饲料自动饲喂系统。
[0003]现有的用于饲料输送的塞盘链条,链条与链条之间采用扣合连接,当其中一个链条出现损坏时会导致整条链条都无法正常工作,需要重新换条完整的链条进行工作,这样不仅浪费了其余没有损伤的链条,还提高了输送用塞盘链条的成本,而且换链条过程繁琐,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需要重新更换完整链条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包括对接结构、扣合结构、运输主体、固定结构、耐磨结构以及盘口连接结构,所述对接结构包括第一链杆、受力横杆以及圆环铁扣,所述受力横杆一侧表面与第一链杆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圆环铁扣外表面与受力横杆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扣合结构包括第二链杆、圆型压板、第一弹簧以及拉结杆,所述第二链杆一侧表面与第一链杆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圆型压板一侧表面与第二链杆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圆型压板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拉结杆一端与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运输主体包括第一运料盘、第二运料盘、承压板以及第一承载螺栓,所述承压板一侧表面与第一运料盘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承压板另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旋转槽口,所述第一运料盘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旋转槽口,所述第一承载螺栓一端穿过第一旋转槽口以及第二旋转槽口与第一运料盘内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承载螺栓与第一旋转槽口以及第二旋转槽口旋转配合,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圆型托座以及套筒,所述圆型托座一侧表面与承压板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套筒一侧表面与圆型托座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耐磨结构包括第二弹簧以及缓冲筒,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套筒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缓冲筒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缓冲筒另一侧表面与第一链杆外表面连接,所述盘口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约束筒以及第二约束筒,所述第一约束筒一侧表面与第一运料盘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二约束筒一侧表面与第二运料盘一侧表面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对接结构还包括防磨护套,所述防磨护套安装于第一链杆外表面,所述防磨护套安装于第二链杆外表面,其中防磨护套起到防止链条摩擦受损的作用。
[0007]优选地,所述扣合结构还包括挂扣,所述挂扣一侧表面与拉结杆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挂扣与圆环铁扣扣合连接,其中挂扣起到扣合的作用。
[0008]优选地,所述运输主体还包括圆弧磨层块,所述圆弧磨层块一侧表面与第一运料盘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圆弧磨层块另一侧表面与第二运料盘一侧表面连接,其中圆弧磨层块起到防止链条与管道壁摩擦受损的作用。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承载螺栓,所述圆型托座另一侧表面设有第三旋转槽口,所述承压板另一侧表面设有第四旋转槽口,所述第二承载螺栓一端穿过第三旋转槽口以及第四旋转槽口与承压板内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承载螺栓与第三旋转槽口以及第四旋转槽口旋转配合,其中第二承载螺栓起到固定装置的作用。
[0010]优选地,所述耐磨结构还包括中心轴杆,所述第二弹簧安装于中心轴杆外表面,所述中心轴杆一侧表面与套筒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缓冲筒一侧表面设有圆孔,所述中心轴杆一端穿过圆孔与缓冲筒伸缩配合,其中中心轴杆起到固定第二弹簧的作用。
[0011]优选地,所述盘口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U型链杆以及第二U型链杆,所述第一U型链杆一侧表面与第一约束筒内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二U型链杆一侧表面与第二约束筒内部一侧表面连接,其中第一U型链杆以及第二U型链杆均起到各链杆之间稳固连接的作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圆环铁扣和挂扣,圆环铁扣与挂扣扣合连接,这样各链条之间既能整体连接,保持结构整体稳定性,又可通过挂扣进行拆卸各分部链条,能够方便快捷地更换受损的链条,使得塞盘链条快速回归工作。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防磨护套和圆弧磨层块,防磨护套可以有效地减少管道内壁对于链杆外表面的摩擦,圆弧磨层块可以减少管道内壁对于第一运料盘以及第二运料盘的外围磨损,大大的延长的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经济效益。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和缓冲筒,塞盘链条在进行工作时,第一链杆与第一U型链杆受力挤压摩擦,其中第一链杆外表面设有缓冲筒,缓冲筒与第二弹簧连接,第二弹簧可以有效地减少第一U型链杆与第一链杆的内表面挤压摩擦,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的第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的正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的右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的左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的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的图4中C处局部放大图。
[0023]图中:100、对接结构;110、第一链杆;120、受力横杆;130、圆环铁扣;140、防磨护套;200、扣合结构;210、第二链杆;220、圆型压板;230、第一弹簧;240、拉结杆;250、挂扣;300、运输主体;310、第一运料盘;320、第二运料盘;330、承压板;340、第一承载螺栓;350、圆弧磨层块;400、固定结构;410、圆型托座;420、套筒;430、第二承载螺栓;500、耐磨结构;510、第二弹簧;520、缓冲筒;530、中心轴杆;600、盘口连接结构;610、第一约束筒;620、第二约束筒;630、第一U型链杆;640、第二U型链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饲喂系统输送饲料的塞盘链条,包括对接结构(100)、扣合结构(200)、运输主体(300)、固定结构(400)、耐磨结构(500)以及盘口连接结构(6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结构(100)包括第一链杆(110)、受力横杆(120)以及圆环铁扣(130),所述受力横杆(120)一侧表面与第一链杆(11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圆环铁扣(130)外表面与受力横杆(120)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扣合结构(200)包括第二链杆(210)、圆型压板(220)、第一弹簧(230)以及拉结杆(240),所述第二链杆(210)一侧表面与第一链杆(11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圆型压板(220)一侧表面与第二链杆(210)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30)一端与圆型压板(220)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拉结杆(240)一端与第一弹簧(230)另一端连接,所述运输主体(300)包括第一运料盘(310)、第二运料盘(320)、承压板(330)以及第一承载螺栓(340),所述承压板(330)一侧表面与第一运料盘(31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承压板(330)另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旋转槽口,所述第一运料盘(310)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旋转槽口,所述第一承载螺栓(340)一端穿过第一旋转槽口以及第二旋转槽口与第一运料盘(310)内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承载螺栓(340)与第一旋转槽口以及第二旋转槽口旋转配合,所述固定结构(400)包括圆型托座(410)以及套筒(420),所述圆型托座(410)一侧表面与承压板(330)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套筒(420)一侧表面与圆型托座(410)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耐磨结构(500)包括第二弹簧(510)以及缓冲筒(520),所述第二弹簧(510)一端与套筒(420)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10)另一端与缓冲筒(52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缓冲筒(520)另一侧表面与第一链杆(110)外表面连接,所述盘口连接结构(600)包括第一约束筒(610)以及第二约束筒(620),所述第一约束筒(610)一侧表面与第一运料盘(31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二约束筒(620)一侧表面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星宇链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