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割加工机的窝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790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切割加工机的窝尾装置,靠近第一转盘N个加工工位上至少布置有里端倒角装置与换盘装置,第二转盘上圆周均匀布置若干筒套,换盘装置将毛套从支承轴水平推进筒套内,所述第二转盘转动使筒套内的毛套在装夹工位完成内芯的装夹、在下线工位完成成品下线;所述里端倒角装置包括倒角刀组件、第一及第二调节框,第一调节板相对第一调节框滑动,第二调节板相对第二调节框滑动,第一调节板上固定所述第二调节框,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调节板的移动方向互相垂直,所述倒角刀组件由光轴电机驱动,光轴电机的安装板固定在第二调节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备占用空间小,节省中间物料周转,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割加工机的窝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切割加工机的窝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切割加工机常见的加工工序例如开料、定长切断、倒角、装配其它零件等,用于建筑涂料行业的滚筒刷毛套,其加工工序除了上述工序外,还需要将毛套的一端加热窝尾。通常,该工序是通过专用的设备单独完成的,因此,起码需要两条生产线,才能完成分段切割、倒角、封尾等加工。本申请的技术人投入大量精力,开发一种将开料切割、倒角、封尾等工序都整合在一起的设备,使滚筒毛套的生产从进料至成品出来仅由一台设备完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场地占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切割加工机的窝尾装置,它结构科学合理,设备中整合多个加工工序,占用空间小,节省中间物料周转环节,节省人力物力,生产效率高,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割加工机的窝尾装置,安装在切割加工机上,所述切割加工机包括下料机构、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上圆周均匀布置N个支承轴且以2π/N的弧度步幅间隔旋转,下料机构将空心棒送至第一工位的支承轴上,由第一切刀将空心棒定长裁切为待加工件,其特征在于:窝尾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转盘工位上的外端电热装置、封尾装置,所述支承轴设置涨紧装置,在封尾装置的工位上驱动所述涨紧装置将待加工件涨紧支承,所述外端电热装置包括加热气缸安装板、第一位移机构、加热头固定板、加热头,所述第一位移机构连接加热头固定板,所述第一位移机构驱使加热头固定板沿加热气缸安装板前后滑动,所述加热头安装在加热头固定板上,所述加热头适于插入待加工件的外端内腔使待加工件受热变软;所述封尾装置包括封尾板与第二位移机构,所述封尾板所在平面与待加工件外端壁面垂直相交,所述第二位移机构驱动封尾板压向待加工件的外端,所述封尾板的末端具有一使热软的待加工件易于形成窝尾的突起。
[0005]切割加工机还包括第二转盘,在第一转盘上设置换盘装置将待加工件从支承轴水平推进第二转盘的筒套内,所述筒套在第二转盘上圆周均匀布置。
[0006]所述换盘装置包括滑座、度夹爪气缸和一对夹爪,夹爪气缸安装在滑座上,滑座沿换盘工位所在的支承轴轴向滑动。
[0007]第二转盘顺序设置换盘上料工位、内芯装夹工位、卸货出料工位,在第二转盘前侧对应换盘上料工位、内芯装夹工位设置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用于防止待加工件从所述筒套中脱落。
[0008]所述第一转盘竖直设置,所述外端电热装置挂装在机身前梁上,所述加热头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加热头,两加热头的轴线与间歇停留在第一转盘顶部相邻两支承
轴的轴线重合,所述加热头内设置发热管。
[0009]所述封尾板的板外端一侧设置崩口使板外端另一侧形成所述突起,靠近封尾板的支承轴沿从崩口至突起的方向旋转。
[0010]所述崩口的夹角是110
゜‑
130

,所述封尾板的中位线与靠近封尾板的支承轴轴线相交。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的切割加工机的窝尾装置设置在第一转盘的固定工位上,包括外端电热装置、封尾装置,在流程上先将毛套端加热变软,再通过带有突起的封尾板完成窝尾。在第一转盘的其它工位完成开料、吸浮毛、切倒角等加工,机器从进料到下料连续自动完成,摒弃了目前同类设备需要采用分工序、分别控制的加工方式,设备占用空间小,节省人力物力。其窝尾装置结构合理科学,布局精巧。
[0013]2.本技术的转盘支承轴处设置有涨紧装置,可将毛套涨紧固定在支承轴上,防止毛套打滑,保证后续工序顺利加工,并且防止毛套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或者脱落,可保证毛套的生产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通过放料架将毛套棒有序排列后逐一送到毛套加工区域,采用一体化机械生产后,自动将成品推出。
[0014]3.本技术的转盘背部设计轴旋转驱动装置,通过皮带带动各加工轴旋转,效率高且节奏同步。底部设置有两个辅助槽轮撑开皮带,将不需要轴旋转的工位脱离皮带的限制。通过变速箱连接间歇式分割器,将电机的动力由分割器形成间歇驱动输出,间歇驱动输出向转盘提供固定频率的停顿式旋转,从而形成转盘旋转定位—工件插装的分步循环动作模式,该驱动方式结构新颖、简单、有效,且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轴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支承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支承轴的结构剖解图。
[0020]图6本技术的毛套加工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的里端倒角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的外端电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的梳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技术的换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技术的第二转盘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技术的内芯装夹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为本技术内芯从第一夹芯槽推入第二夹芯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4为本技术的切割加工机倒角装置的第一调节框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9]图15为本技术的切割加工机倒角装置的第二调节框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0]图16为本技术的切割加工机窝尾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本技术公开一种切割加工机的窝尾装置,切割加工机主要是用于对滚筒毛刷的毛套棒进行加工,待加工件是毛套,参见图1

16,机器包括下料机构1、毛套加工区域2,毛套加工区域内设置竖直的第一转盘3,在第一转盘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支承轴,转盘是匀步幅间歇转动的,第一电机连接分割器,分割器在规律间歇式输出旋转动力,在第一转盘外围布置有多个加工装置,例如切料刀、里端倒角装置23、外端电热装置24、吸尘、吸浮毛等,各个装置布置在支承轴间歇停顿的位置,第一转盘3带动待加工件转至各个间歇停顿的位置时,在间歇停顿时间内由各装置对支承轴上的毛套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从而实现滚筒毛套加工连续、自动化生产。基于回转件产品的特性,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待加工不断旋转,因此,设备需要在支承轴上安装驱动支承轴旋转的轴旋转机构30和将待加工毛套涨紧在支承轴上的轴涨紧装置。
[0033]轴旋转机构30安装在第一转盘3的背部,包括第二电机、支承轴旋转驱动端、皮带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割加工机的窝尾装置,安装在切割加工机上,所述切割加工机包括下料机构、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上圆周均匀布置N个支承轴且以2π/N的弧度步幅间隔旋转,下料机构将空心棒送至第一工位的支承轴上,由第一切刀将空心棒定长裁切为待加工件,其特征在于:窝尾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转盘工位上的外端电热装置、封尾装置,所述支承轴设置涨紧装置,在封尾装置的工位上驱动所述涨紧装置将待加工件涨紧支承,所述外端电热装置包括加热气缸安装板、第一位移机构、加热头固定板、加热头,所述第一位移机构连接加热头固定板,所述第一位移机构驱使加热头固定板沿加热气缸安装板前后滑动,所述加热头安装在加热头固定板上,所述加热头适于插入待加工件的外端内腔使待加工件受热变软;所述封尾装置包括封尾板与第二位移机构,所述封尾板所在平面与待加工件外端壁面垂直相交,所述第二位移机构驱动封尾板压向待加工件的外端,所述封尾板的末端具有一使热软的待加工件易于形成窝尾的突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切割加工机的窝尾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割加工机还包括第二转盘,在第一转盘上设置换盘装置将待加工件从支承轴水平推进第二转盘的筒套内,所述筒套在第二转盘上圆周均匀布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照梁厚超李卫黄锦浩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