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699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蓄水池和降膜蒸发装置,所述蓄水池和降膜蒸发装置通过污水管连接,所述降膜蒸发装置内部设置若干降膜管,所述降膜管外侧设置亲水性聚合物材料,所述降膜蒸发装置顶部设置蒸汽排出管,所述降膜管上部设置滴液器,所述滴液器用于将所述污水管输送进所述降膜蒸发器的污水输送至所述降膜管外侧;所述降膜蒸发装置下部与污水回流管一端连通,污水回流管另一端与蓄水池连通。采用竖管降膜蒸发,在降膜蒸发管外设置亲水材料,亲水材料有助于破坏液膜表面张力,液膜自身热容量小,便于快速蒸发,缩短了降膜蒸发装置启动时间,增加了装置生活污水蒸发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中国,约70%的变电站地处市政条件不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很多变电站的原有生活污水处理方式粗放,同时伴随着环境法规及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变电站原有生活污水处理及排放方式受到极大挑战。此外,随着智能化变电站建设工作的深入,新建变电站运行人员锐减,变电站生活污水量减少,这对原有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带来了极大影响。
[0003]变电站生活污水排放量很小,变电站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站内运行人员和值守人员生活排放,偶有巡视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量很少。变电站生活污水主要为站内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目前,新建110kV及220kV变电站一般为无人值守站,但是许多老站内工作人员依然较多。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工作人员洗涤污水、冲厕废水和淋浴废水等,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主要特点有排放量较小且污水量间歇排放波动大,每天不同时段的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且较集中。
[0004]变电站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好,污染程度较低。变电站生活污水主要由人粪尿、洗涤废水、洗漱废水、厨房废水等组成。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包括SS、COD、BOD5、TP、TN等,pH接近中性,基本不含重金属及其他难降解有机物。BOD5/COD>0.5,生化性好。与此同时,变电站生活污水水质波动较大。在不同时段,变电站生活污水来源不同,主要污染因子也不同。
[0005]目前变电站主流污水处理工艺为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原理,典型工艺流程,主要特点是采用A/O工艺、并有出水回流和污泥回流,能实现同步脱氮除磷,出水经消毒后排放。剩余污泥采用厌氧消化实现减量化和稳定化,消化污泥清掏周期为1~2年,采用吸泥车外运。
[0006]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使用越来越普及。但是,随着运行人数减少,生活污水排放量太小,不连续,一般污水先进入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中的调节池,水量满足处理要求后再进行处理。目前,因变电站污水排放量小,微生物无法正常生长,导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难以实现,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无法投入正常使用,仅能达到化粪池的功能。
[0007]针对变电站水质情况,如何实现变电站污水零排放成了目前研究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实现变电站污水零排放。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包括蓄水池和降膜蒸发装置,所述蓄水池和降膜蒸发装置通过污水管连接,所述降膜蒸发装置内部设置若干降膜管,所述降膜管外侧设置亲水性聚合物材料,所述降膜蒸发装置顶部设置蒸汽排出管,所述降膜管上部设置滴液器,所述滴液器用于将所述污水管输送进所述降膜蒸发器的
污水输送至所述降膜管外侧;所述降膜蒸发装置下部与污水回流管一端连通,污水回流管另一端与蓄水池连通。
[0010]进一步的,亲水性聚合物材料为棉布、化纤布中的一种或组合。
[0011]进一步的,亲水性聚合物材料厚度为1

20mm。
[0012]进一步的,亲水性聚合物材料经过改性,所述改性过程为:先用异丙醇初步浸泡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材料30

90min,然后放入改性溶液中改性,在超声的环境下浸泡1

1.5小时,然后取出,静置10小时后干燥,将干燥后的亲水性聚合物材料饱和吸水后放在暗室,用紫外灯照射8小时

12小时。
[0013]进一步的,改性溶液为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乙烯醇、乙二胺、丙烯酸、戊二醛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进一步的,亲水性聚合物材料上负载光催化剂,所述降膜蒸发装置内部设置紫外灯。
[0015]进一步的,滴液器上部设置氨吸附层,所述氨吸附层为多孔吸附材料。
[0016]进一步的,蒸汽排出管上设置风机。
[0017]进一步的,降膜蒸发装置与太阳能热水器连通。
[0018]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层和设置在过滤层下方且与过滤层连通的积水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石英砂过滤层、锰砂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0](1)采用竖管降膜蒸发,在降膜蒸发管外设置亲水材料,亲水材料有助于破坏液膜表面张力,液膜自身热容量小,便于快速蒸发,缩短了降膜蒸发装置启动时间,增加了装置生活污水蒸发效率;
[0021](2)亲水材料在液膜蒸发过程中,会将污水中污染物截留在亲水材料上,在起到提高蒸发速率的同时,对污染物进行了截留;在紫外催化的作用下,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防止回流水污染物浓度高;
[0022](3)在降膜蒸发器内还设置了紫外灯,并结合亲水材料聚合物中负载的光催化剂,使得废水中的污染物降解,同时降低了臭气的排放浓度;
[0023](4)对亲水材料进行了改性,在改性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水分在降膜蒸发装置中的蒸发效率;
[0024](5)由于变电站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波动大,在降膜蒸发装置中设置了紫外灯,在二氧化钛的催化作用下,将VOCs氧化降解,防止有机物随着蒸汽外排造成大气污染;
[0025](6)设置氨吸附层,并在氨吸附层上部设置微电解填料,生活污水在蒸发过程中,高温作用下尿素会分解为氨,氨经过氨吸附层过程中沸石、活性炭会将其截留,部分未分解的有机物与水蒸气在微电解填料过程中,微电解作用会产生镁离子落入氨吸附层,并与氨吸附层中的磷、氨发生反应,形成鸟粪石,降低排出气体中氨等臭气的排放。
[0026](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变电站污水经过滤装置过滤后再流入蓄水池,过滤装置可过滤掉污水中的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的石英砂、悬浮物质和固体颗粒。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一种变电站污水太阳能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
[0028]图2为过滤装置示意图;
[0029]图3为亲水性聚合物材料厚度蒸发效率图;
[0030]图4为改性后亲水性聚合物材料蒸发效率图;
[0031]图5为风机的风量对竖管降膜蒸发器的加污水蒸发速率的变化情况图。
[0032]附图中:1、蓄水池,2、降膜蒸发装置,3、过滤装置,11、液位计,12、水泵,13、污水管,21、风机,22、降膜管,23、热水进入口,24、污水回流管,25、滴液器,26、除泡器,31、石英砂过滤层,32、锰砂过滤层,33、活性炭过滤层,34、储水区,35、隔板,36、过水孔,37、进水口,38、透水板,39、积水区,310、滤料盖板,311、总盖板,312、托盘,313、提拉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晰和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和降膜蒸发装置(2),所述蓄水池(1)和降膜蒸发装置(2)通过污水管(13)连接,所述降膜蒸发装置(2)内部设置若干降膜管(22),所述降膜管(22)外侧设置亲水性聚合物材料,所述降膜蒸发装置(2)顶部设置蒸汽排出管,所述降膜管(22)上部设置滴液器(25),所述滴液器(25)用于将所述污水管(13)输送进所述降膜蒸发器(2)的污水输送至所述降膜管(22)外侧;所述降膜蒸发装置(2)下部与污水回流管(24)一端连通,污水回流管(24)另一端与蓄水池(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材料为棉布、化纤布中的一种或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材料厚度为1

20mm。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材料经过改性,所述改性过程为:先用异丙醇初步浸泡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材料30

90min,然后放入改性溶液中改性,在超声的环境下浸泡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季璞张欣宜马悦红杨育娟鱼小兵张燕涛吴健吕平海刘子瑞丁德钱珂珂陈昌伟周忻宇白晓春雷磊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供电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咸新区供电公司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