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烟气热量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616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烟气热量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脱硝装置、空预器、除尘器、主烟道浓缩装置、湿法脱硫吸收塔、预沉池和蒸发塔;脱硝装置、空预器、除尘器、主烟道浓缩装置和湿法脱硫吸收塔依次通过烟气管道连通;湿法脱硫吸收塔的出水口连通预沉池,预沉池的出水口连通主烟道浓缩装置的入水口;主烟道浓缩装置的出水口连通蒸发塔的入水口;蒸发塔的入风口连通于脱硝装置和空预器之间的烟气管道上;蒸发塔的出风口连通于空预器和除尘器之间的烟气管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处理脱硫废水的成本。低处理脱硫废水的成本。低处理脱硫废水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烟气热量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的浓缩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SO2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空气中SO2含量过高会引起酸雨,破坏农作物和建筑物。SO2还会吸附在空气中的粉尘上,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严重损害人类健康。而绝大部分SO2的排放来源于燃煤,例如:火力发电厂、工业燃煤、供暖等,在燃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SO2。
[0003]为了减少燃煤过程中SO2的排放,烟气脱硫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处理方式。例如:在燃煤电厂中,通常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但湿法脱硫工艺中会产生大量含有固体悬浮物、重金属离子、高硬度且高污染的脱硫废水。
[0004]当前,为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通常采用包括:化学预处理、浓缩减量、浓水末端处理三个部分的处理技术。相关技术中,由于化学预处理阶段的药剂成本较高,且浓缩减量和浓水末端处理中进行蒸发结晶的能耗成本高,造成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的运行成本高。
[0005]由此可知,相关技术中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的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的废水浓缩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存在的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000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利用烟气热量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脱硝装置、空预器、除尘器、主烟道浓缩装置、湿法脱硫吸收塔、预沉池和蒸发塔;
[0009]脱硝装置、空预器、除尘器、主烟道浓缩装置和湿法脱硫吸收塔依次通过烟气管道连通;
[0010]湿法脱硫吸收塔的出水口连通预沉池,预沉池的出水口连通主烟道浓缩装置的入水口;主烟道浓缩装置的出水口连通蒸发塔的入水口;蒸发塔的入风口连通于脱硝装置和空预器之间的烟气管道上;蒸发塔的出风口连通于空预器和除尘器之间的烟气管道上。
[0011]优选地,所述主烟道浓缩装置的入水口设置于主烟道浓缩装置的顶部,入风口和出风口设置于主烟道浓缩装置的侧部,出水口设置于主烟道浓缩装置的下部。
[0012]优选地,所述蒸发塔的入风口和入水口均设置于蒸发塔的顶部,所述蒸发塔的出风口设置于蒸发塔的底部。
[0013]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混凝沉淀装置,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的入水口与主烟道浓缩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混凝沉淀装置的出水口与蒸发塔的入水口连通。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蒸发塔的入水口之间还设置有雾化器。
[0015]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雾化器为双流体雾化喷枪,所述双流体雾化喷枪包括空气压缩器和喷雾水泵,所述喷雾水泵连通混凝沉淀装置的出水口和蒸发塔的入水口,空气压缩器连通喷雾水泵。
[0016]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通过烟气管道连通湿法脱硫吸收塔。
[0017]一种利用烟气热量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收集湿法脱硫吸收塔内的脱硫废水;
[0019]利用烟气管道内的烟气对脱硫废水进行浓缩;
[0020]利用烟气管道内的烟气对浓缩后的脱硫废水进行干燥,得到结晶固体。
[0021]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2]将浓缩脱硫废水后的烟气排入湿法脱硫吸收塔内进行脱硫;
[0023]将蒸发脱硫废水后的烟气依次排入除尘器和湿法脱硫吸收塔进行除尘和脱硫。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应用于燃煤电厂,所述燃煤电厂产生的烟气通过烟气管道,依次通入脱硝装置、空预器、除尘器以及湿法脱硫吸收塔后排放至外界,空预器之前管道内的烟气温度大于空预器之后管道内的烟气温度,所述系统包括:
[0025]与所述湿法脱硫吸收塔的出水口连通的预沉池,用于收集所述湿法脱硫吸收塔中的脱硫废水;
[0026]主烟道浓缩装置,所述主烟道浓缩装置代替部分烟道,其入水口与所述预沉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主烟道浓缩装置的入风口与除尘器后的烟气管道连通,用于利用管道内的烟气浓缩所述脱硫废水;
[0027]蒸发塔,所述蒸发塔的入水口与所述主烟道浓缩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蒸发塔的入风口与脱硝装置和空预器之间的烟气管道连通,用于利用管道内的烟气蒸发干燥浓缩后的脱硫废水。
[0028]优选地,所述浓缩装置利用原电厂主烟道改建而成,不需要额外修建浓缩塔,无土建基础,无增压风机,也可新建。
[0029]优选地,所述主烟道浓缩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蒸发塔的入水口之间连通有混凝沉淀装置,用于使浓缩后的脱硫废水经过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的澄清分离出澄清液体和沉淀物,以将所述澄清液体排入所述蒸发塔内。
[0030]优选地,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蒸发塔的入水口之间还设置有雾化器,用于将所述混凝沉淀装置排出的所述澄清液体经过雾化后排入所述蒸发塔内。
[0031]优选地,所述雾化器为双流体雾化喷枪,所述双流体雾化喷枪包括空气压缩器和喷雾水泵,所述空气压缩器将所述喷雾水泵喷出的所述澄清液体雾化成粒径为20μm~200μm的水雾,其中,所述喷雾水泵连通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的出水口和所述蒸发塔的入水口,所述双流体雾化喷枪的出水口设置于所述蒸发塔的入水口处。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在浓缩装置中对脱硫废水进行浓缩,在蒸发塔中对浓缩后的脱硫废水进行蒸发,以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与传统的烟气余热浓缩装置浓缩相比,省略了增压风机,节省了大量电费;与其它膜浓缩技术相比,省略了对脱硫废水进行的化学预处理,因此节省了化学预处理的药剂成本,且利用燃煤电厂排放的能量对脱硫废水进行两次干燥处理,无需为脱硫废水的干燥提供能源,从而降低了处理脱硫废
水的能耗,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能够降低处理脱硫废水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是本专利技术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本专利技术脱硫废水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37]图3是本专利技术脱硫废水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38]附图标记:12、脱硝装置;13、空预器;14、除尘器;15、主烟道浓缩装置;16、湿法脱硫吸收塔;17、烟囱;21、预沉池;22、混凝沉淀装置;23、蒸发塔;301

305为方法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烟气热量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脱硝装置、空预器、除尘器、主烟道浓缩装置、湿法脱硫吸收塔、预沉池和蒸发塔;脱硝装置、空预器、除尘器、主烟道浓缩装置和湿法脱硫吸收塔依次通过烟气管道连通;湿法脱硫吸收塔的出水口连通预沉池,预沉池的出水口连通主烟道浓缩装置的入水口;主烟道浓缩装置的出水口连通蒸发塔的入水口;蒸发塔的入风口连通于脱硝装置和空预器之间的烟气管道上;蒸发塔的出风口连通于空预器和除尘器之间的烟气管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烟气热量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烟道浓缩装置的入水口设置于主烟道浓缩装置的顶部,入风口和出风口设置于主烟道浓缩装置的侧部,出水口设置于主烟道浓缩装置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烟气热量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塔的入风口和入水口均设置于蒸发塔的顶部,所述蒸发塔的出风口设置于蒸发塔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利用烟气热量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混凝沉淀装置,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的入水口与主烟道浓缩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相余王健荆黎阮柏松秦福初葛智泉李建叶明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