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686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44
本申请涉及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尤其涉及建筑防水结构的领域,其包括成型屋顶的基层和设置于基层上的女儿墙,所述基层铺设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的边沿贴合并搭设于女儿墙的墙面,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条和若干用于将固定条固定连接于女儿墙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防水层搭设于女儿墙的边沿被夹持于固定条和女儿墙之间,所述第一防水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设置有贴合于第一防水层以及女儿墙墙面的保护层。本申请能够有效的减小防水卷材发生翻遍或脱离的情况。效的减小防水卷材发生翻遍或脱离的情况。效的减小防水卷材发生翻遍或脱离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面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防水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女儿墙的防水性能。常常在屋顶基层以及与女儿墙的底部交接部铺设防水卷材,并使得防水卷材的边沿搭接于女儿墙的底部边沿,以用做防水。
[0003]但是为了减少防水卷材被损坏,在防水卷材外部还采用水泥砂浆等浇筑形成保护层,以减小防水卷材被损伤的可能性。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将防水卷材的边沿搭接于女儿墙底部的表面后,在通过水泥砂浆贴敷于墙面形成保护层,容易使得防水卷材相对女儿墙的墙面脱离或卷边,影响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小在施工过程中,防水卷材相对墙面发生脱离或卷边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屋面防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防水结构,包括成型屋顶的基层(1)和设置于基层(1)上的女儿墙(2),所述基层(1)铺设有第一防水层(11),所述第一防水层(11)的边沿贴合并搭设于女儿墙(2)的墙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条(3)和若干用于将固定条(3)固定连接于女儿墙(2)的固定组件(4),所述第一防水层(11)搭设于女儿墙(2)的边沿被夹持于固定条(3)和女儿墙(2)之间,所述第一防水层(11)远离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贴合于第一防水层(11)以及女儿墙(2)墙面的保护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11)搭接于女儿墙(2)的边沿处采用密封膏成型有第一密封层(12),所述第一密封层(12)固定连接于第一防水层(11)的边沿和女儿墙(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11)搭接于女儿墙(2)的边沿设置有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呈板状结构且其上边沿同样通过若干固定组件(4)固定连接于女儿墙(2),所述连接件(6)的横截面轮廓呈阶梯形,所述连接件(6)的下边沿搭设并压合于固定条(3)远离女儿墙(2)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的上边沿采用密封膏成型有第二密封层(61),所述第二密封层(61)固定连接于女儿墙(2)和连接件(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女儿墙(2)与基层(1)阴角的交接部和第一防水层(11)之间设置有附加防水层(13),所述附加防水层(13)的两侧边沿分别搭设于女儿墙(2)和基层(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11)和基层(1)以及女儿墙(2)之间设置有过渡层(7),所述过渡层(7)贴合于女儿墙(2)以及基层(1),所述过渡层(7)位于女儿墙(2)和基层(1)交接部的过渡面呈弧面状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5)远离女儿墙(2)以及基层(1)的一侧墙面贴合设置有装饰面层(8),所述保护层(5)位于基层(1)的部分远离第一防水层(11)一侧设置有找平层(5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5)包括贴合于女儿墙(2)墙面的第一保护层(51)以及贴合于第一防水层(11)搭接于基层(1)部分的第二保护层(52),所述第二保护层(52)朝向女儿墙(2)的一端与第一保护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兵程淋云翔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